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尚致富,谁说作家不能有钱

1.

我和老尚不是很熟。

第一次见他,是在我兼职的培训班,那时我课余时间在那里教儿童简笔画,哄孩子日子过得挺开心的。

那天,办公室来了一个“穿越”的人。脸庞清瘦,看样子有三十六七岁,一身竖条纹的西装像是上个世尚的,在一群身着休闲装的我们当中,越发显得他古板又滑稽。他想来教书法,校长问了他几个常规问题,他张口之乎者也,闭口鄙人如何,让大家撇嘴直笑。校长摆摆手,我们才安静下来。那天校长心情不错,于是他被留下了。

他年尚比我们要大许多,于是无论大小都喊他一声老尚。老尚练了一手好的小楷,于是抄个通讯录,填个资料,大家喜欢喊声“老尚”,虽然他嘴上说什么“你们这群坏人”,还是乐呵呵地去帮忙。看我一笔字烂得不成样子,总会摇摇头,“姑娘家,字还是娟秀一些的好。”过了几天,他还送给我一本字贴。

新学期开始后,我一下子收到5张稿费单。老尚眼睛都冒绿光了,“姑娘也写稿?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上同道中人。”我点点头,“赚点零花钱而已。”“姑娘都写些什么?可喜欢古诗词?”“我呀,只写稿费高的!”我挑出一张稿费高的,在他眼前晃了一下,“看到没,这篇只有千把字,稿费可是300哟!”老尚略看了看,长叹一声说到:“人各有志,我更钟情于古诗。改天我拿发表的几篇拙作,还请姑娘能赏脸过过目。”

几天后他还真拿了几本《诗刊》之类的纯文学杂志,不得不说老尚挺有才华的,能上纯文学杂志绝非等闲之辈。可我还是故意说到,“老尚,你很有才华,这几首每首稿费可有10块钱?”老尚摇摇头,拿走了他的杂志。

后来我嫌钱少离开了这个培训班,听说老尚还在坚守着一节课100块的课时费。

故事:老尚致富,谁说作家不能有钱

两年后,我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不写稿其实有很久了。一朋友单位杂志缺稿,拉我投了一篇,从此又被拉进了写稿的圈子。不断被这个那个不相识的朋友要稿子。有一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请问是陌上花开吗?恭喜你的稿子被我社刊用,不知是否方便来本社领取样刊和薄酬?”“薄酬有多薄,太薄就算了,给我寄本样刊吧。”“弊社刚起步,资金有些困难,所以还请亲自来取。”我听着这口气怎么这么熟,说话的空我脑子转了30多圈,终于想起那个穿竖条纹西装的老尚。“你是老尚?”听得出来,他愣了一下,“正是在下,姑娘是?” “绿叶培训班教美术,字特别烂的那个丫头”。我懒得和他磨叽了,下午就抽空从单位溜了出来。

我2点半从单位开溜,等找到老尚的杂志社已经快五点了。要知道那天很冷,要不是老尚一连15个电话我真懒得要那什么样刊。我们直线距离不太远,最后在一个大杂院后院厕所旁边的平房中间的屋子门口看到一块“金石文化研究所”的门牌。

老尚老了,不对,应该是成熟了,像秋后的杮子,醇厚的味道在灰色商务夹克的衬托下,越发彰显一股诗人气质。“姑娘远道而来,理应接一下的,可惜可惜。”“没关系了。”我一步跨进屋,七八平米的屋子,一张办公桌 一个书架,一组沙发就是杂志社的全部家当。老尚把一本簇新的杂志交到我手上,浅蓝底子配一副暗淡的玉石照片,我在心里暗暗骂道,这美编如果是我手下,非得开了。我还是奉承到,“老尚不错嘛,当主编了!我啥时候给你投稿的?”老尚像做错事的孩子,居然脸红了,“跟老胡要的稿,真不知道是姑娘的。还请姑娘多多引荐文化届朋友,多支持鄙刊。”“好说,小事。”我一边胡答应着,一边乱翻杂志,“一期发多少啊?”我并没有找到版权页,不得不冲老尚尴尬地笑笑。

