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期盼已久的石油價格戰結束,美國終於可以喘口氣了。4月13日凌晨,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宣佈,歐佩克+的各產油國達成了石油減產協議。根據協議,5月和6月進行第一階段減產,日均減產970萬桶;7月至年底為第二階段,減產規模將下調至每日770萬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為第三階段,減產規模繼續下調至每日580萬桶。這也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石油減產協議。

此外,由沙特和俄羅斯組成的歐佩克+還收穫了一個額外成果——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等美洲國家不屬於OPEC+石油聯盟,但這3國願意共同減產石油370萬桶/日,以緩解全球原油過剩。

此前,由於沙特發起石油價格戰,國際油價一度暴跌30%,直至跌到現在20多美元的水平,這損害了許多石油生產國的經濟利益,尤其是石油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如今,石油減產協議的達成,意味著產油國之間的鬥爭暫時停止,同時也將避免國際油價加速"自由落體"。

消息傳出後,作為國際兩大油價定價基準,美國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在開盤時分別大漲8%和5%。然而,短暫的上攻並未持續,當天悉數回吐了之前的漲幅,油價仍然低迷。那麼,國際油價為何反應"冷淡"呢?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1、全球需求暴跌遠超預期,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

在搞懂油價之前,先來回顧一下近期的國際石油大戰。2016年,由沙特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達成了為期3年的石油減產協議,該協議將於今年3月底到期,原本沙特希望與俄羅斯達成新一輪協議,並要求提高石油減產的規模,但俄羅斯以美國很可能趁機搶奪市場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

隨後,沙特單方面打響了石油價格戰,不僅將石油售價的折扣達到近20年來最大,還命令油企大規模增產,導致國際油價大跌。隨後俄羅斯堅持不退讓,更是讓油價跌跌不休。從互不相讓,到重新在談判桌坐下,兩國的態度為何發生巨大轉變?

  • 沙俄難以承受石油收入減少

打價格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如果油價長期處在每桶20~30美元的水平,那麼沙特和俄羅斯的經濟和財政都要面臨許多壓力。

石油開採成本僅不足每桶10美元(俄羅斯為每桶20美元左右),是這次沙特敢於發起石油價格戰的重要底氣。但沙特的經濟結構單一,能源產業收入佔財政收入的2/3,再加上向社會發放高福利待遇,沙特維持財政收支平衡所需要的油價至少達到每桶80美元。繼續打價格戰,會給沙特的財政帶來持續虧空的壓力。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相比沙特,俄羅斯的財政收入對能源行業的依賴沒有嚴重,依賴度為35%。但目前俄羅斯的財政已經面臨困境。據俄羅斯財政部介紹,今年1至2月,俄羅斯動用了儲備基金,來應對預算赤字激增的財政困境。今年1月,俄羅斯承諾2020年要增加社會支出來提高居民收入,如今石油收入大幅減少的預期,將打亂俄羅斯的計劃。

雪上加霜的是,最近疫情形勢突變,給俄羅斯的經濟蒙上了新的陰影。日前俄羅斯的疫情形勢越發嚴峻,累計確診患者從3月初的僅有10例,到現在的破萬,估計還可能繼續上升。可以說,與之前相比,俄羅斯與沙特休戰的意願增強了許多。

  • 全球石油需求暴跌遠超想象

與沙特當時打價格戰不同,如今全球疫情處於大爆發階段,全球疫情擴散已經嚴重影響了石油消費需求。3月8日,全球的累計確診患者數量超過10萬例,但現在,這一數字已突破190萬例。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4日11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920618例。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疫情加劇導致全球生產和消費活動備受打擊,石油的消費量也大幅減少。據歐佩克等多家機構的普遍預計,疫情將減少全球2000~2500萬桶/日的原油需求,有機構甚至需求最多將減少三分之一,也就是超過3000萬桶/日。

與此同時,基於低油價,全球許多國家也在買入石油囤積,導致全球原油存儲空間加速消耗,甚至將無處存放石油。

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測,2020上半年,全球原油庫存將增加18億桶,但剩餘的儲油空間為16億桶,這意味著3個月後,全球將無處存放石油。對於沙特和俄羅斯而言,如果繼續增產石油,那麼這將嚴重破壞後續的石油市場平衡,最終損害的是自己的經濟利益,因此無論如何都需要實施石油減產。

