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摄影,你是否也犯过这“七宗罪”?

当你看到文章的标题时,别慌,取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可不是说如果犯了这些毛病,就真的罪不可恕了。之所以用它来命名,是为了加深记忆。下次出门旅行时,一想到这个名字,便能立刻回忆起这七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效避免再犯同样的毛病。


01


一种模式,拍摄到底


旅行摄影,你是否也犯过这“七宗罪”?

很多旅行摄影爱好者都习惯将相机的模式转盘固定在一个挡位,从头拍到尾。做人“从一而终”是好的,可用在摄影上就不太合适了。相机厂商设计的每一种拍摄模式,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不同的题材,应该选用不同的模式来拍摄。


02


不察光线,盲目自拍


旅行摄影,你是否也犯过这“七宗罪”?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拍摄前若不仔细观察光线条件,盲目拍摄,就像是“懒人种菜”,拍摄出来的结果只能“靠天收”。


观察光线,首先是确定光线的性质。晴天光线硬朗明快,阴天光线灰暗低沉;中午光线强烈直接,清晨和黄昏光线均匀柔和。这些区别,会让拍摄出来的照片具有完全不同的调性。最后,还要预判光线的变化。再等一会儿,光线会不会变得更好?常问这个问题,会让自己对光线的观察和理解更加成熟。


03


构图死板,错过佳片


旅行摄影,你是否也犯过这“七宗罪”?

旅行时,害怕精彩的瞬间稍纵即逝,总是想尽快按下快门,仿佛只有把眼前的景色放进相机里,它才不会跑掉一般。仔细浏览一遍,会发现这些着急拍摄的图片,基本都是采用中心构图法,即把拍摄对象放在画面中央进行拍摄,这种构图方法虽然不会出错,但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它,也会显得特别单调。


04


器材贪多,徒增负重


旅行摄影,你是否也犯过这“七宗罪”?


出发前,纠结该带哪些器材去旅行,最后还是那句传统名言战胜了理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器材还是都带上的好。


接下来的场景便是独自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徒步在登山路上,游荡于古镇街头,一走就是一整天,那“酸爽”的感觉,真是谁背谁知道。


关于器材的选择,前文已有叙述,这里重申一点,旅行和摄影一定要达到平衡,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旅行带来的愉快、摄影带来的充实,所谓平衡就是取舍,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得好嘛:器材虽好,可不要贪“背”哟。


05


不做计划,临时抓瞎


旅行摄影,你是否也犯过这“七宗罪”?


出发前不做拍摄计划,到了当地才发现,这个没准备,那个也没带,看别人拍得风生水起,自己却只能干瞪眼。对于旅行摄影爱好者来说,这种情况必须坚决避免,毕竟很多国外旅行地来一次不容易,如果仅仅是因为自己事先没做好调研,就失去了拍摄机会,那真是一种奢侈的浪费。


06


过于矜持,不敢交流


在异国他乡旅行,被当地的文化风俗吸引,想拍摄纪实图片,可又害怕对方拒绝,因此迟迟不敢上前交流,对于咱们含蓄的东方人来说,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换一种角度思考。如果你在街上遇到一个“老外”,正因为迷路而四下踌躇,急需帮助,你会因为他不是本国人而不愿意为他指路吗?相反,你会因为他是个外国人,出门在外不容易,反而更愿意帮助他,不是吗?同样的道理,当你在国外旅行时,当地人也会因为你来自“外面的世界”,而希望能与你有所接触。稍微主动一些,礼貌地问候,只要不打扰到他们的工作,拍摄的要求一般都不会遭到拒绝。


07


只顾拍摄,缺失人情


旅行摄影,你是否也犯过这“七宗罪”?


为了一张照片,不顾他人感受,每按下一次快门,只想看看拍到了什么,却不想自己留下了什么。我们去旅行,是为了拓展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我们带上相机去旅行,是为了记录下旅行的点滴,刻画出世界各地不同的风景和文化;我们希望留下的,是当地人对于我们的愉快记忆,而不是自私和冷漠的印象。在此,建议大家每按下一次快门,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不可只求一张“猎奇”的照片,而伤害了当地人朴素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