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董兴鹏的“牛倌”路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福国

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台后村半山腰上的养牛场,110多头肥壮的肉牛静静地在牛舍站立着。见到董兴鹏进来,牛像是见到了老朋友,主动把鼻子伸过来,哞哞叫打着“招呼”。

董兴鹏是这个村的第一书记,但村民都愿意叫他“牛倌”。

两年前,董兴鹏作为瓦房店市下派的第一书记来到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台后村,如何带领台后村——这个低收入村实现脱贫,成为这个新任村官满脑子思考最多的问题。

“刚来的前两个月,我只做一件事,就是跑遍台后村的每家每户,看看这个村问题到底出在哪。”董兴鹏告诉记者,台后村有512户、1874人,村民以种植玉米、桃子为主,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更是一穷二白,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全村还有低保户38户、五保户4户,低保边缘户5户、残疾人56户。大部分贫困户望田兴叹,有劲使不出,发展村级经济又找不到方向。“没有适宜的产业和项目,村子和村民只能在贫困的窝里打转转”,董兴鹏深有感触。

没钱、没人、没技术,但可以筹钱、找人、学技术,董兴鹏下定了决心。他在市场考察中发现,近年来肉牛市场平稳且利润可观,正好村里还有一个闲置多年的养猪场,何不“就地取材”建个养牛场,发展集体经济?冒出这一想法后,董兴鹏又专门请教有关专家,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坚定了要在村里做好“牛文章”的信心。

为统一想法,董兴鹏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到瓦房店其他地区、普兰店区养殖企业考察肉牛养殖项目,学习肉牛养殖技术和经验,终于,大伙儿的心里踏实了,觉得这个路子行。

产业项目确定了,筹集资金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而恰在此时,乡政府转发了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产业扶贫项目的通知,在经过村两委班子会议讨论一致通过后,董兴鹏再次请教专家,结合台后村实际,牵头编写了《台后村肉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获得了瓦房店市产业扶贫资金支持110万元。乡领导也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沟通,再筹集资金100万元。3个月时间,210万资金全部到位。

在广泛征求村里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村民的意见后,董兴鹏最终拍板:确定了村集体经营、集中饲养、收益合理分配的经营模式——即由村委会牵头建立肉牛养殖场,以扶贫资金作为本金,购买肉牛牛犊,租用场地进行圈舍改造,雇佣饲养员,购买饲料进行集中饲养和经营管理。同时,与肉牛繁育公司协商签订了购牛合同、技术指导、免费卫生防疫和保险等服务协议,做好风险防控等工作。

2019年2月12日,110头肉牛正式进驻村集体牛场。从这一天开始,董兴鹏正式由“村官”变成了真正的“牛倌”。把牛养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细心、耐心和贴心。从肉牛进栏那天起,董兴鹏每天上班和下午喂牛时都会到养殖场,看看饲料配比是否正确、肉牛吃草吃料是否正常,每一头牛的长势他都了如指掌。有一次,好几头牛突然集体闹肚子,有的一天不吃不喝。董兴鹏心疼得不得了,也愁坏了,立即从外地请来兽医,自己亲手喂药,连续多天守在牛场。几天以后,肉牛一个个慢慢缓过来了、康复了,董兴鹏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一年多时间,董兴鹏乐于沉浸在牛舍那特有的气味里,眼见着一头头肉牛慢慢长大,变得膘肥体壮。

“再过几天,这些肉牛就陆续出栏啦,至少可以新增收入30多万元。”按照此前制定的分配方案,收益的20%作为村集体收入,10%用于救助困难户,30%用于扩大再生产,40%用于村里开展公益事业。养殖项目将成为一棵果实累累的大树,在这棵树下,集体经济将逐渐丰盈,困难村民收入也会可持续增长,台后村定会如期脱贫。”董兴鹏和台后村的村民们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