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家长会成了孩子的“受难日”,关于家长会,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在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蒋年年因成绩太差害怕被父母责怪,于是去菜市场花50块钱雇人冒充自己的爸爸来开家长会。

别让家长会成了孩子的“受难日”,关于家长会,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蒋年年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只为了应付一个家长会,可见家长会之于她来说,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她害怕父母知道她的成绩之后,后果远远比雇人来开家长会要严重的多。

除了蒋年年,恐怕还有不少孩子害怕开家长会,雇人是轻的,有的孩子还会为了逃避家长会而离家出走甚至做出更严重的事。

家长会设立的最初目的,是帮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促进家校沟通,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可是家长会正在逐渐脱离原本的目的,变成了孩子的“受难日”,尤其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孩子,家长会后小则一顿臭骂,大则引发家庭的血雨腥风,也难怪那么多孩子夸空心思想着如何应付家长会了。

可以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比较多,有的问题比较少,有的问题比较严重,有的问题比较轻微。

我见过一些家长,来不及回家就开始训斥孩子,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责怪。我只想说,这不是教育,这纯粹是发泄怒火。

如果这是良好的教育,如果一顿臭骂就能改掉孩子身上的毛病,那教育也太简单了。但现实往往相反,越是被责骂的孩子,毛病越多,成绩越差。

有时候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人生的走向。是走向康庄大道,还是走向阴郁黑暗,取决于发现问题之后,如何对待和解决。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是水到渠成般的流畅,是疏导,是指引,而不是把成长的重任让孩子独自承担。

别让家长会成了孩子的“受难日”,关于家长会,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1)以正面鼓励为主,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我从小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为此父母也没少操心,买了很多辅导书给我,可成绩总是不见起色,一直处在在中等水平。

有一次期中考试,我数学成绩又不太理想,只考了70多分,我感觉非常懊恼,而且期中考试完都要开家长会,老师和父母都会为我的数学成绩感到遗憾和失落吧。

家长会那天妈妈去了,我独自在家写作业,可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在琢磨老师会怎么跟妈妈说我的数学成绩,想象他们在一起提到我,会唉声叹气,会恨铁不成钢,我心里很自责。

可是没想到妈妈开开心心的回来了,还买了我最爱的蛋糕,说是我学习辛苦了,奖励给我的,这让我感觉很意外。

晚上实在没忍住,就主动问起来老师有没有说我什么。妈妈说:“老师一直夸你呢,说你懂事,学习又努力,数学虽然考的不太好,可是非常有潜力,她相信你会不断进步的!”

听了之后,我感觉不可思议,考的这么不好,老师竟然说我有潜力,说我一定会进步,那一瞬间心里充满了力量!我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的!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一直暗示自己,我可以的,老师都说了我有潜力,果然后来我的数学成绩不断进步,到了高中,我已经是理科第一名了。

在偶然的一次交谈中,妈妈才对我说出实情,她说,老师当时其实说我数学一直不好,让妈妈给我请家教,把数学补上来,否则这样下去会拖其他科目的后腿,太可惜了。

妈妈回来的路上左思右想,她觉得平时说我的数学问题已经够多了,我心里本来就很自责了,这次回来再说我一顿,那么“数学学不好”就成为我的标签了,标签一旦在我心里定型,再摆脱就很难了。

于是妈妈回来故意不提家长会的事,还给我买了蛋糕,并且说老师说我有潜力,这样才能激发我的自信心,后来我的表现证明了她的做法是对的。

最高级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是细节的教育,是细水长流的教育,是防患于未然的教育。

发现问题之后,不应粗暴强硬的指责,不是随便给孩子“贴标签”,而应该和孩子做深入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把批评变成鼓励,激发孩子的信心,才能激励孩子健康良性成长。

别让家长会成了孩子的“受难日”,关于家长会,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2)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选择权

在家长会上还有一个问题是老师喜欢反应给家长的,那就是早恋问题。

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比较早熟,像我所在的小学,到了五六年级就有孩子开始写“情书”了。

