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胶东机场,了解胶东历史”之五:胶东街道大事记

“关注胶东机场,了解胶东历史”之五:胶东街道大事记

胶东街道地图

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约公元前2000年前)。罗家村一带就有先民在此生产、聚居。

623年(唐高祖武德六年),板桥镇港口在陈村(大店村),称为陈村港。之后450年为我国北方大港。至宋熙宁十年(1077年),仅港口税7338贯。之后港口改至水寨。北宋元祐年间,陈村镇仍是胶西县境内三大重镇之一。

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秋,开凿胶莱运河。1282年开成,南由胶西县陈村(今大店村)海口向西北达于胶河,长30公里,沟通胶水与沾水。胶莱河漕运南粮年达2万余石。1285年达60万石,占当时江淮年总运量的60%、海运粮的6倍。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麻湾渔乐入选胶州八景。

1853年(清咸丰三年),胶州秧歌于包烟屯(今东小屯)形成基调。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春,大店村姜谔生、葛家庄王石民、斜沟崖匡联文考入胶县师范讲习所。是年,中共党组织派田晓光由青岛来胶县师范讲习所成立"互济会"。之后,姜谔生、刘凤扬、王石民和匡联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胶县师范讲习所建立中共党组织。

1937年(民国26年)

冬,姜黎川(原名姜汉铮,大店人,国民党员,曾任《青岛日报》记者,青岛市政府科长等职)由青岛返回原籍胶县东北乡大店村联系乡邻亲友,筹划建立抗日队伍。姜黎川在他姨表弟、共产党员韩育民的帮助下,在大店组织了"山东民众抗日救国军游击队"。1938年秋,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其收编为山东省保安第十四旅;1939年秋,改变为独立第七旅;1941年夏,改变为山东保安第一旅。

1938年(民国27年)

1月27日,日军中队长小松率领一个中队100余人侵入胶城。 除30多名日军驻在北大搂(今中医院)外,其余日军分别驻沽河大桥、胶东车站、李哥庄车站等要点。

3月 消灭店口镇"维持会"。国民党店口镇镇长黑芹甫,投靠日本侵略军,多次在店口等地召集会议,公开组织"维持会"。姜黎川派人到店口镇,将黑芹甫及其反动部属张立典等人击毙。

3月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游击队建立。姜黎川自任司令。这支抗日游击队建立后,收编胶、即、平一带的游击武装,组成10个大队,约四、五千人的兵力,成为山东胶县、即墨和青岛外围的一支较大的抗日武装。

7月30日 高家庄87岁老汉丁若贞,上坡翻地瓜蔓,被日本兵大森一郎和另一日兵当靶子打,击中后心而亡。

9月 沈鸿烈授予姜黎川为"山东省保安第十四旅"旅长,徐明山为副旅长兼胶县县长,韩育民担任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中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改编)驻保安十四旅,联络员改由姜谔生担任。

  是秋,铁路破坏大队(保安十四旅)队员周从龙(周家村)带领队员在沽河大桥附近破袭铁路,造成翻车事件两次。

1939年(民国28年)

5月 胶济一支队在大沽河伏击日伪军。胶济一支队埋伏在大店与韩哥庄之间沽河堤岸的腊树林里。激战中参谋长姜谔生颈部负伤,1名年轻战士中弹牺牲。在打退了敌人数次反扑后,部队安全转移。

5月,伪胶县自卫团成立。第六团84人,驻第三区小麻湾;

8月 胶东区党委组建工作团。为开辟胶济铁路沿线的工作,胶东区党委决定由叶静川(小窑村人)组建胶县工作团,成员6人,姜宝廷(大店人)任交通员,主要活动于大沽河两岸各村庄。

1940年(民国29年)

  3月 韩信沟村谢宗武、刘成斌等3人,把铁路桥梁附近的铁轨拆除掉,阻止日军的运输和"扫荡",造成两节车厢脱轨。后谢宗武、李某、刘成斌、刘风亮、刘同仁、苏守爱等人被捕,在沙岭庄被害。

