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原形!

青島放鬆限售、限購的“樓市新政”在維持了3天之後,被打回原形!

青島不動產登記中心今天(4月14日)上午,重新公佈了“2020青島百日萬店消費季網絡房展”活動規則。全文調整為:

打回原形!


可以發現,規則從9條變成了7條,其中原來含金量最高的4到7條(見下圖)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打回原形!


變化是:

1、原來第四條中“由於繼承、拆遷等原因,居民家庭在一套住房中僅佔有部分共有份額的,不按其擁有一套住房計算”,這一條取消了。

2、原來第五條裡,換房家庭限售期限2年的規定取消,恢復為“出售的原有住房應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2年(2018年4月18日之後新購的住房仍需執行滿5年上市的政策)”。

3、原來第六條,規定人才購買首套房不受戶籍、個稅、社保限制,以及“符合落戶條件的在校大學生,在辦理落戶後可以購房”,也取消了。

4、原來第七條,“因外出求學,戶口自本市遷出並能提供目前在讀學校證明的,可享受本市戶籍人口購房政策”,也取消了。

也就是說,這次青島出臺的一項鬆綁限售和三項鬆綁限購的新政,都被取消、打回原形。

之前,河南駐馬店市在2月末公佈《關於進一步規範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出臺系列穩樓市政策,包括公積金購房降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給予購房補貼、刺激棚改等。後來,駐馬店被河南省政府約談,上述政策宣佈取消。

再後來,廣州出臺了“取消限商令殘餘政策”;而陝西寶雞市提出,各銀行要積極爭取降低首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政策,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40萬提高至50萬;山東濟南市提出,在先行區直管區範圍內購買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商品住宅的,不受濟南市限購政策約束。

上述政策在公佈之後,也都被叫停。

到目前,政策力度大仍然“未被叫停”的,只有四川樂山市重新確定“認房認貸”的新政。

打回原形!


樂山4月7日由公積金管理中心公佈的“樓市新政”規定:

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已經結清的,不納入“認貸”範圍;另外,“認房”的範圍從4類地區減少為2類地區,購房人在戶籍所在地、工作所在地的房子,不在“認房”範圍內。

樂山的“新政”如果過關,意味著更多購房行為可以享受公積金貸款,而更多的人申請商業貸款的時候,可以享受“首次貸款”的低首付、低利率,因此對樓市的拉動作用也是明顯的。

到今天,樂山的政策正式發佈已經7天,尚未有收回的報道。

那麼,該怎樣看青島被“打回原形”和樂山“暗度陳倉”?我的看法是:

目前樓市跟2014年3月到4月之間非常相似。當年也是地方政府在救市,不斷出臺新政。但媒體一報道,地方政府就收回政策或者否認。

在那個階段,南寧、無錫、天津走在前面。比如2014年4月28日,南寧市房管局發文稱,自2014年4月25日起,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的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市戶籍居民家庭可參照南寧市戶籍居民家庭政策在南寧市購房。無錫宣佈從5月1日起,該市購房入戶的門檻從70平方米降至60平方米等。

到了2014年6月27日,呼和浩特實現重大突破,成為全國第一個正式發文取消限購的城市。隨後,濟南、廈門、南昌、成都、蘇州紛紛跟進。到了7月,杭州、寧波、青島、合肥陸續發文放鬆或者取消限購。

到2014年9月26日的時候,全國只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三亞5個城市未取消限購。

而更大力度的放鬆,是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臺的“去庫存政策”。至此,那一輪房地產牛市才正式啟動。

未來1年,會重演2014年到2015年嗎?說實話,很難預測。如果疫情影響不斷放大,樓市勢必有更大的寬鬆,否則支撐不住經濟。如果疫情能在北美、歐洲、東亞、東南亞迅速控制住,即便其他區域失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也是有限度的,那麼中國樓市政策放鬆力度就不會大到2015年末、2016年初的程度。

目前中國貨幣和財政政策力度,都弱於歐美日,這是跟之前每輪危機最大的不同。這說明,高層的確是希望走轉型之路,儘量控制房價。

但問題是,如果疫情影響失控,那麼樓市還是要多發揮一些“穩增長、保就業”作用的。

這一輪青島被打回原形,樂山貌似闖關成功,也反映了樓市政策的微妙變化:中心城市仍然比較嚴,但樂山這種非限購城市不妨讓它過關。

因為大城市還能走增發地方債的渠道,來解決地方財政壓力問題。而普通三四線城市由於償還能力有限,地方債額度很難擴大,只能適度放鬆樓市政策了。

以樂山為例,估計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它的級別。其實,它是一個地級市,擁有4個區,同時還代管6個縣和1個縣級市(峨眉山市),總面積1.2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50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75萬。2019年GDP為1863億元,匯聚資金(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484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17億元。

從樂山的市區常住人口、GDP和一般預算看,距離修地鐵的門檻(城鎮人口300萬人,GDP達3000億元,一般預算破300億元)非常遙遠,距離修輕軌(標準比地鐵減半)也有一定距離(主要是財政不達標)。

因此,樂山雖然談不上是收縮型城市(2019年小學生人數比2017年增長了3000多人),但樓市價值不大,只適合剛需、改善購房,不適合投資性購房。

根據樂山2019年統計公報:

2019年,樂山商品房施工面積下降11%,其中住宅面積下降11.1%;新開工面積下降22.1%。商品房竣工面積下降75.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下降71.1%。

由此可見,樂山有很強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壓力,也有很大的“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壓力。擺在這類城市面前的選擇,其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