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基礎教育,路在何方?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教育已經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包括高等教育也已經進入普及化。

但是,教育的“短板”問題以及質量問題卻更突出。

當前中國教育的“短板”是鄉村教育,鄉村教育的“短板”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不提高鄉村教育質量,就無法實現教育公平,同時會滋生一系列社會問題。

當前中國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高水平高質量普及。

如果說,過去40年,中國教育發展,主要解決的是教育的規模、數量問題,那進入新時代後,教育發展,主要應解決質量問題,要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普及高質量的高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一、解決當前的教育問題,首先必須有問題意識,要以問題為導向,清醒地看到我國教育的問題所在。

比如,對於基礎教育發展,由於我國學生參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組織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獲得不錯的成績,上海曾兩獲全球第一,最近一次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四省市作為一個整體也獲全球第一,

有不少人就認為中國基礎教育已經全球領先,從而忽視我國基礎教育存在的重學科知識教育,輕個性、興趣、想象力、好奇心培養的應試教育傾向,以及事實上存在的地區發展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

總體看來,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包括:

1. 重高等教育,超過重視基礎教育。

2. 重非義務的高中教育,超過義務教育以及學前教育(我國學前教育的三年毛入園率2018年為81.7%,所有幼兒園中民辦園佔一半)。

3. 重升學,超過重育人,整體基礎教育採取升學模式辦學。

4. 教育管理和人才評價等級化,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學校被分為三六九等,學生的發展和成才選擇單一。

目前基礎教育尤其是鄉村教育,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採取升學教育模式,就是圍繞升學來組織教育教學。

在升學教育模式中,地方政府發展教育,就會追求升學政績,進而會圍繞打造升學政績而配置教育資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地方政府重視高中教育,而不重視學前教育的原因,因為高中教育能獲得現實的升學政績。

我國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要把發展均衡的義務教育作為首要職責,但到目前為止,義務教育不均衡的情況還比較嚴重,實際上還存在重點校、重點班,原因在於均衡不利於出“尖子”。

2019年10月23日,馬雲在2019國際校長聯盟大會現場表示,全世界的國家和政府教育資源應該向幼兒園小學等基礎教育傾斜,如果一個國家過度把資源放在大學、研究生培養上,是不可能有前途的。而如果升學教育模式不變,就很難真正調整資源配置方式。

比如,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學前教育師資嚴重短缺,教育部的官方數據是幼兒師資缺口190萬。

近年來,我國高校也加大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建設力度,包括進行學前教育免費師範生男生的培養,然而,幼兒園男性幼兒教師的比例只有約為1%。其根源是幼兒園教師待遇太低,不少民辦幼兒園教師的月薪只有2000多元,公辦幼兒園教師的待遇也低於義務教育教師。

過去10多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多次提到制訂《學前教育法》,可到目前為止,《學前教育法》尚未出臺,難點在於怎麼界定政府發展學前教育,包括0~3歲幼拖教育的責任。

如果要增加對學前教育的投入,那在教育總經費不變的情況下,就必須減少對其他教育的投入,這就牽涉到教育理念的轉變。

我國1994年出臺的《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

這樣法律規定到目前為止,在一些地方還沒有落實。

馬雲曾在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演講上表示,中國教育的一個問題是,成績不好的人才會讀師範學校,中國應鼓勵最優秀的人才進入師範。

任正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是黨和國家的基本責任。中國將來要和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教育的手段和商品是另外一回事情,我認為最主要還是要重視教師,因為教師得到尊重以後,大家都想去做教師,幾十個人競爭一個教師崗位。只有教師的待遇得到提升,才可以使教育得到較大的發展。”

這都提到提高教師的待遇問題。而要提高教師待遇,就必須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我國於2012年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達GDP4%,到2018年,已經連續7年達到這一水平,但從全世界範圍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佔GDP的4%這一比例並不高,欠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是4.1%,世界平均水平為4.9%,發達國家為5.1%。

概而言之,教育投入不足,以及教育支出結構的不合理,是我國學前教育師資短缺,義務教育不均衡發展,農村教育薄弱的直接原因,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發展教育的理念。

二、我國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時代,但發展教育的思維還是精英教育思維,對應這一思維的就是升學教育模式。

在升學教育模式下,城市的基礎教育嚴重應試化,具體表現就是學生的學業負擔沉重;農村的基礎教育則被邊緣化,具體表現是鄉村學校萎縮,農村孩子進城讀書,與此同時,在我國有的農村地區,出現“新的讀書無用論”,其邏輯是考不上好的大學(沒有前途),就不讀高中,不讀高中,也就不讀初中。小學讀完,初一、初二輟學這一現象,在一些農村地區回潮。

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是我國教育面臨的比較緊迫的任務。

毫無疑問,解決鄉村教育的問題,需要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與此同時,還必須改革升學教育模式。

這是一項牽涉面極廣的系統工程。在我國公共話語體系中,農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離開鄉村”,甚或是”離開這個鬼地方”。這意味著鄉村教育與鄉村建設、發展無關,是對學生進行“背井離鄉”的教育。