  3月 张辽(韩大珉、大麻湾人)在青岛崇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岛沦陷后,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张辽任支部宣传委员。同年秋,支部组织成立了"青岛市青年抗战先锋团",组织青年学生参加抗战,张辽任团长。

  4月 胶东火车站工人冷芳吾、徐志忠、丁风仪等6人,自发组织起来,撬开车站库门,取得了5支短枪和子弹一宗。趁胶东村演秧歌戏,站上其他日伪军去村看戏之机,一举消灭了站上留下值班的日警方所长坂垣和1伪警察,迅速撤离现场。

  4月 中共胶县县委在汪家庄成立。书记李奎生,副书记郑子扬,委员有李奎生、郑子扬、戚耕民、刘涛、叶静川、王石民。设秘书处,秘书于询;组织部,部长戚耕民;宣传部,部长叶静川,叶妥协后,是年12月,由王石民任部长,副部长王杰三;军事部,部长刘涛(原名刘希瑞,圈子村人,1902-1951);民运部,部长姜更。县委驻小高、河荣庄,隶属南海地委。

5月31日 日军下令,在铁路两侧挖封锁沟。日伪军强逼铁路两侧的群众,沿铁路两侧50米处,挖10米宽、4米深的大沟。天不明要上工,天黑收工。不仅活累,还不时遭毒打。谈家庄21岁青年在挖沟时被日军用手枪打死。

5月 胶县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县委建立小久,汪家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开展工作的基本方针。以县委书记李奎牛为主主张进行秘密建党,拓展点线组织,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以宣传部长叶静川为首反对进行艰苦的建党工作,要在以姜黎川部的名义下拉队伍。双方发生争执,肖声远等竟摆弄手枪,致使气氛十分紧张。韩育民、戚耕民等坚决支持李奎生提出的正确方针,而肖声远等在叶静川的支持下,不听县委劝告,公然脱离县委,自行到姜黎川部任特务连洼长。此后,肖声远叛党。

  6月 铁路两侧实行戒严,每天17时清坡。后辛庄3位农民上坡锄地,被日军捉去胶东火车站,绑在电线杆上被狼狗活活咬死。前辛庄1位卖油的挑着油沿街叫卖,被日军捉去,被狼狗咬死。辛庄有5名村民被捉去,先令狼狗咬昏再大卸八块。死后,家人无法辨认尸体,只好将5人尸体一同埋在胶东火车站西北角的大湾内。

下半年 县委建立基点村。8月,书记李奎生及县委成员深入各基点村,秘密发展党组织,11个基点中胶东街道有四个。分别是大麻湾村、圈子村、胶东车站、大店村。

12月 胶县县委在小麻湾设立联络站。为拓展党的点线组织,加强胶城及胶县东乡的工作,县委宣传部长王石民在小麻湾开设"拯民药房",作为县委在胶县东乡的联络站,负责胶县东乡与胶即边地区各党组织之间的秘密联络工作。

冬,中共大麻湾支部建立。书记张栗仁。其为胶县和青岛地区党组织的秘密活动地点。

  

1941年(民国30年)

  3月 在麻湾一带建立三区路南分区委,书记夏德芳。

  春,张辽在区教育助理姜磻溪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大麻湾完全小学。至9月,党员教师有张栗圣、张宪芳、崔桂阳、孙寿元和杨恩夫妇,成为党领导的一所红色学校,是胶县和青岛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

春,谢明钦来胶县治病。胶东区党委委托胶县县委为原南海特委书记谢明钦负责疾病治疗。县委决定由宣传部长王石民以开设诊所之便为谢治病,由葛家庄、河荣庄等村的党员负责掩护工作。病愈后,胶东区党委任命谢明钦力青船工委书记,经王石民派胞弟王秀山到青岛通过亲友,为谢明饮安排了住处,使其顺利进入青岛开展工作。