有的家长听到孩子早恋,简直如临大敌,恨不得给孩子转学,让两个孩子绝交,认为这样才能让孩子专心学习,才能不“学坏”。

其实,早恋哪有那么可怕,“早恋”只不过是以成人的视角起的名字,在孩子看来,那份感情干净纯粹的如阳春白雪。

如果大人如对付洪水猛兽一样对付孩子的“早恋”,那真的会把孩子逼成洪水猛兽。

有个亲戚的孩子,是个女孩儿,开家长会时,老师提醒她妈妈说,她和另一个男孩走的比较近,让家长注意一下,不要影响学习。

回家之后,她就勒令女儿不准再跟那个男孩儿交往,说如果知道他们在一起,就打断她的腿。

这让女孩儿又气又恼,本来纯粹的同学关系,因为家长和老师的阻挠,两个郁闷的孩子经常互相倾诉心声,反而加速了他们之间的好感。

有一次放学接孩子,她发现他们一同走出校园,回家之后就气急败坏的狠狠揍了女儿一顿。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两个孩子竟然私奔了!

两家人都急坏了,虽然最后孩子们找到了,但仍让人后怕无穷,要是被别有用心的带走了,父母多伤心!

同时这也给双方家长敲响了警钟,本来就是简单纯粹的同学关系,就像女孩儿也有同性朋友一样,为什么不能交异性朋友呢?

平时可以像聊天一样,问问孩子喜欢哪个同学,喜欢他身上什么特点,多向对方学习。简简单单的关系,纯洁懵懂的好感,哪来的那么复杂的揣测呢?

只要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孩子树立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孩子自己就会懂得分寸,过分的干预孩子的交友,反而激发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所以不管是早恋问题也好,还是其他问题也好,给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让孩子自己作出选择,并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向学习,只有自己变得更优秀了,才能配得上喜欢的人。

别让家长会成了孩子的“受难日”,关于家长会,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3)不能唯老师是从,要有质疑精神

我们总是对孩子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可以和老师顶嘴。”老师的权威形象在孩子心里一次又一次加强,在他们心里,只要老师说的话做的事,就一定是对的。

并且,不管老师和父母说了什么,父母总是第一时间相信老师并深信不疑。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即使是权威人士,我们也不能一味灌输孩子服从权威的思想。

我外甥今年刚上一年级,前段时间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外甥一直表现优异,她妈妈非常注重孩子学习及品德方面的教育,老师们经常夸他学习好又懂事。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数学老师说他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完成作业,还跟老师顶嘴。这让他妈妈很紧张,因为孩子学习成绩是其次,学习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并且不完成作业不是他一贯的作风。

回家之后,她和颜悦色的跟孩子提起这件事,询问原因。外甥说:“数学老师动不动就罚写作业二十遍三十遍,明明我做对了,只因为其他同学写错了,就要全班同学抄二十遍,我觉得不公平,就每道题只写了一遍。”

听孩子这样说,我们也都陷入了深思,这真的是孩子的错吗?如果是正常合理的作业,相信孩子不会不完成的,而这种惩罚性的机械性的作业,并且用个别学生的错误惩罚全班同学,也难怪孩子会不愿意写了。

所以有时候可能并不是孩子的错,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客观公正的对待问题,告诉孩子老师并不是总是对的。

在《摔跤吧!爸爸》电影中,吉塔刚开始也对教练的教法深信不疑,因为教练是国家队的,而爸爸只是业余的,她因此还和爸爸产生了多次冲突。

后来经过无数次证明,他们发现还是爸爸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在爸爸的指导和训练下,最后吉塔终于夺得了冠军。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让孩子听话,成为一个有“奴性”思想的人,要教会孩子辨别是非,敢于质疑权威,做一个有判断力的人。

家长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家校沟通形式,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卢梭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不管是什么问题,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站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沟通,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别让家长会成了孩子的“受难日”,关于家长会,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