在這樣的教育導向下,農村地區的所謂“教育強鎮”、“教育強縣”,是當地教育“越強”,當地經濟越落後,因為人才都離開當地到城市裡去發展了。

近年來,我國也在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但是,鄉村學校還是在萎縮,很多有條件的鄉村家庭會想辦法送孩子進城讀書。有人認為這是城鎮化進程的必然。

但深究背後原因,這是升學教育模式推動的結果。在升學教育模式下,城市學校的學生的考分要比農村孩子高,因此家長會送孩子到城鎮學校讀書。

而關於鄉村教育的未來,也有兩種不同的思路,一是鄉村教育全面城鎮化,讓所有鄉村孩子到城鎮學校讀書,這就是所謂的“教育移民”,這本質是放棄鄉村教育,二是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對孩子進行鄉土教育,讓鄉村有教育氣息,這是發展鄉村的思路。目前看來,在各種現實利益的推動下,不少地區選擇的是第一條路。

我國整體教育應該更重視職業教育,但遺憾的是,在升學教育模式中,職業教育被視為低人一等的教育,在中考中,中職不被待見,在高考中,高職不被待見。

比如,近年來各地學生家長都抱怨中考時的普高錄取低,而其實,相比國家確定的普職比1:1的目標,我國中職招生已經萎縮,目前普職比為6:4左右。

這種教育模式不變,不管怎麼發展教育,都無法緩解全社會的教育焦慮,同時,學生所學的知識,會主要派考試、升學的用場,而難以“致用”,比如鄉村孩子就會覺得,如果考不上好高中、進好大學,所學的知識派什麼用場?提高職業教育地位,根本途徑在於取消教育等級化,破除“唯學歷論”。

具體而言,我國應該減少對教育和學校辦學的行政評估、行政評審,減少“教育工程”和“教育計劃”,比如以前985工程、211工程的實施,就導致學校身份固化,製造學校間的不平等,同時加劇社會的“學歷情結”。

三、在談及中國教育發展時,還有很多人提到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這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可以運用於教育之中,提升教育質量,擴大教育公平;二是人工智能發展倒逼教育改革,否則按當前模式培養的學生在未來找不到工作。

而從現實看,人工智能技術用於教育,不是用來提高教育質量,而是功利地用於“監控”學生的課堂紀律,提高學習成績,依舊服務於應試,而由於社會、學校、家庭追求的還是升學,因此,所謂的課程改革、教材改革,大多是“新瓶裝老酒”。

最近因防控疫情,各地學校都延期開學進行“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轟轟烈烈的在線教學,折射出我國整體教育崇尚知識教育,而忽視知識教育之外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

在人工智能時代,這樣的教育是缺乏競爭力。

教育不應只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更應該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生生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新力。這要求發展教育必須擺脫功利,要回歸育人,促進受教育者人格和身心健康發展。

四、中國有很多像任正非、馬雲這樣心繫教育、熱愛國家的(民營)企業家,企業家對中國教育的重視、關注、投入,對解決中國教育問題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我看來,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有四方面力量,一是政府的力量,二是學校的力量,三是企業家的力量,四是社會機構的力量。

其中,企業家的力量十分重要,一方面,企業家投身教育,會帶動更多社會力量關注教育發展,比如,馬雲公益基金會推出的馬雲鄉村教育計劃,就帶動更多社會人士重視鄉村教育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是教育的最大“用戶”,從學校走出的人的素質如何,將影響企業的人力資源建設,企業家參與教育改革和發展,不只是履行社會責任,也是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因此,企業家參與教育改革和發展,不只是捐錢、捐物、設立獎學金等等,我認為更大的貢獻,應該是參與到教育改革中,包括“宏觀”的教育和人才評價改革,倡導新的教育價值觀,比如企業帶頭破除學歷歧視,重視人才的能力和綜合素,以及“微觀”的教育教學改革,比如推進產教融合,參與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教材編寫、師資建設和實驗實訓平臺建設等等。

舉例來說,資料顯示,到2020年前後,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需求規模約72萬人,但現有人才存量只有40萬,缺口將達32萬。不少人據此呼籲,要加大集成電路專業人才培養,可是再一看,我國高校每年從集成電路專業領域畢業的學生卻有20萬,但20萬畢業生做本行的,只有3萬。

問題出在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供需“兩張皮”,集成電路專業的畢業生有的不願意選擇去芯片企業,覺得薪酬不高,而芯片企業也嫌棄剛畢業的學生不能馬上上手。怎麼解決這一問題?

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門曾下發《關於加強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意見》,要求要建立以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構建“芯片、軟件、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產業鏈的要求,加快培養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其裝備、材料等方向的專業人才。

這就要求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中來,但有的企業在乎短期效應,不願意投入精力關注長線的人才培養。

五、在新的時代,發展中國教育,需要有全球化的視野。要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也就必須推進中國教育國際化。

教育國際化,不是指引進教材、課程、師資,而是有國際視野,並堅持本國特色。

做到這一點,最為重要的是,要借鑑發達國家治理教育的經驗,推進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是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任務之一,又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制度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