  • 美國同意一起減產石油

得益於石油開採技術的突破,自2008年以來,美國發起了頁岩油能源革命,不顧一切大幅增產頁岩油,與沙特和俄羅斯公開爭搶石油市場份額,哪怕國際油價下跌也是如此,這讓它們感到不滿。今年3月,俄羅斯遲遲不願達成石油減產協議,主要原因就是擔心美國再次爭搶市場。有分析還認為,沙特這次發起石油價格戰的目的是,迫使美國也加入到減產行動中,以保證石油市場競爭格局的穩定。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在國際油價大跌的背景下,美國石油行業飽受煎熬,已陷入"邊生產邊虧損"的困境。根據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指出,當油價達到每桶51美元時,美國頁岩油企業才能為其今年的資本支出預算提供資金並償還債務。由於扛不住本輪油價暴跌,4月1日,美國惠廷石油成為了首個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油企。

而這只是開始,因為美國油氣公司本身還揹負大量快到期的鉅額債務。根據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統計,在未來4年,北美地區的油氣公司面臨2000億美元的到期債務,其中僅2020年的到期額就高達400億美元。如果油價繼續大跌,美國的石油行業將可能迎來裁員潮和倒閉潮。

顯然,美國不願看到這一幕,也坐不住了。3月19日,美國公開表態可能干預石油價格戰,隨後還與沙特、俄羅斯等國家進行密切溝通,希望它們能坐下談判。最後,在美國的插手之下,沙特和俄羅斯同意了石油減產協議,而美國也做出承諾,與美洲各國一道參與到石油減產行動中。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對於俄羅斯和沙特而言,作為第一大產油國,美國願意做出減產的退讓,無疑是個積極的局面,不僅能夠暫時維持原油市場"三國殺"的局面,還能夠確保油價不會因為美國而波動。

2、執行減產協議面臨兩大風險,國際油價難言"觸底"

儘管各大產油國通過集體減產行動避免全球石油產量繼續大幅攀升,並照顧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但這不足以支撐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前文提到過,在疫情的衝擊下,

全球原油需求可能減少2000~2500萬桶/日,如今OPEC+加上美洲產油國的減產幅度遠未達到這個水平,這意味著國際油價難言觸底。

著名國際投行高盛在第一時間發佈報告指出,歐佩克+的減產協議雖然是"歷史性"的,但"減產規模不足",預計油價將在未來數週內進一步下跌。國際油價疲軟的表現,也給出了悲觀態度。截至4月13日(達成減產協議的當天)收盤,美國WTI原油5月期貨收於每桶22.41美元,跌幅1.54%;布倫特原油6月期貨收於每桶31.74月,漲幅僅為0.83%。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事實上,歐佩克+達成的石油減產協議還存在著一些影響執行效果的風險,這也讓其給原油的價格走勢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具體來看,包括以下2個方面。

墨西哥搖擺不定的態度。在達成石油減產協議前,曾出現一個小插曲,墨西哥原本需要減產40萬桶/日,但墨西哥拒絕了這一要求,堅持表示只願意減產10萬桶/天,因為減產與墨西哥執行擴大原油產量的方針政策背道而馳。最後,俄羅斯和沙特只得做出了讓步,同意了墨西哥的10萬桶/天的減產要求。

而且,石油減產協議的執行,還可能面臨墨西哥的退出挑戰。據美媒報道,在早前的歐佩克+會議上,墨西哥曾表示,將在未來兩個月,重新考慮是否繼續留在歐佩克+內。而這一決定將影響到石油減產協議能否持續下去。倘若墨西哥退出歐佩克+,那麼減產協議很可能被迫"流產"。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油價卻仍然低迷!背後或面臨2個風險

另一方面,就是減產協議的執行力度到底如何,尚不夠預見。在短期之內,這一減產協議迅速達成,看上去更像是短期解決方案的嘗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就認為,從歷史上看,歐佩克組織缺乏監督機制,在執行減產方面公信力低;作為非正式組織,歐佩克+更是存在先天性不足的問題。對於歐佩克+達成的減產協議,市場也是抱有很大的懷疑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石油減產協議達成後,4月13日,沙特繼續調低賣往主要市場的石油售價,將賣向亞洲(含中國)的原油定價下調每桶2.95~5.50美元;將賣向地中海的原油價格下調了每桶0.70~4.50美元。

不難看到,由沙特和俄羅斯主導的歐佩克+石油減產協議,只是為了延緩全球石油庫存用完的尷尬境地,遠遠無法抵消疫情造成的全球原油需求快速下降,這也意味著全球原油市場嚴重供過於求的矛盾依舊突出。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就認為,減產石油970萬桶/日的措施不會阻止未來幾個月石油庫存急劇增加,國際油價仍然面臨下跌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