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73)為成長支付高價讓謝爾比後悔四十年

為成長支付高價讓謝爾比後悔四十年

謝爾比完成了很多非常出色的研究報告,當然也有少數判斷失誤的報告。當有人問及後者的時候,他回答到:“作為分析師應該記住那些所犯的錯誤,並從中汲取教訓。我從未忘記赫茲租車公司的案例,這家公司一上市就是熱門股,賣到了30倍到40倍市盈率。我當時給予它很高的評價。但事後看來,這是愚蠢的。這家公司的確還行,但是股價過於昂貴。”赫茲公司的大部分利潤來自於出售舊車,相比起租車業務,出售舊車業務很不穩定,因為舊車的價格波動幅度會很大。

他也忘不了雷諾茲鋁業公司,在推薦了這家公司的四十年之後,謝爾比依然後悔曾經在1960年的報告中推薦過這家公司。當時,雷諾茲鋁業與美國鋁業公司、加拿大鋁業、凱撒鋁業並稱“四大鋁業”,主導了世界鋁業市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鋁公司享受著它在業內的生產壟斷地位。

但是,美國政府為其創造了競爭對手,政府成立了制鋁工廠,並將其出售給雷諾茲公司和凱撒公司。為了增加新企業的生存幾率,政府為它們提供零息貸款,這種零息貸款被稱為“必需品證明”。同時,反壟斷行動迫使美鋁公司將其加拿大分公司分拆出來,成立加拿大鋁業公司,形成了鋁業四強的局面。

當時對於鋁的需求極為旺盛,所以這四家公司的生意都源源不斷,它們在朝鮮戰爭期間需要加班加點以完成訂單。

在謝爾比1960年5月寫的“鋁業調查”報告中,他注意到鋁業公司的運營成本非常昂貴,經過五十年代股市的蓬勃上漲行情之後,這些公司的股價也變得昂貴(市盈率從25倍到40倍)。但是,他漠視了這些問題的存在,基於鋁業的光明前景,他給予了買入建議。他告訴華爾街人士:“當前市場上對於目前盈利的高估值,從長遠而言是有道理的。”

他所喜歡的雷諾茲鋁業公司,其股價始終低於1956年的高點。對於該公司位於弗吉尼亞州列治文市總部的訪問,讓謝爾比倍感興奮。他和他的分析師同行參觀了公司巨大的展示廳,展廳裡堆放著與實物同樣大小的產品模型,從地面到天花板,據說“用不了多久,這些東西都可以用鋁材製作出來”。從小汽車到傢俱、從火車頭到橋樑,都可以用這種輕型金屬製造。公司還說,航空業對於鋁製品也存在著巨大潛在需求。

謝爾比回到辦公室,奮筆疾書,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回顧,並大力推薦當時已經40倍市盈率的雷諾茲鋁業。他估計未來每三年公司盈利可以翻一番,這樣,一個看起來昂貴的東西就變成了令人尖叫的便宜貨。他認為,這是一隻完美的成長股。畢竟,雷諾茲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

(連載73)為成長支付高價讓謝爾比後悔四十年


這是一個典型的謝爾比進行公司實地調研、與管理層交談,反而令其誤入歧途的反面案例。當他在列治文感嘆於站展示廳裡巨大的模型時,在公司的庫房裡,積壓的鋁製品堆積如山。沒有分析師注意到這個情況,因為庫房不在他們的參觀範圍之列。

儘管鋁的新用途激動人心,但供給遠遠大於需求。於是,產品價格下跌,利潤驟降,股價更是如同蹦極一樣墜落。直到四十年之後,雷諾茲鋁業以及其他金屬類公司的股票價格,比艾森豪威爾還是總統時、約翰尼·馬蒂斯還是青年偶像時還要低。謝爾比親眼見證了為“成長”支付高價格的危險。這也讓他意識到,一般而言,公司管理層會強調公司積極正面的一面,而忽略消極負面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