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如何进入学习与工作的最佳状态》阅读札记三

“21步法”养成好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1天的21个小窍门

培养一个新的习惯需要多久?传统观念认为,如果我们能在21天里把一件事每天重复一遍,就能养成好习惯。

窍门1:将整个计划写下来

晚上9点15分:把电视、电脑、电话、苹果平板电脑等所有带屏幕的设备关掉(以防晚上处于兴奋状态,大半夜还睡不着)。

上床前:把运动服、运动鞋、心率监测器、耳机,还有能固定手机的臂环放在床边的椅子上。

晚上10点(如果第二天孩子要上学):把灯关掉!也许是养成习惯了吧,我一般一关灯就能马上睡着。

8小时之后:闹钟铃响,这就是我整个早间流程的触发因素。在洗手间快速洗漱之后,我会套上运动服,然后冥想7~20分钟。

早上6点20分:我会让狗狗布斯特出去放风(如果我在家的话),然后喝一杯水。

早上6点30分:我会开始进行“聊胜于无”的健身模式:15个俯卧撑,30个仰卧起坐,25个深蹲。这一套动作只需花费我几分钟的时间。最近,我常常会使用苹果手机的“7分锺锻炼”应用程序,用7分钟的时间进行一套包括12种高强度运动的动作。每逢周一、周三和周五,在7分锺锻炼之后,我还会跑步10分钟,慢走3分钟,再花3分钟的时间拉伸。在周二和周四,我会增加一到两套的7分钟运动套路。周六我会比平常稍微多跑一些,周日我会和朋友进行3英里的徒步旅行。

窍门2:找出小习惯

我的早间流程中包含了至少7个小习惯:起床、冥想、穿衣、锻炼、洗澡、吃早餐,以及打扫厨房。在这些小的习惯里面,还包含着几个更小的微习惯:比如刷牙和化妆的方法,以及我会趁着给孩子打早餐奶昔的空当吃维生素片。这其中的每个事项都有一个触发因素、一套靠自觉完成的行为习惯,以及不同形式的奖励。你现在具备哪些微习惯呢?又需要养成哪些小习惯呢?

窍门3:抛开野心

比如说,每次开始一个新的锻炼计划时,我都会自信过头:我会计划跑半程马拉松的距离而不是5 000米;明明一个月只能和教练见面1次,我却计划见面3次;原本每天做10分钟的拉伸和力量训练就足够了,我却计划做30分钟

窍门4:小习惯里的关键小习惯

晚上9点15分关闭所有电子设备,这就是一个确保我能在第二天进行晨间运动的关键小习惯。

窍门5:提前做好准备

在培养新习惯的时候,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判断成功有哪些关键因素,还要思考应该如何让自己克服遇到的困难。

窍门6:找出你的触发因素

有意识地为你的习惯指定一个触发因素:一个每当你想要触发习惯时都能保持同样状态的因素。比如,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响起的闹铃便是我晨间流程的触发因素。

窍门7:找到内在的奖励

我们渴望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算作奖励:一件毛衣、一个漂亮的纸杯蛋糕、导师的关注、成就感和积极情绪,等等。当大脑找到了潜在的奖励,便会释放出多巴胺这种能让情绪好转的神经递质。这些多巴胺会鼓励我们追寻奖励,让我们对挂在眼前的胡萝卜产生一种实实在在的渴求和热望。

窍门8:测量进度

培养习惯,测量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有测量,才有进步。

窍门9:避免自我懈怠

想要避免许可效应,我们就要把注意力放在目标和价值观上。

窍门10:锻炼意志力“肌肉”

我们的意志力或自控力即是骑象人。就像一块会疲劳的肌肉一样,自控力越用越疲劳。最终,骑象人累得昏昏欲睡,在巨大的野兽身上萎靡不振。而到了这时,大象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窍门11:尽量事先做好决策

当有限的意志力枯竭后,我们会倾向去做熟悉或简单的事,而不是尝试新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战胜这个大脑的陷阱。

首先,我们可以尽可能事先做好决策。例如确定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以及该带什么东西。因此,不要等到当天早晨快出发时再决定是驾车还是走路去上班,而是要在前一天晚上就确定好。

