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相當的朋友,為什麼幾年之後我不如別人?


起點相當的朋友,為什麼幾年之後我不如別人?


第一,這篇文章並不能在這個當下就幫你迅速賺錢;第二,我一個負淨值人士現在本身也沒啥錢;第三,你要是看完了並且照著做,肯定會受益,最終反映在收入上。


01.

以前我很喜歡看武俠小說。書裡面各種江湖人物你來我往,恩怨糾纏,令人心馳神往。見識過許多不同門派的武功路數之後,最吸引我的武學套路叫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一開始我不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但是卻依然奉為圭臬。我那時候覺得不論做什麼事,如果比別人快便是一件好兆頭。旁人讀到第五章的時候,我已經讀到第七章了。我往往由於這一時之快而沾沾自喜。那個時候,我把早當成了快。


後來,思想有些許變化之後,覺得比別人先做一件事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同樣的工作嗎,對我來說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旁人背一百個單詞用了三十分鐘,我只用二十分鐘。那個時候,我把效率當成了快。


再後來,大學畢業,有了第三層理解——快是一種把握機會的能力。

令狐沖心念一動,已瞧出了對方劍法中破綻的所在。獨狐九劍的要旨,在於看出敵手武功中的破綻,不論是拳腳刀劍,任何一招之中都必有破綻,由此乘虛而入,一擊取勝。那日在黑木崖上與東方不敗相鬥,東方不敗只握一枚繡花針,可是身如電閃,快得無與倫比,雖然身法與招數之中仍有破綻,但這破綻瞬息即逝,待得見到破綻,破綻已然不知去向,決計無法批亢搗虛,攻敵之弱。


而所謂快,指的便是能在這轉瞬之際,把握住這一點點機會。當然,這前提是你首先看得見這機會。


02.

而現在我認識的不少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當然也包括我在內,總是急切地想要獲取第一桶金,想要用更短的時間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或者說更容易的去賺這麼一筆錢。


俗稱,賺快錢。


這裡我把這種心理解釋的好聽一點——這是在追求高效的賺錢方式。畢竟是年輕人嘛,急躁、對未來有渴望是很正常的現象。相反的,如果二十幾歲無慾無求,倒是有點不太正常..而很關鍵的節點在於,這種急躁,往往影響了我們做正確的選擇。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提高效率(量變),而不是想辦法去提升自己發現問題,抓住機遇的能力(質變)。


說到這裡,可能有點抽象。我知道很多人可能要看不下去,或者跳著看了。說實話,不要這麼心急..就從看這篇文章做起。


那麼這種能力究竟是什麼呢?


03.

我認為本質上,這是兩個因素的影響:思維方式以及經驗。


經驗這一條好理解。沒有很多機會和革新是一瞬間產生的。往往是從原有的體系中衍生出的新機會,結果被證明是未被發現的主流;又或者是和以往舊方法(甚至是其他領域)的結合產生了新的價值。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而這個時候,經驗帶來的好處往往是能夠讓你有機會分辨的清這到底是真正的需求,還是噱頭。


而話說回來,經驗往往也容易讓人囿於成見,過度相信以往成功的套路,不願求變。所以工作幾年之後,對行業前景有充分了解、理解,但是手中缺乏資源和話語權的年輕群體,可能會是抓住新機遇,創造新價值的主力軍。


而思維方式,則是我以前很多篇文章都零零碎碎提到過的,帶來最大改變的因素。很多時候兩個同樣努力的人,起點也差不多,但是五年十年之後,差距變的巨大。不是因為A沒有B努力,或者運氣不好,純粹是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讓兩個原本軌跡相似的星球,運作出了不同的結果。而這也逐漸接近我要講的核心了。是思維方式以99%的比重決定了未來你的收入。行業、學歷等等這些我們往往最看重的因素,其實並不一定是引起質變的最重要條件。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 常有人說一萬小時定律,說一個人如果在一個行業內做了一萬個小時,就能達到這個行業的大師、精英級別。對這種說法我是嗤之以鼻的..每天工作八小時,一年兩百五十天,也就是說大概五年左右就能成為行業精英?這並不符合現實的寫照啊..寫了一萬個小時代碼的程序員,會是一個好的程序員,但未必是一個賺錢多的程序員。

這裡面的差異就在於,這一萬個小時如何利用。一萬個小時的重複體力勞動,並不能給收入帶來任何質的變化。所以我自己畢業之後很重要的一個思維轉變就是:捨得花錢。儘早脫離那些需要重複勞作、用時間來換取薪酬的循環。就像一個水池,很多人關注的是這個水池裡有多少水,俗稱存量。而那些精通管理財富的人,教導我的往往的都是關注這個水池的進水量和出水量的差,俗稱流量。

