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哉!楊修之死!


當時的天下已經三分,劉備據蜀,孫權據吳,一個是白手起家,仁義厚德,一個弟承兄業,慧眼識人,曹操在與劉備與孫權的鬥爭中,可以說沒有佔到一絲的便宜,這種情況下曹操漸漸老去,當年的雄心壯志,氣吞雲海的心已經被消磨的所剩無幾,所以曹操晚年已經沒有心思開疆拓土,從而變得膽小多疑,生怕別人把他辛苦捂熱的北方地區搶奪而去,這時候,開始了一系列的嗜殺行動,殺崔琰、殺楊修、立曹丕,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他已經沒有辦法南下吳蜀了

從曹操立儲就可以看來,大家都知道,曹操最後選擇的人是曹丕,曹丕者,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為什麼會選曹丕立儲?因為曹丕的政治手段高明,這恰恰正是曹操的最大錯誤和最大膽小!曹操最正確的人選是曹彰,當時天下未定,絕對不能選擇太平君主,選擇太平君主的目的就是保家業家族,而不是開疆拓土,恰恰三分天下後後繼君王誰不會打仗誰就先滅亡,觀後君王,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皆是為將出身,武能打仗,文也差不了哪去,所以說曹操在這種形式下選擇曹丕最最大的失敗,曹丕上臺後大用文官,拉攏士族,沒有曹操血性系統的曹丕建立的魏國,最終被司馬家取代。而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皆為將出身,很快滅蜀平吳,最終曹操家族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另一個方面曹操晚年已經不是那個唯才是舉的曹操了,曹操在殺楊修的前後時間,已經不再是那個雄才才略、用人唯才的曹操了,這個時候曹操在對內變得殘暴嗜殺,對外採取收攏自保,人老了,變得多疑、膽小,這一切都慢慢的步入了晚年的曹操。荀彧、許攸、程昱、郭嘉、賈詡等這些謀士跟了曹操幾十年,他們的出身有的是殺人犯,有的是品德不好,但是曹操在遇到他們的時候都給他們榮耀的待遇,他們也為曹操出謀劃策,鞠躬盡瘁,但是我們看一下殺楊修之後的曹操,除了早年的謀士,再也沒有新的謀士進入到了曹操的核心圈,那個當年義氣風發拉著投奔他的人說吾之子房也的曹操再也不見了,時也勢也,劉備得龐統得川,得法正得蜀,假如說劉備一直依靠諸葛亮,益州,漢中真不一定能打下來。曹操的晚年做了兩個最不正確的事,一個是不會用人了,另一個是立儲立錯了,倘若晚年的曹操還是那個遇到人才禮賢下士、吾之子房,立曹彰為儲,那麼最後統一天下的就是曹魏,也不會多出司馬家這一插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