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褚時健因病去世,享年91歲。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褚時健是誰?

菸草大王財經傳奇……上輩子賣煙,下輩子賣橙。


71歲入獄,

74歲二次創業,

85歲成億萬富翁。

傳奇終落幕,此生不枉過。

褚時健,這個曾被報告文學形容為像太陽一樣燦爛的男人,淡然外表下的內心,似乎沒有一個人能觸碰到。

觀其容,聽其語,你也許讀不出跌宕起伏的人生,看不到在老人溫暖笑容中刻下的滄桑,但一定不會忽略那親自鑄就了紅塔山與褚橙傳奇的雙手。

當有人問“褚老,你希望留給自己的墓誌銘是什麼?”的時候,屬兔的褚老緩慢而堅定地回答了五個字:

褚時健,屬牛。

願褚老一路走好!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人生不是看高峰,而是看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2018年1月23日,萬科創始人王石曾回憶從褚時健身上獲得的人生經驗。他說,見到褚時健的最落魄時刻,曾和一個民工為20塊討價還價。

“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516266717484,這串數字道盡他一生


走進褚橙莊園接待大廳,大廳內唯一的照片是去年底中國商界知名人士王石到訪褚橙莊園與褚時健夫人的合影。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合照背後,一串“516266717484”數字令人狐疑。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回顧褚時健的一生,這串“神秘數字”道盡一切。

51


40年前,作為紅塔集團前身的玉溪捲菸廠曾一度瀕臨倒閉。直到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第二年,51歲的褚時健出任玉溪捲菸廠廠長。

62 66

褚時健任玉溪捲菸廠廠長後,他大膽進行技術改造,從國外引進一流設備,學習國外種煙技術,教授當地農民菸草種植知識,改革創新產煙體制與管理,使得雲南香菸暢銷中國,在全球知名度頗高。

他一手將這個破破爛爛的小廠發展成為一個“印鈔機器”,1998年左右,固定資產達70億元,年創利稅200億元,創立了價值332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紅塔山”,在菸草企業中規模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五。

褚時健在玉溪捲菸廠的實踐,佐證選擇改革開放是正確之路。莊園內一小塊宣傳牌上寫著,1990年,褚時健62歲時被評為中國十大企業家之一;1994年,褚時健66歲又被評為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

71

1999年,褚時健鋃鐺入獄,

他的女兒和妻子也受此案牽連,

先後被河南警方帶走。

兒子褚一斌則因家人入獄,滯留海外。

一家人不得不分離。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就在這個時候,

褚時健聽到了讓他痛徹心扉、

後悔一輩子的消息:

女兒在獄中自殺了。

接到這個消息時,

褚時健在時任雲南省委副書記令狐安家裡,

痛哭失聲。

這也是他成年後第一次在人前失控。

從此之後,

褚時健都沒有走出這種巨大的悔恨之中,

認為是自己害死了女兒,

如果能早聽女兒的話退休,就不會鋃鐺入獄,

女兒也不會落得悽慘下場。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如今在接受採訪時,

褚時健仍能神采飛揚地講著自己坎坷的一生,

唯獨說道自己的女兒,會沉默不語,

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水,有些遲疑地說道:

我姑娘,死了。”

這場由於經濟問題引起的牢獄之災,

讓褚時健徹底跌落谷底。

這種谷底不僅僅是事業上,

更是褚時健心靈上的打擊,

如何面對犯下錯誤的自己、

如何面對先走一步的女兒、

如何面對人生高峰與低谷的冰火兩重天?

