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嫌孩子写作业太墨迹怒撕作业本,孩子: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从孩子步入小学开始,许多家长就开始在作业辅导上下足功夫,可是,每天做作业这个环节,也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地方。

有网友戏称:你和心脏病的距离,只隔着一次小学生作业辅导。

01爸爸嫌孩子写作业太墨迹怒撕作业本,孩子: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昨晚同事下班回家,发现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直到七点才写了一半。拿起作业本一看,十道题居然错了一半,生字也写得歪歪扭扭,甚至还遗漏了两个。

“从一进门到现在,都几个小时了,你就写了这么点,还错误百出,你到底怎么学的?”

一怒之下,他把孩子的作业本一把抢过来,在孩子眼泪汪汪的注视下,撕了个粉碎。

爸爸嫌孩子写作业太墨迹怒撕作业本,孩子: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面对纷纷落下的纸片,没想到孩子的眼神由委屈渐渐变得愤恨,语气却平静下来:“你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同事听到孩子这句话,突然倒抽了一口冷气,竟然说不出话来。

同事看着孩子默默捡起地上的纸片,一点点拼凑粘贴,自己也特别内疚。

相信像这样因为孩子写作业,而令家长怒气冲天的情况,在每个家庭都在上演。

有人说,孩子还小,家长一定要树立起威严来,让孩子知道害怕,学习上才能用功。也有人说,父母当时是解气了,可是对孩子来说,却造成了深刻的心灵创伤,后患无穷。

爸爸嫌孩子写作业太墨迹怒撕作业本,孩子: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02“暴力教育”让父母爽一时,却让孩子痛一世

人终究是情绪动物,当情绪到达一定顶点时,总是忍不住,要找一个点发泄出来,可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父母自己发泄了怒气,爽了一时,这样的伤痛,却埋进了孩子的心里,成为永久的童年阴影。

1)孩子易怒,不会驾驭情绪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是一对有问题的家长。

父母脾气不好,遇到不顺心就把怒气怨气都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有样学样,也变得易怒暴躁,面对负面情绪,不知如何驾驭,只会不分对象,胡乱发泄。

2)孩子易有暴力倾向

《急诊室医生》中有一个案例,一个小孩被猫抓伤,被母亲带到医院处理伤口,医生发现小孩是因为虐猫才会受伤,母亲顿时暴跳如雷,动手打孩子。孩子说:

“你这不是也经常打我吗?我打猫有什么不对?”

习惯性的暴力教育,让孩子认为打骂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行为,让孩子产生了认知偏差,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暴力倾向。

爸爸嫌孩子写作业太墨迹怒撕作业本,孩子: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3)孩子易患抑郁症

有关调查显示,儿童和青少年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4%到12.5%,这也就意味着,每1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有抑郁症或抑郁倾向。而根本没有被父母注意到的被抑郁症困扰的孩子,是没法计数的。

父母的暴力教育,会让孩子不断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降低直至抹杀自尊水平,使孩子怀疑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定位,认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个错误,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关爱。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敏感多疑,自闭自卑,对学习和游戏都失去兴趣,陷入抑郁的泥潭无法自拔。

4)孩子性格孤僻,形成社交恐惧心理

生活在暴力教育阴影下的孩子,无法建立自信,往往自我评价很低,性格孤僻,对人群疏离,面对事情不敢尝试,畏首畏尾,极力回避社交活动,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浑身不自在,焦虑不安,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无法融入集体生活,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就无法适应社会角色,从而更加孤立。

爸爸嫌孩子写作业太墨迹怒撕作业本,孩子: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03怎样才能不做“易燃易爆炸”的父母?

1)心中默念咒语“亲生的亲生的”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即使当时发泄完了怒火,事后也会后悔内疚。就像同事看着孩子捡起被撕碎的作业本,自己反而开始自责,陪孩子一起补好了作业,并且跟老师解释清楚。

当意识到自己正要爆发,心中默念咒语“亲生的亲生的”,毕竟骨肉亲情,怒气就消失了大半。

2)深入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孩子初入学,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业磨蹭拖拉,粗心大意,丢三落四,都是正常的。想想小时候的自己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遇到问题学会正面解决,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逐个击破,孩子的毛病才会有起色。单纯发泄一通,什么问题都不解决,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厌学。

爸爸嫌孩子写作业太墨迹怒撕作业本,孩子: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3)学会修复亲子关系

如果情绪失控,对孩子吼叫打骂之后,要学会给孩子道歉,修复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父母发火也是因为爱他,他在父母心目中是最重要的。

  •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不打不成材”的传统观念,还是占据一定比例的。
  • 控制自己,杜绝暴力教育,你赢得的是孩子的尊重和信赖。
  • 以家长的威严,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确实是赢了孩子,但却输了孩子的一生。

作为家长,你究竟是要“赢得孩子”,还是要“赢了孩子”,就取决于自己的一念之间。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