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向全域融合區域化中心城市挺進

□本報記者 馬景陽

淄博原來引以為豪的“組群式城市”發展模式,因為中心城區缺乏產業支撐,加之周邊的區縣競相發展,中心城市張店漸漸沒有了“老大哥”的權威和地位:首位度不高,吸引力、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不強。

中心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這個區域不是行政區劃,而決定於中心城市的帶動力和輻射力。沒有強大的產業支撐,龍頭就沒有頸椎。沒有目光長遠全域統籌的境界和思路,各區縣就依然是各唱各調,就依然會群龍無首,群山無峰,平均用力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溫不火”。

淄博這次“部分功能區管理範圍和機構設置調整優化”,關鍵就是攥指成拳,通過“全域融合統籌”,重新定位“組群式城市”的新發展模式,讓中心城市真正實現綜合服務、網絡樞紐、科技創新、開放交流、人文凝聚、生態宜居的核心功能,主導和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區域競爭的制高點,為“六大賦能”提供強力載體。

破解“組而不群”

的關鍵一招

4月7日,淄博召開了一次影響深遠的“部分功能區管理範圍和機構設置調整優化”動員會議。

這次大會將以區域生產力佈局優化帶動區域經濟騰飛,從根本上破解淄博“組而不群”的城市佈局,大大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真正實現“務實開放、品質活力、生態和諧”的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推動淄博鳳凰涅槃、加速崛起。

本次調整的功能區,大都處於區縣的交界處、區縣各自統籌的邊緣地帶,基礎設施、環境等和城市品位極不匹配。大量破爛不堪的區塊隱身在“城市”裡,不僅有損形象,還成為城市發展的障礙。

淄博攥指成拳,以重點區域的集中突破帶動實現各區域的融合發展,來破解“組而不群”困境,提出了“打造公園城市、主城提質增容、全域融合統籌、交通快速通達”的發展戰略,特別是圍繞“主城提質增容”,進一步明確了“東優、西融、南拓、北聯”的城市發展路徑。

這次功能區調整優化,就是著眼淄博長遠發展,強化統籌意識,破解區域發展“碎片化”難題,進一步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加快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增強淄博在全省乃至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集聚、輻射和帶動功能,開闢產業發展主戰場、拓展新空間,舉全市之力打造產業集約集聚發展的新載體,在更大範圍內集聚配置生產要素,切實把先進製造業這個產業龍頭揚起來。同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還可以拉動投資和消費增長,以更快速度、更高質量的發展,提振全市上下的精氣神,提升淄博的城市地位,增強對優質高端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凝聚力。

產業支撐讓主城提質增容

淄博中心城市發展緩慢,最重要的還是機制體制的原因:一個區的財力有限,發展空間有限,區縣幹部又過多承擔了拆遷、維穩、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環保治理等社會、民生事務,很難全力以赴主抓發展。

而淄博經開區原來的管轄範圍只有區區50平方公里,經過五年精心打造,已經初步形成了智能製造和互聯網大數據兩大主導產業,大學城引進了齊魯醫藥學院、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各項工作全面起勢,基本沒有“用武之地”了。

經開區有正式工作人員89人,這支不足百人的“虎狼之師”,是淄博市以試點開發區改革培育的能打善戰的“特種部隊”。為了讓經開區聚焦做好經濟發展和“雙招雙”引等主責主業,淄博市做了大膽且實用的多項改革。

將教育體育、衛生健康和農業農村等10大類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的1437項社會事務,以“上交下劃”的方式分別移交市直部門、代管鄉鎮承擔;剝離開發運營職能,加強經濟管理職能,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治理原則,對管委會內部機構實行大部門制和扁平化再造,重點構建經濟管理、雙招雙引和投資服務等部門機構,改革後,經開區部門由16個精簡為9個,雙招雙引和企業服務型機構及崗位佔比超過70%。

調整後的淄博經濟開發區區域是主城區“南拓”的關鍵節點,總面積約140平方公里,包括張店區傅家鎮、南定鎮全域,張店區灃水鎮、淄川區雙楊鎮、羅村鎮和周村區南郊鎮的部分村。這個板塊是淄博傳統的老工礦區,區域內有山鋁集團、華電淄博熱電等一批央企和省屬企業,主導產業有冶金、建材、化工、機械製造等,產業基礎比較厚實,但該區域內工礦、建陶企業較多,“散亂汙”企業較多,急需進行改造提升。

經開區移師至此,恰逢其時:就是要以建設生態產業新城為定位,進一步強化市級統籌,舉全市之力全面提升基礎設施、產業佈局、生態建設的水平,集中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和創意設計、商貿及空港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加強生態涵養,發展循環經濟,聚力打造老工礦區轉型升級先行區、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範區、綠色生態涵養區,為“組群式城市”裝上產業發展加速器。

加速融入省會經濟圈

去年12月25日至26日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0年山東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省會經濟圈包括濟南、淄博等7市,重點發展教育醫療康養、高端裝備、量子超算等產業,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區域傳導引領區、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新高地。

淄博和濟南距離120公里,周村區王村鎮毗鄰濟南市章丘區。被划走北郊鎮和萌水鎮的周村,原本就羸弱不堪,被“瓜分”的支離破碎後,更加無力承擔對接濟南、融入省會經濟圈的重任。

2011年,根據當時的實際,周村區的萌水鎮和淄川區的商家鎮成了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總面積96.5平方公里,高速路只需40分鐘就能到達濟南。

經過幾年的開發,逐漸壯大的文昌湖和經開區有了質的提升,但因為二者地域狹小,發展空間嚴重受限,都沒有融入省會經濟圈的能力和體量。此時把原經開區區域劃回周村,把文昌湖交由周村代管,極大增強了周村區的整體實力。強筋壯骨後的周村增強了融入省會經濟圈的能力,也有利於整合區域資源、降低行政成本、增強區域統籌發展能力,加快推動張週一體化發展。

轉型升級的強力引擎

為給廣大投資者和群眾吃下定心丸,也為了這三個區域長久向好發展,原經開區區域現在叫淄博經濟開發區大學城園區,繼續負責該區域的開發管理協調服務工作,該區域繼續享受原經開區政策不變,保持工作連續性,投資力度和開發強度不降低。

功能區是推動產業集聚、優化產業佈局、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

就淄博而言,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功能區的規劃建設,並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整優化功能區佈局,從而為淄博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但城市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一個時期有每一個時期的獨特形勢和發展需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面臨的責任和任務。

目前,現有的幾個功能區有的已基本完成了預期的歷史任務,有的開發建設面臨瓶頸。現在,有必要、更有責任對有關功能區管理範圍和機構設置進行再調整優化。

淄博的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發展思路更加明晰,發展規劃將進一步完善提升,領導和工作力量進一步加強,各種資源要素更加集聚,將會集中實施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治理修復提升和民生項目,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將會有大幅度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得到更大賦能、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不久的將來,淄博將形成張店城區、高新區、大學城、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先進製造業創新示範區、齊魯化工區、南部生態產業新城帶動發展、聯動發展、融合發展的城市空間格局,這些區域將是淄博城市形象的未來所在、城市功能的未來所在、城市競爭力的未來所在、高端產業的未來所在和生態環境的未來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