其次,布置好环境以支撑你的决策。例如,把你的工装鞋塞到背包的底部,把运动鞋放在门边。如果你动了开车的心思,就把车钥匙放在一个不方便拿取的位置,防止早上顺手去取。

最后,为自己制订一个面对挑战的详细计划。如果早起时有可能下雨,那就事先准备好要穿的蓝色雨披。

窍门12:自我安慰

在培养新习惯时,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大象占领主导地位之前,先找到能给自己带来慰藉的方式。

窍门13:小睡一会儿

睡眠之所以能帮助我们支撑起意志力,有两个简单的原因。

窍门15:别说“绝不”

摆在眼前的诱惑的确让人难以拒绝,但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不”,却往往导致诱惑更吸引人。不要告诉自己不能吃曲奇或不能看电视,你可以对自己说,如果想吃曲奇就过几个小时再吃一块,或者稍晚再回来看电视。然后,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吧!

窍门16:后援团的支持

俗话说得好,任何人都不应孤立于世,我们在培养新习惯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单枪匹马。因此,让那些懂你且支持你的人围绕在身边吧。这一点对于成功的关键作用,我如何强调也不为过。

窍门17:允许自己缓慢地进步

当你能够自觉地在冥想椅上坐下、登上跑步机或是在午餐时点一份沙拉后,你可以再往前慢慢挪一步——多冥想一分钟,多走30步,或是考虑把午餐后加了双份焦糖的玛奇朵换成含糖较少的拿铁。当你对这些习惯轻车熟路后,再继续加一些小的任务。

窍门18:预期(或大或小的)失败

比如说,在爬山的过程中,疏忽意味着被绊了一下,或是因被绊而摔倒。这可能会很疼,甚至让你想要放弃。而如果我们真的放弃了,那么疏忽就变成了堕落。我们务必要分清疏忽和彻头彻尾的堕落,还要对每次疏忽做出适当的反应。再说一次:一次疏忽甚至堕落并不能定乾坤,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反应。接下来的几个建议,会帮助你克服一些无可避免的疏忽和堕落。

窍门19:当心“管他呢”效应

•情绪不要太过激动,也不要陷入自我批判中,要原谅自己。提醒自己,疏忽是过程的一部分,对你的行为感到内疚和自责并不会对你未来的成功有什么益处。

•重新投入到自己的计划中(现在就做,莫等明天)。你为什么想做出这样的改变?这会给你带来什么益处?深呼吸几下,镇定地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标。

•为下次遇到类似的困难时制订一个计划。你的做法会有何不同?你从这次摔倒中学到了什么?这次遇到的哪些诱惑是可以剔除的?有没有哪个关键的小习惯是需要调整的?你是否处于压力之下?是否处于疲倦或饥饿的状态?如果是,下次该如何避免呢?

•尽快向“内阁”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助你回到正轨上。

窍门20:重新组合,修改调整,加倍投入

刚开始试着把锻炼身体塞进晨间流程中时,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每天,我都会对早餐的流程做出微调。比如说,我以为7个小时的睡眠就足够了,但连着三四天按下“稍后提醒”按钮后,我发现自己实在是太累了,需要早些关灯上床。之后,我本想着可以在睡前用苹果的平板电脑读书,但这也行不通,因为屏幕的亮光无法让我快速入眠。而早上附带的奖励也并不怎么诱人,直到我放弃了非要在跑步时聆听“有料”的东西——文学作品、新闻或是演讲的“需求”,转而让自己听一些“有趣”的东西——逗趣的回忆录和丹·布朗的小说。

窍门21:越挫越勇、重新开始

每天做什么事情会让你满心欢喜呢?什么习惯附带的奖励最大呢?或许,你和我一样爱好在黄昏时散步,那就将它作为第一个习惯去培养吧。

《好好生活——如何进入学习与工作的最佳状态》阅读札记三

《好好生活——如何进入学习与工作的最佳状态》阅读札记三

《好好生活——如何进入学习与工作的最佳状态》阅读札记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