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奄奄一息,临终前,学生询问是否还有什么要留下的。
他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了一句遗言:“中国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经》。”
这位老人就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

古人言,《易经》博大精深,在于它包罗万象,虞世南说:“不知易不可为将帅。”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是一部涵养福报的典籍,当中的八律,是为人成器的名言至理。
很多人认为《易经》是存在的自然规律,但是更多的人却认为《易经》是封建迷信。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神学都是现阶段科学无法解释的科学,有西方学者提出《易经》是超科学的存在。

读懂这5句话,你的人生越来有福气。
受人之辱,不动于色
佛家有句话:“受人之辱,无动于色,道成近矣。”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能够承载多大的福气,关键在于他能够背负多大的屈辱,有人辱你,面不改色,非但不是懦弱,反是胸襟,胸襟宽厚者,人生自有天地。
很多人受不了言语不敬,稍有不悦就立刻翻脸,一把嗔火烧了自己的前程。
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
施人之恩,不记于心
真正的善良是从骨子里表现出来的,不张扬,不作秀。有句话说得好:“施比受更有福。”
施恩,不是把善行当做交易,更不是以善易善。
如果每次都记在心上,就变成了一种负担。
察人之过,不扬于众
老话说,心宽一寸,路宽一丈。一个心宽的人,就算知道了别人的过失,也不会四处散播。
这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德行,德行好的人,本身就是给自己种了一块福田。
听闻别人是非,闭口不言,是为修养,可少祸端,察人有过于己,恕而容人,是为能容,必多福安。
而那些打着“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的人,大多不是心直口快,就是心里坏。
觉人之诈,不愤于言
察觉到别人的狡诈,不要用言语表现你的愤怒,多动脑,少动嘴,冷静思考,才能趋福避祸。
《大学》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越是急事,越要冷静。遇事不逞口舌之快,保持清醒,不乱方寸。
曾国藩年轻做事,心烦气躁得罪了不少人。后来他的恩师唐鉴先生就送给他一个字——静。
从那时起,曾国藩每逢遇事都要静思一会,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也是由此而得。
受人之恩,铭记于心
古希腊有句谚语:“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李白曾在诗中写道:“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韩信当年落魄潦倒,饥饿难耐时,江边一位漂母给他饭吃,很多年后韩信赠以千金。
做人一定要知恩,记住别人的好,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好。
《易经》本身就是开启生命密码的钥匙,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很多人并不知晓,甚至简单地以为易经,无非就是占占卜、算算卦,是一本讲宿命、讲命理的书。
其实,完全不是的这样的,《易经》里有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懂的大智慧。
真正看懂《易经》的人,反而不会去占卜,而是把它当成一部人活于世的理性教科书,读懂了《易经》,也就读懂了高级的为人处世。
《易经》不仅是一本用于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著作。
其中潜藏着万物变化、未来事态发展的规律,同时你的一餐一饭、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与这部经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就喜欢这样神奇的书籍,可是对于这样的书籍,我读起来就是很费劲的,因为平常我阅读的书都是以文言文为主,并不是很好的理解。
直到我遇到这本《图解易经》,我认识这是一本非常通俗易懂的书,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而且只需要49.8元,就可以把难懂的古文用白话的形式呈现出来,把深奥的原理一一图解给我们看。
本书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采用图解的方式,以准确、通俗的文字诠释经典,书中精美的手绘插图和古图,配以文字解说。
全面阐释卦义,并详细阐述了每卦卦爻所蕴含的人生启示,让您对每卦有更透彻的理解,给您呈现一个最真实的《易经》。
点击下面卡片,即可购买!
閱讀更多 精細化育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