越早脫離重複勞動的圈子,越能給自己帶來更多成長的空間和提升的可能。


2. 再舉個小例子,拿我在香港做銷售賣保險來說。銷售人員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常有人跟我說是專業,有人說是服務。我十分同意這兩項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自己。

不管是專業也好、服務也好,我覺得這是基礎的技能,不是讓我區別於其他銷售的核心競爭力。所謂專業,無非是有限數目的產品及其組合的研究,時間成本而已;而服務,其實是看對方查不查覺得到你要傳達的心意,論心不論跡,這不完全是技巧層面的問題。把這兩者都做得很好的人大有人在,說實話,他們也確實已經是優秀的銷售。但是話再說回來,在幾個同樣優秀的銷售之間抉擇時,客戶為什麼選擇我而不是別人——這就涉及到除了工作關係之外的,和客戶之間的非工作關係的建立。


展示自己與工作無關的那些,銷售自己,是更高明的銷售策略。


這裡只是舉了兩個簡單的思維方式的例子,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者說原則,所以只能一點一點瑣碎的分享。而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指導了我們的實踐活動。在不經意間讓我們朝著另外的方向進發了,積跬步,以致千里。


04.

看到這裡又有人想知道,那怎麼養成一些優秀的思維方式呢?


很簡單兩個字,習慣。這裡我要強調的是,現在的人,互聯網時代,大家往往太急躁了,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裡分析過這種急躁出現的原因。


於是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價值判斷的標準。任何事情都是有兩個維度來考量,一是收益的大小,一是半衰期的長短。舉幾個例子來解釋:

低收益,短半衰期:刷微博刷朋友圈、閒扯淡等等。

低收益,長半衰期:背單詞、看書、健身等等。

高收益,短半衰期:吃一頓美食、王者榮耀拿一個五殺。

高收益,長半衰期:聽一次大牛的分享、掌握一個高效的思維方式等等。


而我們可以反省一下自身,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當然是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這和當前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有關係;其次便是去做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狂刷朋友圈微博,隨便看看無聊的文章,段子。而我敢肯定的是,點進來這篇文章,看到這裡的人肯定沒有30%。因為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篇文章枯燥無趣,還不如看看段子,隨便劃拉兩下也就退出去了。


而同樣的,少有人堅持去做長半衰期的事情。因為長半衰期往往意味著,這個收益的見效來的也比較慢。而人們往往不願意去相信一個未知的未來,而願意把握美好的當下。這也是大多數人沒有變的更出色的原因,因為他們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更“輕鬆”的路線。我沒有指責或貶低這種生活方式的意思,只是對於尚有上進心的朋友們來說,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儘量的剔除生活中短半衰期的事情,而去做那些長半衰期的事情。


我以前寫過:

成長就是用排除法不斷的排除自己的生命可能性。最終在所餘的不多選擇中,把有限的精力和智慧用在其中某個小小的領域上,以期能取得小小的成就。


而現在你需要做的,無非是再排除一些應該少做的事情而已。很難嗎?我想不會吧。


回到我剛剛的話題上,這就是我所說的習慣的問題。讓自己養成習慣,自動地避開去做那些短半衰期的事情。讓自己的長期收益最大化,最終反映在思維方式和生活水平上。


這個理解起來也不很是很難。當你已經習慣去避開做短半衰期的事情,你看待問題的眼光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長遠和準確。不計較一時一事的得失,不貪圖此時此刻的歡愉。當然這對想要活在當下的朋友們來說有點困難。畢竟看看提升思維的書遠沒有來一局王者榮耀那麼刺激愉快,但是長遠來看孰優孰劣,大家都心知肚明。當看待事物的眼光變的客觀、準確,不受主觀情緒或者說慾望的控制時,可以說思維方式這一層面算是入門了。


所以也請從今天開始,摒棄那些“一分鐘讀懂xxx”,“三天快速xxx入門”。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如果一定有,那一定是一直走。


起點相當的朋友,為什麼幾年之後我不如別人?


05.

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因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沒有分享。


就算把前面的都做到了,也還是需要一點點運氣才能把握住那些轉瞬即逝的機會。而運氣這個東西,之所以叫做運氣,就是因為無法把握。


而我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以實現的改善運氣的辦法。那就是:點贊、收藏、轉發、關注。



我們在這裡,用“認真”等候你的參與

起點相當的朋友,為什麼幾年之後我不如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