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打同一個人,為什麼實力相當的葉問和萬會長結局相反?

葉問電影系列中,只有三個人跟葉問打成平手,香港的洪師傅,泰森,還有一個就是《葉問4》中的唐人街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太極拳宗師,兩人在電影中一共有兩次交手,第一次是葉問前往中華總會拜訪,兩人就李小龍用中國武術的名義教外國人功夫一事產生分歧,在茶桌上比試內力,當著眾人面把桌上旋轉玻璃震碎,可以看做是一個平手。

第二次是在萬宗華家中,兩人比試武藝,基本上相持不下,雖然葉問是一隻手受傷,頗有大師風範的萬會長也讓出一隻手,比武被突如其來的地震中斷,因此也就沒有分出勝負,也看出兩人的功夫伯仲之間,難分高下。

葉問4:打同一個人,為什麼實力相當的葉問和萬會長結局相反?

但是跟美國軍官巴頓的較量中,萬宗華一隻腿被折斷,若非華裔軍官赫文出面制止,很可能會被殘暴得種族主義者巴頓亂拳打死。然而葉問卻能夠將巴頓擊倒在地,毫無招架之力,相信看過電影的人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

但是心裡肯定會說,主角光環嘛,太常見了。主角光環的因素肯定是有的,這裡想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一下這個疑問,其實是有合理的一面在。

萬宗華生性保守謹慎,奉行一個忍字,尤其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體現非常明顯,即便是被欺負也要隱忍,生長在華人備受歧視的美國,這可能是萬宗華從小學會的生存哲學,委曲求全,退一步海闊天空,尤其是創立中華總會擔起保護同胞職責時,更是需要顧全大局。這一點似乎跟《葉問2》中的洪師傅頗為相似,但是他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底線就是民族榮辱,涉及中國人尊嚴和中國武術的聲譽的衝突時,這種積蓄的憤怒就爆發出來。

葉問4:打同一個人,為什麼實力相當的葉問和萬會長結局相反?


所以,萬宗華一是輸在心態上,急於求勝,我們看電影多了總結經驗說,高手對決往往先出手的一方會輸,也是有道理的,先出手者容易露出破綻,也是心浮的表現,萬宗華就犯了這一大忌,開始時出手犀利佔了上風。但是很快被巴頓找到防守薄弱點,直接擊倒在地。

而葉問一向是有不平則鳴,對日本軍官,對洪師傅,對拳王龍捲風和泰森,幾乎是從來沒有跟任何人低頭過,講不通就打,武功高強沒有輸過,無力不能解決的時候就會有朋友幫助,為人仗義寬厚人緣好。此次也不例外,看不慣就站出來打,先是在中秋晚會上把空手道教練打成沙袋,而後是為萬宗華報仇,也是為中國功夫正名,單身闖美國軍營。

想法簡單,沒有思想包袱,打得氣定神閒,遊刃有餘,即便是開局失利受傷,也很快能夠調整過來。

另一方面,兩人相比,萬宗華比較保守封閉,不願意跟外界交流,而葉問是身經百戰,九死一生過來的,什麼樣的厲害對手都交手過,並且都能夠險中求勝,既能把握分寸,又能務必取勝,收放自如,這是勝在經驗上。

葉問4:打同一個人,為什麼實力相當的葉問和萬會長結局相反?

所以,保持開放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持續在與外界的競爭中不斷迭代更新,保持身體和思維的活躍度,在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時,才能從容應對,避免陷入無法挽回的絕望境地,最終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