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跟誰學的香櫞(yuan)是誰?


做空跟誰學的香櫞(yuan)是誰?


作者 | 孫文敏


4月14日,跟誰學遭再次做空。


繼灰熊(Grizzly Research)做空跟誰學之後,香櫞(Citron Research)也發佈了跟誰學的做空報告。


香櫞稱,跟誰學誇大了高達70%的收入,應立即停止股票交易並展開內部調查。同時,這次發佈的36頁報告只是第一部分,更多的證據後續還會公佈。消息一出,跟誰學股價跌超8%。


香櫞甚至評價跟誰學:2011年以來中概股最大欺詐案。


陳向東深夜在朋友圈回應:如此無恥的報告。


01

做空機構香櫞是誰?


關於跟誰學的做空新聞比比皆是,《教培參考》更想先跟大家嘮一嘮:香櫞(yuan)是誰?


據香櫞的網站介紹,這是一家由猶太人安德魯·萊福特創辦,老闆員工就一人的小公司。


曾有人稱,安德魯·萊福特是一個早年曾經因僱主的不當行為被禁止進入期貨市場交易的華爾街怪胎。這家創立12年的小型機構,已發佈了150多份做空報告。在6年裡先後做空了20家中國概念股公司,比如大家的熟悉的360、恆大。


被稱為中概股獵殺“專業戶”的香櫞,很權威嗎?


從過往的做空案例來看,香櫞確實不懂中國企業!


2011年11月1日,香櫞將做空的槍口直指當時剛上市的奇虎360,報告稱360股價嚴重高估,隨即,360股價大幅下跌,跌幅超10%。


為此,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在微博上指責,香櫞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精心把一堆錯誤的概念和數據包裝,並對免費安全及瀏覽器模式進行歪曲。


同時業界也普遍質疑香櫞的報告中漏洞百出,且出現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清科研究中心的高級分析師張亞男評稱“香櫞沒有一條說服投資者做空360的理由。”


China Venture首席分析師李瑋棟也認為香櫞的做空報告缺乏邏輯性與可信度,並沒有對中國互聯網用戶和商業模式的深入理解分析,只是為了做空獲利。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更是在微博中表示:“上次獵殺展訊,結果展訊從8美元漲到27美元。這些公司水平實在可笑。”


無獨有偶,2012年6月21日,香櫞在自家的官網網站發表了一份關於恆大的做空報告,報告長達57頁,直指恆大無力償債,流動性將有嚴重困難。受此影響,恆大的股價一度急跌19.6%。


為此,恆大地產迅速組建了一支分析團隊,主要由普華永道的會計師和一些律師事務所人士組成,來應對這次危機。做空事件也引起了香港證監會的高度重視,調查發現,萊福特發表針對恆大地產做空報告有有失當行為,並對其展開研訊程序。


2016年8月,香港政府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裁定,指出香櫞的報告中使用了有誤導性且虛假的成分,最後,香櫞被判禁止參與香港市場5年,並被命令交出其沽空恆大股份而獲得的約160萬港元利潤。


02

香櫞質疑跟誰學“第一彈”


報告中指出跟誰學的很多疑點,主要質疑如下:


1、調查跟誰學(GSX.US)超過20%的課程,估算該公司2019年的收入被誇大了70%;


2、跟誰學大部分的學生並非來自下沉市場,原因是2020年Q1武漢和周邊地區貢獻了50%的學員;


3、“名師”並不出名,認為是跟誰學意識到自己在科技上的小小投入並不能讓故事更受歡迎,就把故事改成了“名師”方向;


4、跟誰學的課堂中存在“假學生”,該公司通過在微信群組中植入虛假學生用戶來誇大其收入,這是在一些相同的評論中發現的。


跟誰學也對香櫞的做空報告做了回應,主要信息如下:


1、香櫞稱對跟誰學財報做過嚴謹的調查,但在報告中,並沒有任何關於跟誰學“高途課堂”的數據,而在K12領域,高途課堂一直是跟誰學的主要收入來源。


2、香櫞似乎不太瞭解中國教育行業的細分賽道,在報告中,引用多個非教育類產品做參數,而並非教育類產品。


3、香櫞對於跟誰學K12業務一季度的收入統計中,也忽視了跟誰學的“高途課堂”。


這是第二家做空跟誰學,後續應該還會有。據瞭解,一些做空機構也是很認真的,比如去查跟誰學的發貨物流單,看和跟誰學的銷售人次是否匹配,可敬可敬!香櫞做空跟誰學的“第一彈”好像沒啥大料,但據說還有後續,《教培參考》也將持續關注。


03

相信陳向東,不代表看好跟誰學


不吹不黑,就事論事。


陳向東老師一直秉承“誠信”的價值觀經營企業,或許質疑造假確實冤枉了跟誰學。當然,真偽終會大白。暫且選擇相信陳老師。


但,相信陳老師,並不代表完全看好跟誰學。


相較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猿輔導等競爭對手,跟誰學優勢並不明顯。


第一,從營收規模來看,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猿輔導,是高於跟誰學的。以至於,行業會把跟誰學排到“第二梯隊”。


第二,從營銷獲客來看,作業幫和猿輔導都是“搜題工具”起家,有著天然的自有流量。具體來看,猿輔導不僅剛融了10億美元,還在瘋狂地廣告投放,戰略性地佈局低幼產品,這都將成為其競爭的優勢。學而思網校也有母品牌做背書,品牌性也自帶流量和溢價。


第三,流量紅利逐漸消失,靠此發家的跟誰學,亟需找到新的營銷利器。O2O時期,跟誰學依靠“全國代理商”,1年快速佈局到全國300多個城市。近兩年,跟誰學也在依靠“代理商”在微信等渠道瘋狂投放。目前來看,“營銷為王”跟誰學似乎遇到了“營銷瓶頸”。比如,就有十幾個跟誰學的代理商找到《教培參考》投放課程軟文,我們的讀者明顯不是家長學生。要麼是代理商調研水平太差,要麼是跟誰學過於營銷了。


和市場一起,期待跟誰學的答卷。


注:本文為教培校長參考原創,作者孫文敏。《教培校長參考》是垂直於教培領域的知識型媒體。宗旨是:讓教培校長不再孤獨,讓教培行業受人尊重。使命是:生產並分享教培乾貨,賦能併成就教培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