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对的人”的存在?

以前糖果一直相信,这世界上有一个"对的人"

的存在。对方会完全的适合我、完全的了解我,我们的相处不会有任何瑕疵、不会有任何痛苦,在这样的梦幻关系里,争吵是不存在的,一切都会很美好。

每一次分手,我心里都想着:"唉,对方果然不是那个对的人,我得再去找找。"于是一边调整自己,一边迅速的进入下一段关系,希望用最高的效率,找到那个和自己一切契合的人。

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对的人”的存在?

直到我遇见越来越多一起很久的情侣之后,我才发现事情好像跟我想得不一样。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一次我问了一个和男友交往七八年、感情甚深的女性朋友:"为什么你们都不会吵架啊?"她回答我:"在一起前两三年吵很厉害的!后来就没什么好吵了。"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所谓"对的人"并不是一个"完成体",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与你所产生出来的关系。所以严格来说,"对的人"并不存在,或者说一生可能有好几个,重点是"对的关系"

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对的人”的存在?

当我们把"人"和"关系"拆开来之后,很多原本看不懂的事情就会变得清楚。过去,我们可能都以为必定要找到那个人,良好的关系才会成立。但事实上,每段关系里都包含了"你"、"我"、"我们",即使对方再怎么对,如果"我"不对,关系也有一半的机率不会是对的,但换言之,就是关系会有一半的机率是对的。同理,如果"我"是对的,即使"你"没有很对,关系也有一半的机率是对的,关键只在于如何找出两人相处的方法。

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对的人”的存在?

在早期我学习逻辑关系分离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某一方的问题就是他的责任,另一方是完全没有责任的。所以如果关系出了问题,我们该做的事情是找出责任归属,并且要求那一方承担起改变的责任。

这个概念非常的合理,但当我遇到某个热爱逻辑关系分离和责任归属的前女友之后,我变得极度讨厌这件事。

当时,这名前女友时不时就要找我开关系检讨大会,"聊聊"我们最近的关系有什么问题。美其名是检讨,但在我看来,就只是单纯的跟我说:"老娘最近觉得哪里不妥,你要改改。如果你有觉得不妥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对的人”的存在?

这种方式让我觉得很不满,即使我知道对方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改善关系,但我仍然觉得很讨厌,因为讲得好像一切都是我的问题我的责任,都没对方的事一样。

所以这样的检讨大会,开到最后很容易变成互相指责跟抓战犯,虽然某程度也算是定期抒发大家的不满,也是件不错的事,但以长期来看,这样的模式只是不断在耗损双方对于谈论关系的意愿而已。

在我自己亲身体验这件事的讨厌感之后,我决定采取新的方法——提出感受,并且共同面对问题。

改变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或许对方有些部分使关系出现了不协调的地方,但整段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既然要改善的是整段关系的质量,也就是说两个人都必须投入在其中,而不是把"改变"这件事丢到某一方的头上,让那一方去孤军奋战。如果一段关系长期处于指出对方的缺失,并且要求对方变更,自己却不做任何协助的话,久而久之某一方对于改变就会变得越来越无力,而长期的无力会让人丧失价值感,最后变成摆烂或想结束关系。

所以在一段关系里,提出自己的感受绝对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提出感受不是为了抓战犯、纠举出某个人的错误,而是让彼此清楚知道彼此的感受,然后让两个人能一起面对问题。

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对的人”的存在?

我们之所以在关系里无法诚实,一方面是恐惧关系被摧毁,一方面是担心自己是否会像在指责对方。但无论是哪种,它会形成的前提都是对于关系没有安全感,而对于关系没有安全感,代表的则是我们认为问题是某人的事,以及问题无法被解决。

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去想,知道每一段关系都是有你有我有我们,而我们把自己的感觉正确表达,就是完成了"我"的部分。当我们完成了"我"之后,紧接着是和对方一起稳固"我们"。在"我们"里有了安全感之后,"你"也会慢慢变得稳定,最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个“对的人”的存在?

过去我们可能都花了很多时间在寻找那个"对的人",以为建立美好关系的前提在于那个人是否有出现,但这样的想法会因为无法验证对方到底对不对,而让我们在关系出问题的时候变得容易轻言放弃,或坚信对方是对的人而在面对很糟的关系时仍然死不放手。这样的概念基本上就是把自己人生的幸福与否,完全交给命运来决定,说好听点叫顺其自然,说难听点就叫不为自己负责。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你的长期关系,你就得先明白,关系的重点不是那个"人",而是我们与对方所建立的关系。在明白了这点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取回生命的主导权,找出自己能努力的事、为自己建立自己想要的关系,而非把未来交给一个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人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