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要改變銀行,2020年了,銀行沒被改變,支付寶卻被銀行改變

早在2008年,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銀行

,後續還多次在演講中提到過這句話,他的大概意思是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要銀行提供更為便捷的支付方式;二是提升居民存款利率;三是加大對中小企業及居民的融資支持,降低利息。這三點分別對應螞蟻金服的支付寶、餘額寶、螞蟻小貸。十幾年過去了,馬雲說的改變銀行實現了嗎?嚴格意義上來說,並沒有,反而螞蟻金服被銀行改變了。

馬雲說要改變銀行,2020年了,銀行沒被改變,支付寶卻被銀行改變

從支付寶對應的銀行支付體系來看,互聯網支付基本上採取的是支付寶一類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隨著互聯網交易量的逐年上升,第三方支付交易額也相應增加,銀行端極少直接參與,但是追溯到終端的話,我們會發現一直就只有銀行的存在,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其他的支付平臺,都要綁定銀行卡,無論資金怎麼流動,絕大部分的資金的終點站還是銀行機構。

馬雲說要改變銀行,2020年了,銀行沒被改變,支付寶卻被銀行改變

從餘額寶對應的存款業務來看,在2013年剛剛推出的時候,著實讓銀行大吃一驚,2014年各大銀行的儲蓄存款增長大幅放緩,在短期內讓銀行看到了危機,但也僅僅是短期內,餘額寶從2013年成立後,半年內的狂吸7000億居民存款,但是我們看截止2020年2月的數據,餘額寶規模為1.43萬億元,最近兩年的餘額一直在下降,要說餘額寶能夠撼動銀行的地位那就是天方夜譚。

馬雲說要改變銀行,2020年了,銀行沒被改變,支付寶卻被銀行改變

從螞蟻小貸對應的花唄、借唄等貸款產品看,花唄其實和銀行的信用卡業務類似,但是和信用卡對比差距非常明顯,銀行信用卡新申請的持卡人額度平均為1.96萬元,而花唄的平均額度是3000元;螞蟻借唄的規模和利率和銀行貸款相差更大,利率比銀行高很多,額度卻要低很多,如何跟銀行競爭。

那銀行這十幾年的經營又是怎麼樣的呢?

從規模來看,絕大部分銀行的資產規模、存款規模、貸款規模、經營利潤穩步增長,只要我國的GDP在增長,銀行的業績就跟著漲,根據各​上市銀行公佈的2019年年報,我們發現,各上市銀行的經營數據基本上都創出了歷史新高,工商銀行以3122億元的淨利潤繼續問鼎全國上市公司,中行、建行、農行也處於全國上市公司賺錢榜的前四,形勢沒有任何變化。

馬雲說要改變銀行,2020年了,銀行沒被改變,支付寶卻被銀行改變

那麼銀行有沒有變化呢?

肯定有,但不是被互聯網金融改變的,我們可以看到主要變化如下:一是各銀行內部跨區域取現、轉賬不要手續費了,這是因為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實現了新的賬戶制度,一個人在一家銀行只能擁有一張一類卡;二是手機銀行轉賬不要手續費,這是銀行​為了推行手機銀行的使用,給予客戶的優惠政策;三是製造業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利率下降了,這是因為我國市場利率一直在下滑,國家又鼓勵銀行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使得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四是存款利率上升了,這是因為銀行之間的競爭太激烈,全國有四千多家銀行法人機構,我們發現很多銀行的活期結構性存款、活期理財的收益率高於餘額寶利率。

馬雲說要改變銀行,2020年了,銀行沒被改變,支付寶卻被銀行改變

那麼為什麼說支付寶、餘額寶又被銀行改變了呢?

以前餘額寶的提​現​和轉賬不需要手續費,現在改為收取手續費率,因為和銀行的結算必須支付手續費,螞蟻金服公司難以承擔如此高額的費用,故而只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以前支付寶的靜態收款二維碼沒有收款上限,2018年後設置了單日500元的上限, 過了沒多久,第三方銀行代扣通道也全部關閉了,意味著使用支付寶不能直接通過綁定的銀行卡或者信用卡進行付款。

以前餘額寶的限額是100萬,慢慢變成25萬,再縮減到10萬,最終定格在了2萬元,餘額寶的收益和銀行產品相比也毫無優勢,甚至還不如銀行存款,這也是這兩年餘額寶規模下降的原因。

馬雲說要改變銀行,2020年了,銀行沒被改變,支付寶卻被銀行改變

與此同時,銀行的相關業務卻依然在進步,大力開發掃碼收款,限額也比支付寶高很多,關鍵是手續費也更低,銀行的活期結構性存款、理財也基本不設上限,想買多少就可以買多少,通過銀行網銀、手機銀行轉賬也免除手續費,優勢相當明顯。當然這些和支付寶、餘額寶的發展沒有多大的關係。

所以我們看到,銀行一直在按照自己的道路在前進,而支付寶、餘額寶卻被銀行給改變了,不得不說,銀行才是金融領域的終極霸主,要改變銀行,只能從銀行內部開始,純粹的互聯網金融想要撼動銀行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