褚時健在獄中,與自己對話。

74

2002年,74歲的褚時健因患嚴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醫。他開始在玉溪新平縣種植冰糖橙。

滿頭銀髮的褚時健開始二次創業。

那時褚時健身無分文,是新加坡華人華僑資助了他。褚時健對改革開放“把脈”精準:特色農業、互聯網是未來趨勢,他與妻子下決心承包荒山開始種冰糖橙。

種上橙樹後,褚時健不停地改進種植方法,為了保證個個橙子甜,他嚴格規範到多少平方米栽一棵樹,一畝山地種多少樹合適,每棵樹上掛多少果,乾旱時期如何澆水等。

而這些需要褚時健和技術人員挨家挨戶跟果農溝通,手把手教技術,還要跟他們解釋為什麼不是越多越好。

收穫後,有專業的評測機器來給橙子評級,來定果農的收入。新平的農民原本多是貧困戶,後來跟著褚時健種果子的都脫貧了,一年收入能達到十萬左右。

84


褚時健84歲時,“褚橙”大規模進入北京市場,開始在中國各地銷售。

如今,褚時健與“褚橙”的故事已家喻戶曉,成為中國“互聯網+高原特色農業”的代表案例,這也是褚時健在改革開放中創造的第二個奇蹟。

下文節選自《褚時健傳》,作者周樺。褚老曾經總結過的經驗,如今看來依然醍醐灌頂。

“我腦子裡從來沒有過退休的概念”


我腦子裡從來沒有過退休的概念。2001年從監獄出來後,周圍的親戚朋友幫我安排瞭如何休息養老的生活,但我過不來那樣的生活,我不做事不行,天生就愛忙。

考慮過好幾個行業,最後還是決定種橙。一個原因是農業我一直有接觸,熟悉行業,橙子在水果裡味道營養都好,但並沒有太普及。

另外,我們如果種出一個好的品種來,對市場來說是件好事。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這幾十年,特大型企業經歷過,中小型企業經歷過,級別越高責任和壓力就越大,別人看我快樂的時候其實我並不快樂。所以還是做做私人企業算了,自己經營點小生意,有問題自己負責,心裡頭不慌,挺好。

大家都勸我莫做了,70多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在家和老伴兒種種花養養鳥,安度晚年,別人都這麼過,你咋個不行?唉,我還確實不行,真想要我多活幾年,讓我苦一苦可能效果更好。人哪,沒有希望就沒有人生樂趣。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其實種橙我也是從頭學起”


其實種橙我也是從頭學起,樣樣都要自己翻書看,找專家問。我找了幾個得力的作業長,他們幫我守著地裡具體的事情,方向性的事情我來把握。

儘管我不用自己拿鋤頭,不用親自去摘果子,但是,果樹每天長得怎麼樣、有什麼問題,我必須比農民還要掌握得仔細。我如果說不出個一二三,就指揮不動他們。

哪一行都是一樣,你要做管理工作,首先生產業務就要熟悉,不然話說出來都不對路。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要把橙種好不容易。大家都以為農業是個技術壁壘低的行業,以為春天種下去,秋天等著收就得了。

哪有那麼容易?除非你不想幹好,就想跟著天吃飯算了,那的確沒有什麼難度。但真要做好,不花精力不動腦子不行。

我們的果子這麼些年來,從水源開始,土壤的有機質比例、剪枝的頻率、掛果多少,樣樣都要操心,每年的情況都不一樣,每年都有新的問題出現,所以不斷要有對策。

我這個腦子裡,記了不知多少數字。我從小數學並不好,但我心裡總在盤賬,對數字,敏感得很。

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的年輕人都太急了


現在社會上太多人想做些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都想找條直路走。尤其年輕人,大學讀完書進入社會剛幾年,就想搞出名堂,實際不是這樣。

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我也曾經是年輕人,從新中國成立後到現在,社會變動很大。當你抱著很大希望的時候,失望很多;當看不到希望之後,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著一點。

時代不同了,年輕人期望值很高,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內沒有回報的事。我年輕時,一家三口人從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們臨時住的房子,都非常羨慕。當時我們都覺得:“一輩子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這一生就得了!”

現在年輕人的知識面、信息量比我們那時強多了,但年輕人的特點還是一樣:把事情想得很簡單。

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從福建來找我,說自己大學畢業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沒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標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對他說: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種果樹10多年了,你急什麼?