是秋,王勤业(原胶东镇圈子村人,后被姜黎川所害)、李照荣、李日斋、刘顺亮、姜绍德5人扮成割草农民,打死店口据点的日军5名,缴获手枪1支,大枪5支。

秋,县委开辟秘密交通线。为加强点线党组织的联系,县委先后在大麻湾、葛家庄等村设立秘密联络点。其主要任务是护进来往过路的干部,传递上级文件和报刊等,

  是冬 王勤业联合赵锡仁、李日斋埋伏在韩信沟村边,将小麻湾据点进村敲诈的5名伪军捉走。伪军向村里要人要枪,并将村民刘思贡、刘喜洁、苏守运、柳成其等5人(1人不知名)捉去做人质。村里卖掉70亩地(老亩)把人赎回,有的被折磨成残废。

1942年(民国31年)

1月,王石民第一次被捕。县委宣传部长王石民在三区南部领导的点线组织发展迅速,到1941年底,三区路南分区委在大麻湾、葛家庄建立党支部。王石民在群众中的威望.使铁路南的日伪势力十分恐慌。本月,由于汉奸告密,王石民遭伪相铭忱部逮捕,因无实据由地方知名人士保出,王石民被释放后,仍以开设的诊所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

7月,王石民遭到日伪特务逮捕,押解青岛日本宪兵队杀害。

1943年(民国32年)

11月,姜谔生任胶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1944年(民国33年)

2月,姜谔生被日本侵略军杀害。

3月 胶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把胶济铁路以北地方划为联屯、北都、胶莱、丰隆和沽河五个区。

1945年(民国34年)

10月 划归胶高县。根据新的区划,胶县铁路以北的联屯、北都、胶莱、丰隆、沽河及沽河以西的麻湾区,与高密铁路以北的六个区合并成立胶高县,辖于南海专区。

1946年(民国35年)

7月 大沽河阻击战。11日,国民党五十四军一八九师、第八师共四个团5000余人,沿胶济线西犯至大沽河东岸。我胶高支队、铁路武工队奉命配合胶东军区特务团二营、滨北独立团二营等部沿大沽河阻击。12日上午,守卫铁路大桥的滨北独立团二营与敌激战,10时阵地被突破。11时,县城被敌占领。

1947(民国36年)

1月,因抓壮丁数量不足,国民党部队到麻湾区抓丁。

春,二堡村遭敌机轰炸。二堡村郭文厚家的4间房子被炸毁,其祖母和母亲均被炸死。正在郭文厚家串门的郭西厚之母和小弟同被炸死。

4月 国民党交警部队在麻湾区滥杀无辜。1 8日,三个推小车的过路商人行至大麻湾时,车上的豆油被交警部队扣留,并劫去法币1 0万元。青岛一青年到南庄探亲,礼物被劫,人被打死。2 1日,高密一客商被敌军用刺刀刺死。1 8日至2 2日仅4天内,大麻湾一带即有3 5人被无辜枪杀,6 0余人被打伤。

7月 葛埠岭战斗。2 5日,国民党五十四军一八九师五九四团分三路渡沽河,进犯葛埠岭、大荒、大西庄、小西庄一带。解放军"太行"、"太岳"部队于下午2时予以反击。激战3小时,敌全部溃退,狼狈窜回大麻湾。这次战斗,生俘敌2 0余人,毙伤百余,缴获美式轻机枪一挺,步枪18支,子弹及其它物资一宗。

8月 小麻湾战斗获胜。2 5日上午,敌整编五十四师五九四团一部,由大麻湾西犯大荒、大西庄、小西庄一带,遭胶东军区部队反击。下午2时,我军首先攻打大荒,夺下葛埠岭,继续攻占小麻湾。经3小时激战,毙伤俘敌200余人,敌人弃尸3 0多具,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步枪及子弹一部。并于大小半窑击退敌人的增援部队,残敌窜回大麻湾。

1 2月,滨北军分区决定在胶即联防指挥部,抽调了3 0余人的武装工作队,在麻湾一带灵活机动地打击国民党还乡团。

1948年(民国37年)

