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罗马,帝国无疆,BBC携顶级史学家带观众领略罗马帝国兴衰史

有个很著名的词,大家应该都听过——帝国主义,Imperialism,这个词的来源就是罗马帝国。而罗马,也是人类社会第一个帝国。这部BBC纪录片,讲述的就是罗马帝国的故事。

终极罗马,帝国无疆,BBC携顶级史学家带观众领略罗马帝国兴衰史

帝国(Imperial)和王国(Kingdom)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帝国是有扩张属性的。所以历史上凡是以帝国标榜的,拿破仑时期的法兰西帝国,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甚至于大清帝国,其发展的黄金时期,都是有版图扩张ideology侵略属性的。

终极罗马,帝国无疆,BBC携顶级史学家带观众领略罗马帝国兴衰史

所以这部纪录片第一集,讲的是罗马帝国的扩张,也就是帝国主义的核心属性——Conquer。罗马城传闻是由一对喝狼奶的兄弟Remus and Romules建立的,所以罗马的基因就是带着狼性的,而这对兄弟在建立罗马之后,也因权力斗争互相残杀而死。正是In the game of throne, 赢者王,输者死。当时意大利和希腊有很多城邦国,罗马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大一统之国,能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无非是远交近攻的那一套在地中海区域独创的外交手法。罗马帝国的疆域是史无前例的,从罗马城到意大利,到希腊,亚细亚,近东,埃及,再到北非、西拔牙、英国。而疆域扩张的同时,帝国权力中枢的斗争也传承了Remus and Romules的经典传统——斗得你死我活。从Remus和Romules开始,到Alexander,Ceasure, Octavia,再到Constantine,从共和国,到帝国。

讲完了政治就是经济,第二集讲的是这个辽阔帝国的复杂产业,管中窥豹一般,从橄榄油和银矿两类产业链,叙述了罗马帝国不同疆域之间协作生产的故事,而在繁荣的背后,是帝国征服所带来的奴隶们黑暗悲惨的生活。

终极罗马,帝国无疆,BBC携顶级史学家带观众领略罗马帝国兴衰史

第三集和第四集讲的是ideology的变化,比较有意思的是,从希腊和土耳其的几处遗迹,说明了罗马的公民制度与多神教的特征,这一套是罗马体系的意识形态输出是如何与帝国的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罗马的神,是怎样变成了古希腊的神,是怎样变成了古埃及的神。著名电影埃及艳后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埃及艳后Cleopatra和凯撒结婚的时候,Cleopatra是埃及的Isis女神,而凯撒也成为了埃及的神,罗马的文化有着包容四海的属性,这背后就是多神教的意识形态。

终极罗马,帝国无疆,BBC携顶级史学家带观众领略罗马帝国兴衰史

有了第三集中罗马帝国多神教的铺垫,那就可以引出罗马帝国的衰亡了。罗马帝国的衰亡,伴随着多神教到单神教的变化,从反对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变成了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再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帝国,最后到了君士坦丁堡被围城被攻陷。不过在她的观点中,只要我们都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罗马帝国就不曾衰亡(这对于中国人好像是个问号)。多神教与单神教的区别,说实话作为一个是个庙都可以烧根香拜一拜的中国人,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但这里讲的区别就很大了。基督教作为一种禁止多偶像崇拜的宗教,确实对于传统罗马/古希腊松散的多神崇拜的宗教而言,会为信徒带来不一样的团体凝聚力和认同感。而罗马帝国在三世纪后,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导致的经济下滑,给与了基督教散播的空间。使得基督教作为原本在约旦河西岸传播的一种宗教,逐渐变成了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国教。这也似乎是一个莫大的历史轮回,罗马在征服约旦河西岸的过程中,在十字架上钉死了原住民反对派领袖耶稣,罗马帝国作为一种多神教的政府,最初也未曾干预基督教的传教,可没预料到最后变成了基督教之国,还被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灭了国。

终极罗马,帝国无疆,BBC携顶级史学家带观众领略罗马帝国兴衰史

笔者看此片之前并不认识此片的主持人Mary Beard,但是看了之后感觉很惊艳,整个叙事的框架充满着大局观,却又带有微观视角及人文主义的关怀。片中金句迭出,譬如They make a deseart, and they call it peace,这样的水平,不像是普通的电视台制片/编剧能写出来的。搜了一下,果然不同凡响,主持人Mary Beard是现在英国顶尖的历史学教授,前几年获得了爵士封号。如果把剧本改写成为一本历史学的科普书,也会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