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迦百農》引發對孩子童年的關注

  • 迦百農是聖經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耶穌原來是拿撒勒人,被鄉人拒絕後,為了利於傳道及招收門徒的緣故,耶穌選擇迦百農為傳道、事奉的主要基地,並稱此處為“自己的城”。
一部電影《迦百農》引發對孩子童年的關注


一部電影《迦百農》引發對孩子童年的關注

  • 影片運用倒敘、插敘的方式,講述一個12歲的男孩扎因的生活,扎因家裡很窮、非常窮,父母對家裡孩子的基本生活保障都非常困難,就更別說教育了,看著其他同齡人能夠坐著校車去上學,而他卻只能夠給房東阿薩德打工,“工資”卻是兩包給他母親的煙,影片開始有個鏡頭讓我心裡非常心酸,扎因母親用鐵鏈鎖住家裡最小的孩子。
一部電影《迦百農》引發對孩子童年的關注

  • 扎因四處撒謊買處方藥,在他母親的指導下做成“襪子汁”(可能是一種毒品的替代品),而後把“襪子汁”浸泡在衣服上,拿到監獄進行非法交易,面對父母的種種做法,讓僅僅12歲的扎因很早就有了成人的擔當,為了阻止父母把11歲的妹妹薩哈嫁給阿薩德,他想帶妹妹離家出走,但卻失敗了,極其憤怒的扎因選擇自己離家出走,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非法移民而且未婚有子的泰格斯,泰格斯好心將扎因收留,讓他幫忙照看孩子,12歲的他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給孩子餵奶、哄孩子睡覺,這些連大人都難以應付的事卻被一個12歲的孩子做得那麼到位。
一部電影《迦百農》引發對孩子童年的關注

  • 整個觀影過程讓人心痛吉首,怎樣做才算是合格的父母?孩子的童年應該是什麼樣的?影片中扎因的父親向法官解釋,“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不明白我們做錯了什麼”,這個回答算是父母的回答嗎!!即使生活貧苦,父母即使給不了孩子豐厚的物質支持,那麼至少應該給他們多一些關愛,這應該是最起碼的。本片表面上是扎因家的事情,但從深層次上看,反映的是那裡的社會問題,教育本是公共事業,保障每個孩子有個幸福的童年,保障每個孩子能夠接受正常的教育,應該是從國家層面就進行頂層設計的事情,但影片中大多數人都對扎因的事情見怪不怪,令人吃驚。法庭上,法官問扎因父母孩子多大了,父母就連這個都不知道,因為他從出生後就沒有進行登記,沒有取得國民身份,扎因12歲的年齡是從律師提交的一份體檢報告中證實的。
一部電影《迦百農》引發對孩子童年的關注

  • 以上種種導致年僅12歲的扎因在監獄服刑,他把這一切歸責於自己的父母,最終將父母告上法庭,當法官問扎因為什麼起訴父母的時候,扎因說道:“因為他們生了我”,話外之意應該是為什麼生了我又這樣對我,為什麼要把我生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為什麼生了我又不好好關愛我。
  • 最後,讓我們感恩幸福生活,讓我關愛孩子成長!!

你會看《迦百農》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不會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