4月 第二次大沽河阻击战。国民党部队整编五十四师两个旅、整编第八师两个旅、交警及青年军各一部沿铁路线分三路增援。一路经河西屯、南庄、西庄一带西进;一路经大麻湾、河荣庄、沽河铁路大桥一带西进;一路经谈家庄以北贾疃一带西进。胶高支队、胶高武工大队配合滨北一团、二团在大沽河西岸南庄、堤子一线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十三纵队派炮兵赶来支援,经三天三夜战斗,击毙敌"模范旅"旅长一名,毙伤敌3000余人,胜利完成大沽河阻击任务,滨北部队亦有较大伤亡。

11月 驻青国民党军队西犯被击退。驻青岛国民党整编五十四师三十六旅、山东保安二旅及青年军各一部3000余人,出动飞机两架,分两路沿沽河铁路大桥,大庥湾和葛埠岭向胶城及胶县沿海一带解放区进犯。滨北军分区独立一团、二团、胶高支队、胶高武工大队闻悉后,迅速向敌军发起追击,敌由红石崖经薛家岛窜回青岛。

1949年

12月30日晚,丰隆区贾庄15户群众抢盐1500斤。之后抢盐风蔓延到麻湾区、沽河区等村庄。1950年4月县委在麻湾等重点区打击煽动抢盐惯犯,抢盐时间逐渐平息。

1951年

  春,第七区温化乡周家村(后因机场搬迁,改为和平庄)管相云等率先组织起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

春,整修大沽河提防。右岸从胶济铁路到大麻湾。

5月17日,胶县修建飞机场。周家村、杨戈庄移民307户。新建和平庄、胜利庄、爱国庄、前进庄4个村,于1952年11月22日告竣,共建房屋1311间。飞机场于翌年10月竣工。

1953年

春,周家庄发生逼死人命案。在区会计王志明、村干部李顺基等人的支持和组织下,为逼迫农民成人偷麦子而活活打死一人,拘捕多人。在向成立押解时又死1人。县区领导前往处理时又吓死1人。事件发生后,引起省、地委高度重视,急报中央。县委遵照毛主席关于"这是一起严重的命令主义事件"的指示精神和省、地委指示,呈报上级批准,将王志明处以极刑,李顺基等人分别处以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1954年

春,葛埠岭艺人高益伦随县秧歌队济南参加山东省农民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个人音乐奖。

秋,高益伦随胶县秧歌队赴京演出,高益伦担任唢呐主奏。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合影。演出结束后,高益伦应邀到中国唱片公司灌制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其唱片销往全国。

1955年

7月16日,连降暴雨17天(自6月30日始)。大沽河、胶莱河决口.8月8日,全县组织2.5万民工,修筑大沽河堤坝。

7月29日,山东省人大代表团一行7名,视察了省先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相云合作社。

8月,一月无雨,大旱,粘虫爆发。

10月20日,胶县五区改为麻湾区,七区改为丰隆区。

冬,县委在沽河区和平庄等3个村试办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6年

2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刘民生等5人视察丰隆区管相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月18日,丰隆区撤销。

本年,大麻湾村张松林被省人委授予省军属模范。

本年,葛埠岭高益伦参加华东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一等奖。

1957年

3月6日,管相云出席省农业建设积代会。

8月15日,青岛中学毕业生一行37人来胶落户。其中一部分安排到和平农业合作社。

1958年

1月15日,胶县撤销12个区(镇),将116个小乡合并成麻湾、和平等26个乡(镇)。

7月,掀起"以钢为纲,大办工业"高潮。

8月,开展"插红旗""拔白旗"运动。

9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成立和平等15个人民公社。

9月,胶县由昌潍地区划归青岛。

9月,开展"大炼钢铁"运动。

1959年

10月,胶县和平人民公社副社长、和平庄农业合作社社长管相云出席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1964年

3月18日,县人委追认姜北海、姜致和兄弟俩个为革命烈士。两人为河西店人。

1966年

春,在和平公社大西庄、小西庄村南,部队的沽河农场以北成立知青农场,名为"建新大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击大队),由 71名知青组成。1968年11月8日"建新大队"大队解散,知青被分到了大西庄、小西庄村。

