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作為一個自認為比較“資深”的天文愛好者和星空攝影師,雙子座流星雨我已經拍過很多次了,那一個個星隕如雨的美妙夜晚,令我一年年不倦地期待12月的到來。而在多次的雙子雨拍攝經歷中,2015年在中國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的流星雨之夜尤為令我難以忘懷。

說實在的,每次流星雨在哪裡拍攝,似乎都難以提前很早確認,這顯然是由於天氣的原因。2015年,我也是在雙子雨極大值來臨前幾天才決定去興隆站的,因為原來各個預想的地點這幾天的天氣預報都不太靠譜,而興隆附近在12月13日降雪後會迎來14日晚上理想的晴朗夜空,我便說走就走,13日的火車跨越千里,從湖南長沙趕往北京。這其實是我第一次去興隆觀測站,得到了國家天文臺張超和孫媛媛等幾位老師的大力支持。本來我是頭一個提出去興隆,結果到了北京發現這邊的數位同好都一致響應,賈昊、葉子、TT等人都一同前往。而且還有Steed等人也分頭前往,等到了站裡,稍後還有幸遇到北京天文館原館長朱進老師和蘇晨老師,這一晚既是流星的盛宴,又是朋友的聚會,頗有星空大會的盛況。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國家天文臺的日出 星語者 攝


國家天文臺(NAOC)興隆站,位於河北省興隆縣境內的燕山主峰南麓,海拔約900米,1968年開始投入使用,經過50年的建設,成為亞洲大陸規模最大的光學天文觀測基地。興隆站的2.16米望遠鏡曾經(1989年至2008年間)是國內最大、也是遠東最大的光學望遠鏡,而更為著名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是一架新類型的大視場兼備大口徑望遠鏡,它應用薄鏡面主動光學加拼接鏡面主動光學技術,在曝光1.5小時內可以觀測到暗達20.5等的天體,使其成為大口徑兼大視場光學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同時,採用並行可控的光纖定位技術,在5度視場,直徑為1.75米的焦面上放置4000根光纖,同時獲得4000個天體的光譜,使其成為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LAMOST於2008年10月落成,2011年10月23日,LAMOST正式啟動先導巡天,2018年6月,LAMOST完成了七年的巡天,獲取光譜數首次超千萬量級,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取光譜數超千萬的光譜巡天項目。興隆站近年也更加重視科普,成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我能夠在2015年LAMOST的巡天之夜,守候興隆的雙子座流星雨,是既榮幸又難忘的經歷。

把流星雨和興隆觀測基地的天文臺站合影,是最理想的選擇。其中拍攝LAMOST的最好地點在2.16米望遠鏡圓頂外牆旋梯平臺上,但是地方有限,我們到達的時間稍晚,最佳位置已被一位同好捷足先登,我們幾個後來的羨慕嫉妒之餘都開玩笑說得強行霸佔該機位。當然旁邊還是可以拍攝的,但是人多畢竟會有互相影響,我在此處只拍攝了一小段時間。這個稍高機位的LAMOST流星雨照依然是非常棒的天地美景,可以直觀地展示其主鏡與地平呈25°角的主光軸觀測室,而雙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在其左邊的東北方天空,流星紛紛墜落的軌跡與它的傾斜屋頂形成夾角,構圖也很美。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這個視角的LAMOST望遠鏡很科幻 星語者 攝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2.16米望遠鏡圓頂內景


2.16米望遠鏡是傳統的圓頂,但是當你站在它下方的時候,還是感覺得到它的雄偉之姿。我的另一臺相機在這裡工作,凌晨收穫了十幾顆明亮的流星,如一道道光箭從主鏡圓頂上空放射下來。雖然龐大的圓頂佔據了畫面不少的空間,但卻更顯高大壯觀。北斗和獅子座分別從圓頂兩邊升起,給這架功勳望遠鏡以更豪邁的加持。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2.16米望遠鏡的流星雨之夜 星語者 攝