跌得越低,反彈力越大


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做大事業。

困難多,搞好一點,信心就大一點,只有這樣走,一步一步來。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賺一分錢,上萬噸就能賺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以前有不少人在社會變動的時代抓住機會,一下發了大財,比如搞房地產。還有人靠親戚、靠父母,現在財富很大,我也認識。但現在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即使是靠機遇、靠父母,我也認為他將來守不住。

很多人說我十二年來種橙子是“觸底反彈”,跌得越低,反彈力就越大。

種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說,要像這樣種好上千畝的還不多見。有的人來我的果園看了一次,回去就開了八九萬畝的新果園,但我看來,基礎沒打好,後頭要吃虧。

我們碰到過的難關,十幾年沒遇過。連續高溫一個多月,果子都被曬掉了。但你看我們的五條管道從對面大山來,面對高溫,果園有水維持。別的果園如果基礎不好,損失就大。而我們還能保住和去年一樣的產量,就是因為農業基礎打實了。

這個也是年輕人最難理解的。人在年輕時,要先學會吃苦,要實實在在掙錢,才能拿得住。

就像搞農業,如果你質量搞不好,經過一個週期,10元資產就變8元了。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無論做什麼事情,人哪,都要有一顆敬畏心”


種橙這件事我2002年正式開始搞時借了1000多萬元錢,到2007年的時候就全部還清了。前幾年的銷售全靠朋友幫忙,你幾十噸他幾百噸地團購,慢慢就消化掉了。我老伴兒那個時候管銷售,帶著橙子到處去參加展銷會,也是受了不少苦。好在前面幾年果樹還幼,我們的技術也不完善,產量不算很大。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2008年之後,我外孫女他們從國外回來幫著我和我老伴兒,開始抓我們自己的銷售。

2009年產量開始飛速增長,銷售也慢慢步入正軌,所以產品還從來沒有積壓庫存過。

水果這種生鮮產品,積壓庫存是很大的災難,相當於就是毀掉了。很幸運,我們沒有過這種情況。

2014年以前我們的果園一直是增產,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增產不少。所以我一直說我們是沒有大小年的,的確像我們這樣連續10年都是增產的果園幾乎沒有。

但是2014年我們出現了減產,有氣候的關係,也有果樹生長的自然規律:大小年的關係,儘管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挽救了許多產量,但規律就是規律,一定要服從。

無論做什麼事情,人哪,都要有一顆敬畏心,自然規律、市場規律都要遵守。人當然要努力,要全心全力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時也要實事求是,走得兩步,停下來想一想,以後的路才不會走錯。

我知道現在我們的橙子在市場上很好賣,聽說有人拿它和當年的紅塔山煙相提並論,都是緊俏商品。

我很高興大家這麼抬舉,但是我思想上不敢輕飄飄。

頭幾年可能大家因為是我種的橙子,因為好奇心都買來吃吃,但是如果果子不好吃,或者只是普通過得去,我相信買了幾次人家就不買了。

“不要陶醉人家怎麼誇你怎麼捧你”


我們賣得也不便宜,要是不好吃、品質不高,人家憑什麼真金白銀買你一個老頭子的賬?

所以我一直和孫輩還有作業長們說,不要陶醉人家怎麼誇你怎麼捧你,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橙子種好,每年多豐收點,味道更好一點,人家繼續揣著錢等你的橙子,不然,人家的口水等著噴你。

現在整個新平縣種冰糖橙的越來越多,差不多一年的總量要到200萬噸去了。我們規模算大的,品質也算高的。但是,必須要看到,這個橙子過剩是必然會發生的。

供求關係從來都是有松有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市場經濟是不留情面的。

產品一過剩,首先來的就是降價,降到你的銷售價是成本以下都會有可能。咋個辦?到那個時候,還是質量和價格方面的競爭。我如果質量好,其他人賣不完,我賣得完,另外我成本控制得好,別人虧著本賣,我還能賺到錢。

“說到底,還不就是‘質量’二字”


