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作为一个自认为比较“资深”的天文爱好者和星空摄影师,双子座流星雨我已经拍过很多次了,那一个个星陨如雨的美妙夜晚,令我一年年不倦地期待12月的到来。而在多次的双子雨拍摄经历中,2015年在中国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流星雨之夜尤为令我难以忘怀。

说实在的,每次流星雨在哪里拍摄,似乎都难以提前很早确认,这显然是由于天气的原因。2015年,我也是在双子雨极大值来临前几天才决定去兴隆站的,因为原来各个预想的地点这几天的天气预报都不太靠谱,而兴隆附近在12月13日降雪后会迎来14日晚上理想的晴朗夜空,我便说走就走,13日的火车跨越千里,从湖南长沙赶往北京。这其实是我第一次去兴隆观测站,得到了国家天文台张超和孙媛媛等几位老师的大力支持。本来我是头一个提出去兴隆,结果到了北京发现这边的数位同好都一致响应,贾昊、叶子、TT等人都一同前往。而且还有Steed等人也分头前往,等到了站里,稍后还有幸遇到北京天文馆原馆长朱进老师和苏晨老师,这一晚既是流星的盛宴,又是朋友的聚会,颇有星空大会的盛况。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国家天文台的日出 星语者 摄


国家天文台(NAOC)兴隆站,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境内的燕山主峰南麓,海拔约900米,1968年开始投入使用,经过50年的建设,成为亚洲大陆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兴隆站的2.16米望远镜曾经(1989年至2008年间)是国内最大、也是远东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而更为著名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一架新类型的大视场兼备大口径望远镜,它应用薄镜面主动光学加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在曝光1.5小时内可以观测到暗达20.5等的天体,使其成为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同时,采用并行可控的光纤定位技术,在5度视场,直径为1.75米的焦面上放置4000根光纤,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的光谱,使其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LAMOST于2008年10月落成,2011年10月23日,LAMOST正式启动先导巡天,2018年6月,LAMOST完成了七年的巡天,获取光谱数首次超千万量级,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光谱数超千万的光谱巡天项目。兴隆站近年也更加重视科普,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我能够在2015年LAMOST的巡天之夜,守候兴隆的双子座流星雨,是既荣幸又难忘的经历。

把流星雨和兴隆观测基地的天文台站合影,是最理想的选择。其中拍摄LAMOST的最好地点在2.16米望远镜圆顶外墙旋梯平台上,但是地方有限,我们到达的时间稍晚,最佳位置已被一位同好捷足先登,我们几个后来的羡慕嫉妒之余都开玩笑说得强行霸占该机位。当然旁边还是可以拍摄的,但是人多毕竟会有互相影响,我在此处只拍摄了一小段时间。这个稍高机位的LAMOST流星雨照依然是非常棒的天地美景,可以直观地展示其主镜与地平呈25°角的主光轴观测室,而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在其左边的东北方天空,流星纷纷坠落的轨迹与它的倾斜屋顶形成夹角,构图也很美。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这个视角的LAMOST望远镜很科幻 星语者 摄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2.16米望远镜圆顶内景


2.16米望远镜是传统的圆顶,但是当你站在它下方的时候,还是感觉得到它的雄伟之姿。我的另一台相机在这里工作,凌晨收获了十几颗明亮的流星,如一道道光箭从主镜圆顶上空放射下来。虽然庞大的圆顶占据了画面不少的空间,但却更显高大壮观。北斗和狮子座分别从圆顶两边升起,给这架功勋望远镜以更豪迈的加持。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2.16米望远镜的流星雨之夜 星语者 摄


换一个角度,在主镜旁可以同时看到远处的LAMOST倾斜屋顶,当我给这二者合影的同时,凌晨明亮的木星升起在东方夜空,而这一张照片中也同时捕获到了两颗流星,其中一颗就在木星旁边掠过,它的目视亮度也几乎可以与木星一较高下。二座主镜,二颗流星,伴随着木星一起合影,这就是流星雨之夜时不时会发生的幸运!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2.16米望远镜和LAMOST望远镜合影,天空也恰好坠落两颗流星,(右下角一颗较暗) 星语者 摄


