他是北京籍中唯一开国中将

倪志亮(1900-1965),北京市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和后来的川康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一、辉煌军旅

军阀混战时期,倪志亮于1917年春入皖系军队当兵,任过班长、排长。1924年春,入陕军第一混成旅炮兵营当文书。大革命时期,他于1925年秋考上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开始接受革命教育。1926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逮捕拘禁。土地革命时期,倪志亮在广州起义时被起义部队开释,遂参加广州起义。其后辗转来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历任鄂东北红军游击队队长,红11军31师大队长,红1军31师大队长、支队长,红1军1师3团团长,红4军11师31团团长,红4军10师师长、11师师长,红四方面军彭杨学校校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司令部参谋长兼红军大学校长,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兼金川军区司令员,红四方面军步兵学校校长,抗大第一科第二队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129师参谋长,冀豫晋省委军事部部长兼晋冀豫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第四局副局长,中央党校2大队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辽北军区司令员,吉江军区司令员,嫩南军区司令员,嫩江军区司令员,西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武汉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中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南军政大学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首任大使,,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二、将军大使

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向建交国派遣驻外大使成了当时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决定组成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于是选调了一批兵团级干部出任第一批大使,倪志亮与耿飚、黄镇、姬鹏飞、谭希林等10名我军著名将领被毛主席和周总理选中,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1950年6月25日早晨,朝鲜内战爆发。7月,倪志亮被正式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8月12日,倪志亮抵达平壤。次日,向金日成呈递了国书。9月2日,倪志亮详细了解了朝鲜战场的态势和朝鲜后方的主要情况,与时任临时代办的柴成文联合拟定了一份《目前朝鲜战争局势报告提纲》,在详细阐明朝鲜战场的态势和朝鲜后方主要情况的同时,提出美军很可能会在朝鲜人民军的侧后实施登陆作战,地点“估计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并由柴亲自火速回国汇报。中国就此向朝方预警,并提出在仁川之后建立一道坚固防线的建议,但朝方未予重视。事后证明,倪志亮和柴成文的判断是准确的。这份提纲后来为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9月15日,美军果然在仁川登陆,使朝鲜人民军遭到南北夹击,损失惨重。1952年初,倪志亮因病回国奉调回国。金日成代表朝鲜人民授予他朝鲜最高奖赏——一级国旗勋章。

三、红军战将

1932年3月22日,红四方面军在皖西发动了苏家埠战役。时任红11师师长的倪志亮指挥所部包围韩摆渡。韩摆渡守敌欲逃无路,军心动摇。倪志亮命令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迫使敌人乖乖派出谈判代表乞降。此时敌军并不知道韩摆渡已被我军占领,派飞机到韩摆渡空投食品。倪志亮命令部队换上国民党士兵服装,示意敌机空投物品。当敌机开始空投后,他指挥部队一起开火,击落了敌机。

1932年10月19日,红四方面军西出平汉路,实施战略转移。途中,总部突然被敌人包围,最近时距离只有50米,而总部仅有一些机关人员、警卫、通信员。关键时刻,倪志亮率部及时救援,打退了敌人,保护了总部。脱险后,徐向前紧握倪志亮的手,连声说:“你倪志亮救驾有功啊!”

1935年3月,为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行动,红四方面军开始了长征,倪志亮主要负责掩护任务。6月,为保障主力8万多人顺利渡过涪江西进,倪志亮命令红32军一个团坚守窦圌山,阻击敌人7个团的进攻,血战四昼夜,胜利完成了掩护主力渡江的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