換一個角度,在主鏡旁可以同時看到遠處的LAMOST傾斜屋頂,當我給這二者合影的同時,凌晨明亮的木星升起在東方夜空,而這一張照片中也同時捕獲到了兩顆流星,其中一顆就在木星旁邊掠過,它的目視亮度也幾乎可以與木星一較高下。二座主鏡,二顆流星,伴隨著木星一起合影,這就是流星雨之夜時不時會發生的幸運!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2.16米望遠鏡和LAMOST望遠鏡合影,天空也恰好墜落兩顆流星,(右下角一顆較暗) 星語者 攝


這晚最重要的地面主角還是LAMOST望遠鏡,我重新選擇了地面視角並且在較近距離拍攝它,並特意選用了魚眼鏡頭,以獲得更多的星空,才能襯托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的名號,使用天文改裝相機拍攝以展現更多的星空星雲色彩,這也與LAMOST的“光譜”功能暗合。在魚眼鏡頭下,仰視的LAMOST雄姿更加偉岸,傾斜的觀測室和施密特觀測室的外部框架結構也顯得更加科幻。凌晨時分,冬夜大三角、銀河與壯麗的獵戶座、雙子座都升起在LAMOST的上空,藍白色為主色調的群星之間,還有橙紅色的巨星參宿四,以及粉紅的獵戶座大星雲、巴納德環、玫瑰星雲等冬夜的璀璨目標。雙子座流星雨輻射就高掛在LAMOST正上方,流星一顆顆不時地輻射出來,向天空的四面八方飛速散射開來。在午夜前後的數小時內,我在此收穫了74顆流星,真正是宇宙的煙花之夜!而最精彩的是,北京時間12月15日凌晨1點29分,一顆璀璨爆閃的寶藍色的火流星彷彿“墜落”在樹梢上,也照亮了整個夜空,我幸運的“抓”到了它的驚豔身影,而這明亮的光甚至在LAMOST東南方圓柱形觀測室的牆上反射出藍綠色的光芒,這美麗的景象毫無遺漏地被我的相機記錄下來。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LAMOST(郭守敬望遠鏡)上空的雙子流流星雨 星語者 攝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冬夜星空的海藍寶(火流星) 星語者 攝


我有一個特別的經驗,每次流星雨拍攝期間,幾乎都會出現“非主流”的驚喜——群外流星。這一夜也不例外,一顆超亮的黃綠色流星劃過天空,無論顏色或者方位,都顯然不屬於雙子座流星群,更像是12月獅子座或者幼獅座流星雨的成員。而這色彩和亮度都是極具觀賞性的一顆。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璀璨多彩的群外流 星語者 攝


那棵被火流星幸運眷顧的大樹,在後半夜凌晨繼續扮演了我鏡頭中的重要角色。凌晨時的雙子座流星雨輻射點逐漸落向西面,我往這個方向取景,2.16米望遠鏡在遠處的右邊,而正中間的大樹稀疏的枝丫間透射出一顆顆璀璨多彩的星星的光芒,彷彿是提前慶祝10天后的聖誕節,獵戶座的群星就如星星點點、亮閃閃的聖誕禮物掛在枝頭,雙子座流星就從正上方輻射、四散、墜落下來,正像極了節日的煙花,而我就把這張記錄了最美的宇宙煙花的照片作為給自己的聖誕禮物吧!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落滿星星的聖誕樹 星語者 攝


興隆的夜空是精彩而美麗的,拍流星雨有個好處,可以在相機自動工作的時候,該休息的休息,該愜意的愜意,我和幾位同好還用20cm的道布森目視欣賞起獵戶座大星雲以及各種美麗的深空星體,渾然忘了當晚雪後乍晴的零下10度的嚴寒!我還忙裡偷閒用小長焦鏡頭拍攝了凌晨從東方升起的C/2013 US10(Catalina)彗星,這顆翠綠色、如迴旋飛鏢一樣的明亮彗星,也是當年度的精彩目標。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迴旋飛鏢——C/2013 US10(Catalina)彗星 星語者 攝


東方漸白,清冷的晨光和朝霞把LAMOST潔白的外牆照亮,繼而溫暖的金色朝陽映紅雪地和天文圓頂的時候,我才不舍地收拾器材,又是一個難忘的流星雨之夜過去了。而這一夜的精彩,必然成為我多次拍攝流星雨的經歷中非常特別和難忘的回憶。


國家天文臺上空的雙子座流星雨

LAMOST的冬季清晨 星語者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