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含義

搜狗百科


學習

心理學名詞

共3個含義

廣義的學習是指人與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次廣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狹義的學習專指學生的學習。根據不同的標準,學習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主要介紹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學習結果分類和我國心理學家馮忠良的分類。

中文名

學習

外文名

Learning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範圍

教育心理學

含義

廣義的學習是指人與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這一概念包含三層意思:

①學習表現為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通過學習,我們的行為會發生某種變化,如從不會游泳到會游泳。當然,有些學習不會在我們的當前行為中立即表現出來,但會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價值觀,即改變我們的行為潛能,如宗教信仰;

②學習所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相對持久的,如學會游泳後游泳技能將終身不忘。藥物、疾病、疲勞等因素也會引起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但這種變化是暫時的,因此不能稱為學習,如運動員使用興奮劑提高成績,學生因疾病降低學習成績等;

③學習是由反覆經驗引起的。有時候個體的生理成熟或衰老也會引起行為產生持久改變,如青春期少年的嗓音變化,這是由生理成熟引起的,與經驗無關,所以不能稱為學習。由經驗而產生的學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正規學習,如有計劃的訓練或練習,學校的學習等;另一種是隨機學習,因偶然的生活經歷而產生,如幼兒被開水燙一次就知道開水不能摸。

次廣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人的學習是“在社會實踐中,以語言為中介,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和個體經驗的過程”。人和動物的學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眾所周知的“嘗試錯誤說”“頓悟說”就解釋了人和動物都具備的學習方式。

然而,人類的學習與動物的學習又有著本質的區別:①人的學習不僅要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人類祖先遺留下來的社會歷史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②人的學習是以語言為中介的,這是人與動物學習的根本區別;③人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人有主觀能動性,可以積極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是動物做不到的。

狹義的學習專指學生的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是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並以此來充實自己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①知識、技能和學習策略的掌握;②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③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的培養。

分類

學習是一種複雜的現象,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因此,對學習分類比較困難,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學習分類。下面介紹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

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

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家加涅認為,人類的學習現象極其複雜,不可能用一種理論解釋全部學習現象,必須對學習進行分類研究。1965年他出版《學習的條件》一書,該書經三次修訂再版,最後一版的書名為《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他在書中提出了學習的層次分類和學習的結果分類兩種分類方法。

加涅根據學習情境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把學習分為八類。

(1)信號學習。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指學習對某種信號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彌散性的反應。信號學習最典型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

(2)刺激—反應學習。指學習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與一定的反應相聯結,並得到強化,學會以某種反應去獲得某種結果。桑代克和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就是這類學習的代表。

(3)連鎖學習。指學習聯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反應動作,以形成一系列的刺激—反應動作聯結。很多動作技能都是由一系列分散的動作組成的。如跳遠,從助跑、踏板、起跳到落地,這種學習就要用到連鎖學習。

(4)言語聯結學習。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語單位的聯結,即言語連鎖化。如對句子的理解、造句等就屬於此類學習。

(5)辨別學習。指學習一系列類似的刺激,並對每種刺激做出適當的反應。如比較獅子和老虎的異同點的學習就是辨別學習。

(6)概念學習。指學會認識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並對同類事物的抽象特徵做出反應。如對“鳥”這個概念的學習。

(7)規則學習。規則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係,規則學習就是形成多個概念的連鎖。

(8)解決問題的學習。指學會在不同條件下,運用規則或原理解決問題,以達到最終的目的。

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系統幾乎涵蓋了人和動物的所有學習類型。加涅認為,由簡單到複雜的這八類學習中,每一後繼學習類型都是前一學習類型更加複雜的表現,前者向後者發展,後者是前者的繼續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