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英国媒体bbc通过长达56年记录英国14位孩子,从出生到56岁的每七年的一个变化,这部纪录片从1956年开始拍摄,以非常直观和翔实的方式,记录了人生的七年之变。名为《人生七年》。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这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纪录片。它耗费半个世纪取材、拍摄、制作,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拍摄每个人物的意义。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影片中跟踪56年的主人公


《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目前为止共有8部。通过记录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揭秘了影响人一生的几个因素。


一、原生家庭的社会阶级将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影片中有介绍来自富裕家庭的三兄弟,7岁的查尔斯、安德鲁、约翰,他们在私立学校上学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每天有着规律的作息,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所中学,进入牛津剑桥然后成为社会精英。每天阅读《金融报》、《观察家》、《泰晤士报》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富家子弟安德鲁


工人阶级出生的三个女孩却显得轻松自由多了,她们课余时间去学跳舞,7岁的女孩子们,会凑在一起谈论喜欢的男孩,兴高采烈地讨论以后要生几个孩子,幻想未来生活的景象。

而贫民窟出生的三个孩子,有的在孤儿院长大,他们甚至谈不上理想,想见自己的爸爸,当驯马师赚钱,每天少挨饿,吃饱饭,喜欢与人打架

日本作家树上春树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疗愈童年”。从以上三个阶层的家庭的小孩,从小时候就受到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而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虽然家庭环境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条件去达成目标,但是它确是孩子幼年时起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则是提供这个环境的主要人物。


二、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父母的引导下, 金钱帮助孩子有了更多了解大千世界的机会,但精神层面的耳濡目染比物质更为深远。

从小富家三兄弟就了解社会竞争,懂得合理规划。这些孩子更早掌握了出类拔萃的诀窍,一直走在求学路上的他们,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成为电视制作人,过着上层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

中下层的孩子们并不懂得教育的意义,打架是他们最大的娱乐,对未来没什么打算,梦想就是少挨打,不挨饿。他们随意地辍学,早早地进入社会,经历了辍学、早婚、多子、失业等等底层命运。

步入中年,那些因各种原因放弃求学的采访者,多数会感慨上学时如果好好学习,就不至于为生活所迫,延长退休,靠政府救济金为生,也会有更好的出路。

出生家庭的优越使得富家兄弟从小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教育机会,让他们更早的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甩别人几条街。而中下层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从小接触的环境与富人家庭不可同日可语,孩子间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

富家三兄弟之一的安德鲁,在镜头前说:“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面对阶级差异产生的成长壁垒,在这14人中有一位名叫Nick的幸运儿,作为所有人物中,唯一一个从底层实现阶级跨越的案例,他既是打破阶级壁垒的特例,也是教育改变人生最好的例证。

镜头前的Nick并不其他孩子那般引人注意,他出生在乡村,每天需要走3英里的路去上学,从小缺少与社会的互动显得十分害羞。

14岁时的他一直把脑袋埋起来回避镜头,厚厚的玻璃眼镜下,还满是对未来的忧愁和迷茫。然而,教育正在逐渐让他改变。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镜头前的Nick


一开始,在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绘本里,丰富的色彩和有趣的故事,唤起了Neck对科学的兴趣。

一天,趁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航天知识,老师热情地鼓励Neck说:“你平时那么爱看书,一定很了解飞机的东西”。

老师不经意的话语,却让Neck感受到了信任与鼓励,从此越发痴迷各式各样的科技书籍,用心专研科学知识。他说,是这位老师的引导促使他进入了科学的大门。

21岁那年Nick顺利考入了牛津大学就读物理系。28岁时,因为英国紧缩学校经费,于是移民美国做核电研究,并来到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书。

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当一个人拥有了知识,他的视野变得开阔,他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他可以轻松地发现限制他的天花板也就只有方寸大,向前走一段,头顶就是广阔的天空。


三、通往幸福的关键是孩子良好性格

除了阶层和教育,而在教育与阶级之外,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便是性格

还记得工人阶层三姐妹中的Sue么,和她的另外两位朋友一样,成年后的她们遭遇了贫穷、离婚与单亲的苦难。

但不同于其他两位Jackie和Lynn一脸严肃,满腹恼骚地抱怨,Sue总是带着乐观的心态,她珍惜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同时也积极寻找机会提升自己。

年轻时,她为孩子的成长牺牲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工作机会,但孩子也在她困难时给予了很多希望。

家庭的原因让她没有上过大学,但通过努力Sue找到了大学管理员的职位,在校园中工作。孩子成年后,她又重拾舞台剧、唱歌的爱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自信乐观的性格让她平凡的人生闪亮着耀眼的光彩。

最后,我们看到Sue越活越美,事业爱情双丰收。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7岁-49岁的Sue

而Sue的东区朋友Lynn,7岁是的他可以说是几个女孩中天真烂漫的一位。

但当她14岁时,已不想直面镜头。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19岁那年,Lynn就结了婚,然而婚姻生活并没有为她带来更多的改变。21岁时,Lynn做了流动图书馆的管理员,但图书也没有维持她淡然优雅的气质,她对很多事情不满,认为这个国家的教育一败涂地,脸色也越来越差。

再往后,你会发现Lynn是所有人物中老得最迅速的,35岁的她就有了一张完全苍老的脸。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再然后,她开始被疾病缠绕,她早早接纳了自己的命运而不做更多的争取。再往后去,伴随着脸色的惨不忍睹,她有了更多的疾病,2014年,她因病离开了,刚刚58岁。


BBC 56年追踪14个孩子,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良好性格往往是在于父母的从小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若父母整天都是负能量,老是今天抱怨这个,明天抱怨那个,不从自身寻找原因,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外部人或环境,怎么能培养出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呢?

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的家庭环境,想必孩子一定很喜欢和父母待一起,有什么心思烦恼都会跟父母沟通,因为他们相信父母一定可以帮他们找到解决方法,帮助他们更好的面对人生各种问题,这种充满信任的关系对做父母的也是一种滋养,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的亲密亲子关系,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跟别人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BBC的这部《人生七年》巨作从阶层,教育和性格三方面面揭示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起跑线不是家财万贯的金钱,也不是报各种早教班,父母的眼界、格局、能力和人脉,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父母的见识和格局和日常生活的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父母营造的一个充满爱的和谐环境,父母的情绪平和,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社会能力的积极向上的引导等等,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养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