1972年

11月,和平公社南堤子大队党支部书记陈瑞亭出席在芜湖市召开的全国农村体育工作座谈会,并做了典型发言。

11月2日,县委发出通知,推广河西屯等村农业学大寨经验。

1976年

8月,胶县接受唐山地震伤员80名,其中和平分院收治20人。

1977年

10月 和平公社党委兴建沽河大渡槽。2日和平公社组织全社劳力,在大沽河下游麻湾拦河闸西岸,兴建东水西调大沽河渡槽。自沽河西岸起,经胶东二级站至胜利平塘。全长2784米,总投资40万元。1979年5月1日完工。渡槽建成后,总灌溉面积2.5万亩,但常因沽河水源不足而影响效益。

1978年

6月3日,和平公社遭受严重风、雨、雹灾。

1979年

6月,韩秀英(和平公社"三八"养猪场)、于秀兰(和平公社妇联)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是年,和平公社率先推行乡镇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

1980年

8月11日12时,和平公社遭雹灾。9月1日7时,再次遭受雹灾。

1981年

4月15日,县文物普查发现和平公社罗家村南50米处的古遗址,面积为6万平方米,从已发现的鼎足、石刀、石凿、陶片等实物鉴定为龙山文化类型;

9月1日,受14号台风影响形成海啸,南部沿海地带受灾严重。

1982年

上半年,县委总结推广和平公社等五个公社农业生产责任制经验。
是年,投资88万元、位于小麻湾镇大麻湾村东北大沽河上的大麻湾桥施工建设。次年竣工。

1983年

7月6日,大沽河胶县境内两岸大堤发生横向断裂8处。胶县人民政府向山东省、青岛市防汛指挥部发出传真电报。7月13日,组织万人抢修大沽河断裂河堤。

是年,胶济铁路复线沽河铁路大桥竣工。长480米,为低高度砼梁桥;24孔,每孔跨径20米;桥面设上下行双线轨。

1984年

5月和平公社分设小麻湾镇和店口乡。小麻湾镇辖38个行政村,驻地小麻湾西村。店口乡辖21个行政村,驻地前店口村。

1989年

9月 前店口乡大店村姜善堂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10月 前店口乡被省政府授予"老有所为精英奖"。

12月 胶东镇建筑材料厂生产的春厦牌烧结普通砖获国家农业部优质产品金杯奖。

1991年

3月31日,大沽河提防培修工程竣工。此次全市21个镇处、91个部门、8个住胶单位参与。

5月9日,在小麻湾镇实施人工增雨。

1992年

12月3日市委在前店口乡召开基层党委换届选举现场会,市委副书记房民经做了动员讲话。

12月31日,前店口乡投资140多万元新上256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正式开通,成为胶州第一个村村电话程控化的乡镇。

1993年

3月19日,位于胶东镇的胶州市热电厂初步建成并发电,归并青岛电业局电网,职工180人,企业隶属小麻湾镇政府。该厂1987年筹建。

3月 青岛金州淡水水产良种场建成。该场设在胶州市热电厂,占地200亩,年培育淡水白鲳、罗非鱼、鲫鱼苗700万尾,其中淡水白鲳人工繁育和罗非鱼温流水高产高效养鱼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8月14日,淡水白鲳人工孵化项目通过省水产系统联合验收。该项目是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9月,东石河、西石河、李家河、周家滩、大西庄西村、大西庄东村六个村划归新成立的云溪街道。

11月1日,小麻湾镇更名为胶东镇。

1994年

5月,胶州市热电厂金州淡水水产良种场和胶州市水产总公司共同承担的《淡水鱼养殖技术开发》被列入青岛市1994年十大科技计划项目。

5月,前店口乡斜沟崖平塘竣工。工程是当年1月动工,投资60万元。

7月,胶东镇私营企业青岛其欣实业有限公司受到青岛市政府表彰。胶州共有10家私营企业收到表彰,青岛其欣实业公司位列第一。

9月,国际粮农组织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视察了青岛金州淡水鱼良种场,并接纳该厂为国际水产遗传研究网会员。

