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的《男儿当自强》成了我们的班歌!融入了我们的青葱岁月!

1994年,来自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县等六个县的50名同学,相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班,这就是我们的贵州省仁怀师范94级4班。

那时候的师范生都是各个县成绩最好的学生,我们班的学生也基本上是各县中考前30名的学生。但大家聚在一起后,情绪却非常低落、悲观,这是当时在师范学校中普遍蔓延的一种情绪。因为进入师范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那时的信息非常闭塞,眼界和认知落后的不敢想像,有的人因为家庭困难,考取师范是为了尽快的参加工作,减轻家庭负担,摆脱农村;有的人是因为师范有一定的补贴读书少花钱;还有的人在进入学校以后才知道,师范毕业后会分配到非常边远落后的农村小学任教,没有前途;甚至有的老师也灌输这样的观念:学什么学,反正你们现在的知识去教小学已经绰绰有余了,部分老师上课很敷衍,甚至有的一学期也没讲完课程的五分之一。混满三年拿个毕业证成为很多学生的想法和活法,所以,很多学生都不再认真的学习,而是相约打牌、喝酒,谈情说爱成风。

但也有人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我们班在上晚自习时,突然有一个同学提出,大家唱一首歌吧,就唱成龙的《男儿当自强》!大家一致同意,就大声的唱了起来!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我是男儿当自强,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比太阳更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我是男儿当自强,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比太阳更光,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比太阳更光!”

记得当时,大家唱得非常带劲、非常激动,好像唱了三四遍,有人唱得偷偷的流泪(比如我)!

后来,不知道谁提出:把这首歌作为我们的班歌吧!让我们努力自强,不要再这样堕落下去。

经过全班50个人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并报请班主任同意,将《男儿当自强》确定为我们班的班歌。

在此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遇到了困难或是取得了胜利,都必唱《男儿当自强》!

印象最深的是师范一年级时,我们班参加全校的广播体操比赛,甚至战胜了高年级队,得到了全校第1名。这是我们班第一次唱起班歌《男儿当自强》,其他班的同学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但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得意洋洋,没有一个人在意那些异样的眼光。

记不清我们唱过多少次班歌,但我清楚的记得,我们班的奖状在墙壁上贴了很多个“品”字(三张贴成一个品字),前面和后面的墙都贴满“品”字形奖状。

成龙的《男儿当自强》成了我们的班歌!融入了我们的青葱岁月!

1997年7月,毕业的时候,我和班上的另外两个男生心血来潮,决定从茅台镇(生产茅台酒的那个镇)沿赤水河而下,徒步走到习水县的土城镇。我们在茅台镇的同学家,与10多个同学玩了个通宵的纸牌(不带彩的那种,那时候真穷,一个月才用100多元的生活费)。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送我们三个人踏上征程,再次唱响了班歌!

步行的第一天,一晚上没睡觉的我们不仅走了100多里路,中途还在一个中学打了两个小时的篮球,晚上在一个农户屋檐下的竹凉板上呼呼睡去。现在想起还常常感叹:年青真好!

后来,我们又去了习酒厂和郎酒厂,走过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全部四个渡口(茅台、二郎、太平渡、土城),最后到达习水县土城镇,共走了三天,行程300多里。在途中,当我们走不动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就唱起班歌,相互激励,咬牙坚持,最终完成了全部既定目标。

2017年,我们班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大家相聚在世界遗产地、丹霞之冠赤水市,来了30多个同学,班主任老师也参加了。

二十年过去,有的同学成了教学能手、教育名师,有的同学当上了校长、副校长,还有的同学成了乡镇党委书记、检察官、副镇长等单位领导,有的辞职下海经商成了老板,但不管怎样,大家早也不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和意气书生,经历了种种人生的磨难和岁月的风霜!

成龙的《男儿当自强》成了我们的班歌!融入了我们的青葱岁月!

在同学聚会的酒桌上,大家相谈甚欢,一时斛光交错,倾吐人生经历,互诉思念之情!突然,班长站起来,大声说,“谁还记得我们班的班歌是什么吗?”

很多同学都异口同声的说:“《男儿当自强》!”

于是,我们一群酒疯子,大声的嚎起了《男儿当自强》,有两个女生还忍不住哭了起来,当年的青葱岁月、种种生活场景一一浮现,不得不令人嘘唏感叹!

同学聚会分别时,我们相约:毕业25年聚会时再唱班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