故事:老尚致富,谁说作家不能有钱

后来老尚常在网上找我聊聊文字,不是诗经就是宋词。有时我忙得要给客户下跪, 没这么多功夫与他谈诗论文,渐渐地老尚便从我生活中消失了。

2

老尚再次出现在生活中,是一年后。

老胡打电话问我有没有老尚的消息。三个月前,老尚完成了一部长篇,老胡帮忙找好出版社,要签约了找不到人了。

一个大活人能到哪?我突然有了要找到老尚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

因电脑重做系统,QQ聊天记录一去无踪,他的博客最后一篇是半年前更新的。尽管知道《金石文化研究所》可能办不下去,我还是去了那个大杂院。这次很顺利,20分钟就走进那个大杂院。崭新鲜亮的门面让人耳目一新,抬眼望去“蓝月亮婚介所”。老尚果然不做杂志了。

“姑娘进来吧,不用不好意思。”一个阿姨笑嘻嘻地说到。“您误会了,我来找人。”“来我们这里的都找人,放心,阿姨手上有几百小伙子,总能找到你要找的人。”

得,我将错就错吧。

阿姨,您来之前这里是不是一家杂志社?

杂志社?40多岁,头发有点稀?欠了老吴半年房租,最后要给老吴3捆书,老吴没要。这不这些办公家具还是他的呢!

噢,那他人呢?您知道吗?

姑娘,你年尚轻轻的,今年有二十三四岁。他半大老头了,有啥?他要是有钱也值。连房租都付不起,一天天没个正经事儿干,天天舞文弄墨的有啥用?

阿姨说啥呢!老尚是落迫,可他是怀才不遇。我声音大到自己都吃惊,阿姨撇撇嘴,轻蔑地瞟了我一眼,你不是要找他吗?老吴知道,这是老吴电话。

我一时有些激动,不知用哪种表情跟阿姨说话了,谢谢阿姨,我真不是那种人。我跟老尚没啥,真没啥。

老吴电话里说得匆忙,让我去芙蓉街聊。我拿上地址,前往芙蓉街,寻找一个叫康乐的小区。街上有些安静,三三两两的老人在门口打盹,手上的蒲扇似落非落,脚下的花猫睡得分外香。一个狭窄的胡同口,一个简陋的小食摊,一个胖男人正在和面。我猜,他可能是老吴。我掏出手机拨了号码果然,他摘下一次性手套,去拿手机。

您是老吴?我是刚才电话里要找老尚的人。

老吴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侧了下身,里面坐吧。屋子不大,有限的空间几乎被案板和锅塞满了。你是老尚什么人?他做生意那会,也没攒下个朋友。

故事:老尚致富,谁说作家不能有钱

一个朋友,有事找他。

他来我那租房子时,我问他做什么生意。我打心眼不愿租给他,又不是什么好买卖,做杂志谁看。我从不看书看报,这门手艺从我老爷爷那辈就有。我靠做油旋,不光养活一家人,还买了三个铺子。姑娘你肯定笑我,在这么个小地方做生意还买铺子。你不懂,老手艺是金矿啊!噢,对,你要找老尚。看我这脑子。老尚退房以前,杂志就不行了,可能办了三期,他那个朋友不再投钱了。听说,媳妇被逼急眼,吵着要离婚。老尚这生意,不光没挣钱,还把媳妇的本钱也折了不少。哎,老尚混得有点惨。对了,听说后来去给他投资的周总那里打工去了。呐,周总的名片。人家可是做大买卖的,和老尚是发小。

老尚身上到底有多少秘密?他的形象忽然模糊起来,一个爱文字的老尚,一个落迫的老尚,一个他人眼中拎不起来的老尚。

晚上稿纸上,我手绘了一个老尚的漫画,又傻傻地笑了。我这是在干嘛!这么费劲地找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