这晚最重要的地面主角还是LAMOST望远镜,我重新选择了地面视角并且在较近距离拍摄它,并特意选用了鱼眼镜头,以获得更多的星空,才能衬托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的名号,使用天文改装相机拍摄以展现更多的星空星云色彩,这也与LAMOST的“光谱”功能暗合。在鱼眼镜头下,仰视的LAMOST雄姿更加伟岸,倾斜的观测室和施密特观测室的外部框架结构也显得更加科幻。凌晨时分,冬夜大三角、银河与壮丽的猎户座、双子座都升起在LAMOST的上空,蓝白色为主色调的群星之间,还有橙红色的巨星参宿四,以及粉红的猎户座大星云、巴纳德环、玫瑰星云等冬夜的璀璨目标。双子座流星雨辐射就高挂在LAMOST正上方,流星一颗颗不时地辐射出来,向天空的四面八方飞速散射开来。在午夜前后的数小时内,我在此收获了74颗流星,真正是宇宙的烟花之夜!而最精彩的是,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1点29分,一颗璀璨爆闪的宝蓝色的火流星仿佛“坠落”在树梢上,也照亮了整个夜空,我幸运的“抓”到了它的惊艳身影,而这明亮的光甚至在LAMOST东南方圆柱形观测室的墙上反射出蓝绿色的光芒,这美丽的景象毫无遗漏地被我的相机记录下来。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LAMOST(郭守敬望远镜)上空的双子流流星雨 星语者 摄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冬夜星空的海蓝宝(火流星) 星语者 摄


我有一个特别的经验,每次流星雨拍摄期间,几乎都会出现“非主流”的惊喜——群外流星。这一夜也不例外,一颗超亮的黄绿色流星划过天空,无论颜色或者方位,都显然不属于双子座流星群,更像是12月狮子座或者幼狮座流星雨的成员。而这色彩和亮度都是极具观赏性的一颗。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璀璨多彩的群外流 星语者 摄


那棵被火流星幸运眷顾的大树,在后半夜凌晨继续扮演了我镜头中的重要角色。凌晨时的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逐渐落向西面,我往这个方向取景,2.16米望远镜在远处的右边,而正中间的大树稀疏的枝丫间透射出一颗颗璀璨多彩的星星的光芒,仿佛是提前庆祝10天后的圣诞节,猎户座的群星就如星星点点、亮闪闪的圣诞礼物挂在枝头,双子座流星就从正上方辐射、四散、坠落下来,正像极了节日的烟花,而我就把这张记录了最美的宇宙烟花的照片作为给自己的圣诞礼物吧!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落满星星的圣诞树 星语者 摄


兴隆的夜空是精彩而美丽的,拍流星雨有个好处,可以在相机自动工作的时候,该休息的休息,该惬意的惬意,我和几位同好还用20cm的道布森目视欣赏起猎户座大星云以及各种美丽的深空星体,浑然忘了当晚雪后乍晴的零下10度的严寒!我还忙里偷闲用小长焦镜头拍摄了凌晨从东方升起的C/2013 US10(Catalina)彗星,这颗翠绿色、如回旋飞镖一样的明亮彗星,也是当年度的精彩目标。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回旋飞镖——C/2013 US10(Catalina)彗星 星语者 摄


东方渐白,清冷的晨光和朝霞把LAMOST洁白的外墙照亮,继而温暖的金色朝阳映红雪地和天文圆顶的时候,我才不舍地收拾器材,又是一个难忘的流星雨之夜过去了。而这一夜的精彩,必然成为我多次拍摄流星雨的经历中非常特别和难忘的回忆。


国家天文台上空的双子座流星雨

LAMOST的冬季清晨 星语者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