說到底,還不就是“質量”二字!你要在質量上壓倒別人,你要有這個能耐。無論哪一級的柑橘研究所的專家到我這裡,都說全中國最好的一塊橙子地就在我們這裡了。

聽到這話,我放心了很多,說明我一直做得是對的。

我這個人,心裡放不下事,也算是個急性子。

像2014年天干,老是不下雨,我每天晚上想到我的果樹,半夜四五點就睡不著了,起來翻書翻資料,第二天叫上司機去找專家,一定要找到解決辦法。

我想著,我這麼認真,果子的質量不會不好吧?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我一直和兒孫們強調,一個人工作、過日子都要認認真真,對產品要認真,對周圍的人也要認認真真。

這些年我們的果子賣得好,除了我們產品過硬,周圍人的支持也有很大關係。

像早幾年我們果子不成熟,沒有朋友的幫忙,銷售會很成問題。現在我們名聲在外了,心裡要知道感激,更要學會讓大家利益都得到平衡。

我一直對和我打交道的合作伙伴也好,朋友也好都有一個心理,那就是怕虧了人家。

這個習慣我一直都有。做人做事要隨時隨地都在檢查,做這件事我朋友虧了沒有?

褚一斌我就經常提醒他,不要粗心大意,要經常想到身邊跟著你的那幾個人,誠誠懇懇和人家相處。我們生活條件比他們好一點,我們就多照顧他們一點。

“對得起做過的事,對得起相處過的人”


我們現在果園裡的農戶,在我們這裡幹活兒,我就希望他們比別的農戶生活條件要好一些;我們的作業長,我也希望他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新平的縣長有一次聽說我們作業長的待遇,很驚奇:“工資比我還高?!”

對得起做過的事,對得起相處過的人,我能做到這兩點,我這幾十年也算沒有什麼遺憾了。

回頭看看,我這一路走來,沒有白費精神。我辦事認真,確定了目標就追求到底。

在每一個工作的地方我都有人生的記號,我也沒在工作上鬧出什麼大事故。想到這些,我也是甘心了。

“這是我這80多年最放鬆的階段”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我種橙也都有13年多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變成了80多歲更老的老人。我一點都不惆悵,我覺得這是我這80多年最放鬆的階段。除了有時果子受自然氣候影響我會稍微愁一愁,基本沒有什麼煩心的事。

我有時去果園看看,雖然現在腿腳不太好,不太走得動了,但眼睛我還是沒得閒。我在家的時候,沒事看看書,時不時就去找我兩個重孫玩一玩,心情很愉快。

我活著為了什麼?

只想贏,不想輸。

這些困難有些是原來想到的,有些是沒有想到的,但我相信我能克服它。很多年以來,不管幹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不管幹哪個行當,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些困難到最後還是解決了。

所以,人的信心很重要。如果我們接二連三地幹不成事,那就沒有信心了。

我在74、75歲時怎麼想起來搞這個苦差事(種植褚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因為我們的處境,我的生活來源沒有辦法(保障),我只有一條出路,必須要搞成功。

我從小就閒不住,爬高上低的,我這個房子一天上去八回,下去八回,時間還打發不了,總得有點事情做。這都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認定了要乾的事,只想贏,不想輸。

這一切,就像褚橙莊園牆那六排醒目的大字:“高遠立志,笑對譭譽……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紮根哀牢,甘甜人生”。

這些夫子自道,也許是對褚時健精神最好的評說:人生需要扛過去,扛過去,才能勝利。即使失敗,也是雖敗猶勇,因為你是自己的英雄!

只不過,面對苦難,有些人被壓垮了,有些人則把他們變成自己人生的重要財富,變成自己的立身之本。

畢竟,一個人只有經歷過深不見底的絕望,經歷過別人的冷眼恥笑,經歷過內心的掙扎悔恨,才能成熟和強大起來。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面對磨難,只要你有足夠的堅強、足夠的渴望、足夠的耐力,老天爺就會在那種全是牆的地方給你開一扇門。

從絕望之山開採出希望之石,一切的磨難,最終都將成為財富!


再見,褚時健!73歲一無所有,85歲成億萬富翁



一代煙王

一代橙王

一代傳奇

就此落幕

……

致敬,褚先生。願魂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