3

要不要继续找下去?老胡已经不找了,一个不重要的文友,很快就被众人遗忘。心底却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老尚没事,可能闭关写作。他心里有梦,他坚守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心里的梦。

周总的资料,我从百度里能得到的都得到了,公司在市里最好的写字楼整整3层。做玉器生意起家,已经成立了一个大型的礼品公司。名片在我手里捏得有点变形,我还是拿起手机拨出了周总的号码,铃声响了两声竟然通了,我一时有点紧张。“您好,周总。我是尚恒昌的一个文友,最近大家没有老尚的消息,不知您有没有?”电话那头,停了数秒,“嗯,我也很久没联系他了。说来话长,这样吧,我一会有个会,下午2点有时间来我办公室一趟吧。我也想知道他的情况。”

下午我推说有事,请假准时来到海昌大厦。28层直插云霄,它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标志。我多少次幻想自己能在这个大厦工作,多少次在公交车上久久凝望它。

故事:老尚致富,谁说作家不能有钱

进了大厦,我不许自己左顾右盼,假装不是第一次来,跟人流昂首走进电梯。到了19层,人几乎都出去了,只留下我一个。21层到了。简洁大气的logo扑面而来,‘凌风企业’几个书法字体苍劲有力。前台一个穿乳白色套装的女孩看见我后,停下手中的事,问道‘是唐小姐吗?’我点点头,姑娘示意我跟她走。

两旁的玻璃幕墙内,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着。走廊里除了偶尔的电话铃声,真是安静极了。不知随着姑娘转了几个圈,终于在一间办公室门前停下。这里没有董事长办公室的门牌,到时有一块茶室的牌子安静地挂着。姑娘轻轻敲两下门,扭开门,伸出手引我进门。

一架古朴的书架迎面而来,绕过书架只见一位身着布的中年人正在侍弄茶具,我轻轻走上前喊了一声周总。周总用眼神示意我坐下,将炉中沸水,先浇在两个憨态可掬的茶宠上,随后往一个精巧的紫砂炉中注水,一时水雾迷蒙,让我有些沉醉。此刻如果是舞文弄墨的老尚会是什么样子?

“唐小姐喝茶”,周总的声音点醒了我。我双手接过茶杯,淡黄的茶水涩涩的却暖暖的。“我们俩在一条胡同长大,一起写情书追女孩,一起建文学社。只是后来我离开了文学,老尚没有,他一直都在那里,20多年从没有离开过。为了这个梦想,我投了部分资让恒昌做了一本杂志。”周总放下茶杯,有些疑问地看着我,“对了,唐小姐找恒昌?”

“老尚几个月前完成一部长篇,要签约了联系不上他。圈里的朋友都挺着急。”听到长篇、签约,周总的眼睛不经意间闪着光,周总走到办公桌前一阵龙飞凤舞后递给我一张纸,我低头看到纸上是一个地址。突然周总手机响了,一声客气老道的“您好”,周总脸上笑意逐渐明朗起来。合上电话,周总兴奋地拍着手,“真不枉唐小姐一番苦心,刚才的电话正是恒昌。”

4

再次见到老尚,是在他组织的饭局上。老尚选了最豪的月亮湾,这完全不是老尚的风格。百思不得其不解的我到场时,发现一屋子人聊得正酣。老尚红着面颊拉着老胡说到,“老胡,你真不明白,这事比他妈小说精彩多了。我都有100万了谁还写小说。”说完老尚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那个晚上没有人提起老尚那部耗费两年时间完成的长篇,这不过是场饭局,一场你好我好的饭局而已。

故事:老尚致富,谁说作家不能有钱

噢,对了。现在老尚不用找了,大家都知道了。他家拆迁后在槟城花园有了3套房。现在的老尚满面红光,口里心里都不忘感谢社会。


关注小扇,看好看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