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輸血”順暢需打通核心企業“堵點”

疫情後全球供應鏈必然重構,未來有兩個可能的趨勢:一是供應鏈內向化,尤其對於大型經濟體國家,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可在國內得以完成;二是相對分散的集中性,在要素相互流動緊密、相對開放的幾個經濟體內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條。

4月11日,新金融聯盟在線召開了“疫情下供應鏈金融的開放合作與風險防控”內部研討會,央行、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領導以及全國136家銀行、金融科技公司、電商平臺、物流平臺共220多位嘉賓隔空進行了思維碰撞與交流。會議由新金融聯盟秘書長吳雨珊主持,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提供學術支持。

研讨 | 供应链金融“输血”顺畅需打通核心企业“堵点”
研讨 | 供应链金融“输血”顺畅需打通核心企业“堵点”

1 支持復工復產,供應鏈金融仍有瓶頸

疫情影響下,供應鏈金融成為支持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 “推進器”。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加強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金融服務的通知》,金融機構響應政策積極行動,但實踐中仍存在瓶頸有待突破。

“與國際供應鏈金融更加偏重於產業整體效率提升和配置優化相比,我國的供應鏈金融的整體性不高,業務模式較單一。”專家表示,“在具體項目落地上也不盡人意,對金融機構而言,在支撐技術、信息化能力以及專業人才上均存在短板。”

關於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範,有專家指出,目前很多供應鏈平臺都沒有建立基於供應鏈模式的風控體系,主要還是通過與核心企業確認應付賬款來控制風險,而對貿易真實性的驗證、貿易過程的介入及監控較少,這帶來較大風險。

專家認為,各類非金融機構無序開辦供應鏈金融業務,缺乏相應的約束和規範。部分物流電商科技企業自辦供應鏈金融業務,賺取利差,表外融資槓桿高達上百倍。一旦底層資產出現問題,就會向投資人傳染風險。

2 破局產融合作痛點

關於規範供應鏈金融發展,專家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推動核心企業與金融機構信息共享,引入金融機構向非核心企業提供融資,提高產融合作效率;二是發揮應收賬款融資平臺的作用,加強核心企業對中小企業的信用傳導;三是約束核心企業對中小企業利益的擠佔,推動及時支付條例加快落地,對其開展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加強監督、規範和引導;四是提升應收賬款票據化水平,提高商業匯票的週轉率和融資可得性。

有專家一針見血指出,有些大企業不做確權,為上下游企業融資成本降低架設了阻礙。一些發達國家通過法律來保障確權,我國監管也應推動相應規則的制定,進化商業文明。

專家強調,做供應鏈金融,一定要對龍頭企業的風險密切跟蹤、重點關注,不可盲目迷信。龍頭企業一旦出風險,外溢性極強,可波及整個鏈條上下游。

瑞幸咖啡假賬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面對成千上萬中小微企業,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如何保證?專家提示,線上數據要與線下交叉驗證。不管數據如何獲得,都有可能造假,金融機構要有發現異常數據信息的能力,早發現、早預警。真正做到KYC不夠,還要做到KYCC,甚至KYCCC,對風險穿透防範。

3 構建新生態需各方合力

疫情後全球供應鏈必然會重構,金融企業要提前研判,做好應對。專家表示,未來有兩個可能的趨勢,但過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是供應鏈內向化,尤其對於大型經濟體國家,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可在國內得以完成;二是相對分散的集中性,在要素相互流動緊密、相對開放的幾個經濟體內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條。

專家還提醒,供應鏈金融是基於產業的,如果產業領域不能真正實現數字化,金融數字化和產業數字化二者不能交融,那麼僅僅做金融數字化也沒有意義。

構建供應鏈金融新生態需各方合力。專家表示,銀行要更開放,搭建開放共享平臺;核心企業、第三方平臺要更主動,加大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政府要更支持,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

與會嘉賓積極交流,有諍言也有良策,有共鳴亦有爭鳴,有想法更有行動。新金融聯盟後續將就會議成果形成簡報,以期為供應鏈金融行業的不斷完善與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於我們】

新金融聯盟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打造一個高質量的新金融政策研討和業務交流平臺。成立以來,聯盟共組織各類閉門研討會、優秀企業參訪50多場,議題涵蓋金融科技、資產管理、普惠金融等方向。部分研討成果形成報告,呈送給相關部門,推動了業界與監管的溝通交流,助力理事單位的合作共贏。

【學術支持】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閉門研討會、大型峰會、國際交流會等百餘場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