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与娃“阅”会“倾听心灵”公益阅读会的感悟

写在前面的话: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仁爱妈妈志愿服务队,被她们的仁爱之心深深感动。她们长期关注和帮扶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她们身上获得了心灵的滋养、物质的帮助和精神的鼓舞,让孩子们不再孤单,感受到了来自妈妈们的爱。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我也加入其中,希望能为公益团队帮一些忙,为孩子们的成长出一份力。谨以此篇献给仁爱妈妈的带领者刘玉敏妈妈和她的团队。

一位老师与娃“阅”会“倾听心灵”公益阅读会的感悟

接到刘妈妈的邀请后,看到第九期的主题是“倾听心灵”,我就开始琢磨,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什么文章好呢?我查找了好多本书,有的内容太长,有的内容太深,都不适合孩子们阅读。选来选去,我发现小学三年级语文同步阅读中有一篇文章,是金波写的《下雪的声音》,认真读了两遍,觉得很符合孩子们的欣赏水平,文中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用心感受”,这不就是倾听心灵的声音吗?

文章选好了,灵感就来了。我把这次与娃“阅“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享文章,先请孩子们分段朗读这篇文章,熟悉大致的内容。接着,提出问题:“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下雪有声音吗?”,请孩子们带着问题,伴着音乐扮演雪花,想象自己就是一片从天上飘下来的雪花,想象它的心情,它的动作,它的感受,可以把想象到的情景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也可以静静的闭上眼睛去感受。当孩子们带着想象、听着音乐完成这个体验后,请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分享唤起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也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之窗。接着,孩子们又随着音乐,带着这份飘落的感觉,共同诵读了全文。之后,我再次追问:“下雪有声音吗?”,大家得出共同的答案:“下雪的声音微弱,可能用耳朵根本没办法听到,而那些用耳朵听不到的声音,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与其说我们是听下雪的声音,不如说是在听自己心灵的声音,这就是倾听心灵。”

一位老师与娃“阅”会“倾听心灵”公益阅读会的感悟

第二部分是用心倾听。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大拇指游戏”-----游戏需要孩子们听指令,做动作。游戏激起了孩子们更高的参与性,同时,通过游戏,他们也很容易明白了,倾听首先就要认真地听,仔细的听,还要动脑筋去想听到什么,同时去理解听到的内容。我接着提了一个问题“自然界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倾听,人与人之间的声音呢,是不是也需要用心去倾听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安排了两个角色扮演活动。分为情景一:考试后。情景二:妈妈的生日前夕。请孩子们分为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每一个情景,都设置了有矛盾冲突的对话,并把最后的一句话留给孩子们去自由发挥,如果是你,你会说什么。孩子们表演的真实而又深刻,每一句话都是他们心声的吐露,因为阅读会的会场里就坐着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心声也真的被家人听到了。情景一表演结束后,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妈妈看到我的成绩不好,会不开心这是为什么?是专门挑毛病,是厌恶,还是什么?”孩子们表达了好多观点,但是有一个观点始终是我们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因为爱!因为爱,这才是妈妈心底的声音。情景二表演结束后,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我明明打算给妈妈送生日礼物,却演变成赌气不给妈妈过生日,还要去同学家写作业,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气妈妈,报复妈妈,讨厌妈妈,还是什么?”这个问题,既提给孩子们,也提给家长们,他们在此刻一定在心里寻找答案,也一定在倾听自己的心灵,孩子们依然真实的表达了自己好多想法,其中一个女孩的答案尤其引人深思:“因为妈妈看待学习比我都重要。”最后,我给出了一个观点------孩子这么做都是因为爱,他想表达对妈妈的爱,想送妈妈生日礼物,可得到的答案却是,只要你学习好,妈妈啥都不要。他的爱没有地方去送出,就会生气,就会伤人。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一切都是因为爱,这才是孩子心底的声音。

第三部分是倾听爱的声音。请家长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彼此眼睛注视着对方,手牵着手,伴随着阅读开始时倾听下雪的声音的音乐,去感受爱,感受彼此心灵的声音。这个环节持续了三分钟,有的紧紧握住彼此的手,一言不发;有的看着看着,不经意间留下眼泪;还有的始终没有牵住对方的手。不论表现出怎样的状态,我认为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最后我把一句话送给大家作为今天分享阅读的结尾:雪,滋润着大地鲜丽的色彩,隐蔽着满野的花花草草,一旦它融化了,一个绚丽的春天就来了。

