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八坊十三巷”原来是这样的,临夏人都需要搞清楚!

八坊十三巷 这里不是江南古镇,却又它的风韵… 这里不是成都宽窄巷,却又它的灵气… 这里有着浓浓的乡愁, 有着浓浓的亲情、勃勃的生机… 这里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临夏八坊十三巷。

河州“八坊十三巷”原来是这样的,临夏人都需要搞清楚!

八坊十三巷建筑

临夏古称河州,河州尤以“八坊”最为著名,所以,“八坊”与“河州”同时成为临夏的别称。早在唐朝就有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国商人和宗教人士在八坊一带来往经商、传教和定居,逐步修建了伊斯兰教的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穆斯林聚居区,因此得名“八坊”,含有“教坊”和“番坊”之意。

河州“八坊十三巷”原来是这样的,临夏人都需要搞清楚!

巷内风景

知道河州的人,还会知道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而八坊 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元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河州“八坊十三巷”原来是这样的,临夏人都需要搞清楚!

回族人家

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区,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等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路、铁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巷组成。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清初,具有临夏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各式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秀丽壮观。现存穆斯林居住的院落、清真寺等建筑气势宏伟,有裙楼、阁楼、砖雕、木刻等特色工艺。临夏八坊的古建筑是回族前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对这一特有的地方优势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承前继后,扬长避短,不但可以挖掘其价值和潜力还能更好地弘扬特色文化。

河州“八坊十三巷”原来是这样的,临夏人都需要搞清楚!

巷内的墙

漫步于八坊十三巷,风也轻轻,云也淡淡。曾经的寻常巷陌,变成了古朴典雅的古街巷,曾经杂乱拥挤的大杂院,变成了庭院深深、风姿绰绰山水画一般的四合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