1995年

3月14日,前店口乡被评为省畜牧强乡(镇),胶东镇小姜戈庄和前店口乡后辛庄村被评为省畜牧强村。

3月,胶东镇被评为省农机优胜乡(镇)。

4月8日,红螯螯虾(澳洲龙虾)在金州淡水水产良种场人工繁育成功。

5月11日,省委书记赵志浩、省委秘书长张宗亮等在青岛、胶州党政主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青岛金州淡水水产良种场。

12月22日青岛金州淡水水产良种场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

12月,青岛其欣实业公司被国家工商局评为1995年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位列第329位。

1997年

7月21日,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孔心田到前店口乡察看旱情。

1998年

3月27日,青岛金州淡水水产良种场厂长韩风进获颁国务院"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

5月26日 胶东镇与清洲集团10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签字仪式在胶州宾馆举行。清洲集团将投资该项目1亿元人民币,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3亿元。市长李皓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1年

2月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前店口乡合并于胶东镇。

2003年

10月9日 青岛纺织染整工业园管委会与香港派昌制帽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签约仪式在胶州宾馆举行。

10月28日 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新厂开业庆典在台湾工业园举行。

2004年

6月 韩国纤维工业团地奠基。该工业团地位于胶州市纺织染整工业园,市长曹友强与韩国驻青总领事辛亨根等出席奠基仪式。

7月10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在青岛市市长夏耕陪同下到胶州市视察工作,到台湾工业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2005年

12月31日 青岛纺织面料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青岛府新大厦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

2006年

1月17日,胶东镇南庄二村秧歌剧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该村举行,为胶州市首家秧歌剧团。

5月11日,青岛面料产业基地暨青岛纺联银龙纺织有限公司举行奠基仪式。该公司位于胶东镇青岛纺织染整工业园内。市委书记李皓、市长曹友强出席奠基仪式。

2007年

6月18日,青岛纺联银龙纺织有限公司举行开工庆典。该公司位于青岛纺织染整工业园。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胶州市委书记祝华出席开工庆典。

2008年

4月23日,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落户胶东镇的青岛软控重工有限公司在胶州宾馆举行项目签约仪式。

9月,胶东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称号。

11月,胶东镇被省档案局授予"档案管理考核一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

6月11日,胶东镇大半窑村农民郭光林种植10亩小麦高产攻关田通过山东省粮王大赛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平均单产达到735公斤,夺得山东省粮王大赛鲁东赛区第一名,再创青岛市小麦单产最高记录。

9月28日,撤销胶东镇,设立胶东街道办事处。

2010年

11月18日,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在胶州市装备产业园隆重举行开园仪式。产业园位于胶东街道办事处,总投资7.7亿元,是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支持重大项目。

2011年

2月19日,"中国辣椒加工和贸易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胶东街道办事处举行。

10月24日,渔乐湖景观工程项目奠基仪式在胶东街道办事处举行。

2012年

12月5日,落户胶东街道办事处总投资9亿元的青岛市首胜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2013年

9月27日,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向山东省发改委批复,胶东国际机场落户胶东。

2014年

10月11日,青岛新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 青岛新机场场址位于胶东街道办事处,飞行区按4F标准设计,建设两条3600米跑道,航站楼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82亿元。

11月7日,青岛市新机场建设动员会在位于胶东街道办事处的青岛新机场胶东办公区召开。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讲话,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主持会议。

12月19日,青岛新机场用地规划修改听证会在胶东街道办事处举行。

2015年

5月,胶东街道入选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名单。

7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胶东国际机场征迁安置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孙永红,在市级机关办公大楼主持召开指挥部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胶东国际机场征迁安置工作。

7月18日,胶州市人民政府发布《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区内村庄房屋征迁安置补偿方案》和《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区内集体土地上企业房屋征迁补偿方案》。

7月21日,胶东国际机场征迁全面启动。涉及前店口、后店口、周王庄、河西店村、二铺、朱家屯、石家庄、韩信沟、安家村、杨家屯10个村。

8月19日 朱家屯、杨家屯2个村率先开展房屋征迁补偿协议签订和房屋拆除工作。8月23日 韩信沟村、二铺村等8个村开始签订征迁协议。

8月26日,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调研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情况。

9月29日,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