一位老师与娃“阅”会“倾听心灵”公益阅读会的感悟

世间每个人都不完美,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家庭出现了一些状况和困难,这不是谁的错,我们只需要用心去倾听爱的声音,爱能融化冰雪,融化寒冷,爱能让我们迎来一个绚丽的春天!第九期与娃“阅“会伴着温暖结束了。虽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整个分享过程中带给我的触动,却是无法预知和准备不到的。当孩子们扮演雪花,伴着音乐体验之后,我请他们分享自己从天上飘下来的心情时 ,有的孩子说是快乐,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可以交到新的朋友;有的孩子说是好奇,因为我从没有离开过,所以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好奇所有得一切;有的说是开心,因为大地是我的家,我终于可以回到温暖的家了;有的说是害怕,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会融化,我会消失;还有的说,我不舍得下去,因为天上的生活好温暖,有暖暖的白云和太阳……我感动至极,我被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感动。当完成两个情景扮演后,听到孩子们的各种答案,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我问了一个并没有提前准备的问题:“你觉得生活中什么角色更难,家长难,还是孩子难,哪一个更难?”孩子们有的说自己难,有一堆学习任务要完成。紧接着就有不同的意见,家长更难,他们也有工作的任务,而且我们六日能休息,他们却要整天打工挣钱,一天都不能休息。接着又听见一个声音,怎么不能休息,我妈妈就周末放假。然后又来一个反驳的,那你完成学习任务就够了,妈妈不仅完成工作任务,还得照顾我们,为我们的学习发愁,他们想教我们,又不会,还得着急,你说难不难。这样的表达持续了很久,我没有指出谁对谁错,因为我知道在一次次的述说中,他们的心声已经被他们的家人所了解,这就足够了。而这场表达,也让旁边的家长落泪,他们可能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孩子这么懂事,我从他们的眼泪里读出了感动,也读出了生活的坎坷。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都来自单亲家庭,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生活不够美好,自己不够完美。于是,在阅读会的结尾,我说道,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我知道我们因为种种原因,家庭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困难,但这不是谁的错,我们只需要用心去倾听爱的声音,爱能融化冰雪,爱能融化寒冷,爱能让我们迎来一个绚丽的春天!这不是我提前准备的一句话,但却是我很想让他们都听到的一句话。

一位老师与娃“阅”会“倾听心灵”公益阅读会的感悟

活动结束了,刘妈妈做了总结,她说:“我看到,有的孩子一直都没有牵起家长的手,生活中有多久没有表达过对家人的爱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和家人有爱的表达,一个拥抱,一次牵手,都能让我们听到爱的声音,我们今后要多去表达。”她还说道:“我们的家庭遇到了困难,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不幸,当我们为自己没有鞋子而哭泣时,一回头,我们会发现人群里还有没有脚、没有腿的人,他们仍艰难而乐观的活着,我们要看到生活的美好,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这些话也让我想了很多,这次活动里的每个孩子,每个大人,每次表达,每次落泪,都让我动容。刘妈妈说我讲得好,其实不然,而是博爱公益学堂里的孩子们都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父亲,或者母亲,有的只能和奶奶、姥姥或姑姑生活。他们不仅缺少生活的物质条件,更缺少家人的关爱。

刘妈妈在最后的表达里说:“内蒙古图书馆有一个残障馆,专门为残障读者无障碍开放,以后我们可以去帮助他们。”我想,她一定也是希望孩子们不要过分沉浸在自己的苦痛中,而是发现自己身上的力量,去温暖别人。这或许也是未来,在他们的公益帮扶中,我们可以做的事。

做为指导老师,第二次被邀请到与娃“阅”会主题公益阅读会现场,我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带着助人的心,我走进阅读会,没有像参加教学能手比赛的压力,没有得到荣誉的渴望,反而轻松了许多,我试着抓住每一个细节,鼓励所有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观点是否准确,无论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精准,我不用担心,我所关注的是,他们的内心有人在倾听。作为一位中学的道德与法制老师,我尝试着在文字背后,更多的唤起孩子们的情感,使他们感受到人性与人生的美好。而这又何尝不是我所需要的呢?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如意,包括我在内,与其说是助人,不如说是自助,当我遇到一个过不去的坎儿时,我也会埋怨命运的不公,我怀疑自己的对错,我渴望得到理解,得到帮助,甚至幻想如果一切都能重来。然而,生活中从来没有如果,面对苦难最好的方法不是等待救赎,而是温暖别人。只有温暖别人,才能接纳自己的不如意,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感谢所有的遇见,遇见红十字仁爱妈妈团队这么善良的人,遇见真诚的孩子们,遇见不如意却仍坚强走下去的家长们,不如我们相约,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一起去听下雪的声音。(刘雅君)

刘雅君,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优秀青年教师,优秀青年志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