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人民安全 湖北在行動 國際糧食異動不影響我省供應

昨日,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省召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維護人民安全”座談會,專家學者、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分析現狀、研究完善措施。

公共衛生安全多方聯動,幹部下沉制度化

“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導致了全球200多個國家200多萬人確診,死亡近十萬人,給人民的生命財產、社會生產生活和經濟及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劉家發在座談會上表示。

他說,SARS過後,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在硬件設施、人才隊伍等方面取得了較快發展,但多數停留在系統內應急行為規範以及外化的行為表現。“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安全應急意識和價值觀建設嚴重匱乏。多地對傳染病危害的危機意識不強,評估不足,防治體系能力不強。

劉家發認為,應當建設協同綜合、靈敏可靠的公共衛生監測預警體系,依託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形成醫療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之間的信息推送、會商分析和早期預警制度。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公共衛生安全相關場所、人員、行為、物流等應用場景的分析和疫情追蹤,並建立完善應急狀態下街鎮、公安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主委員會等多方聯動機制,強化社會動員和管理能力,制度化幹部下沉機制。

糧食安全國際糧食異動,不影響我省供應

全球已有8個國家宣佈糧食出口限制措施,世界糧食出口緊收,價格抬高,再加上疫情和天氣影響,導致全球糧食生產緊縮。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遊艾青表示:“中國糧食庫存比較充足,口糧進口依賴程度極低,國際市場糧食異動短期不會對我國產生很大影響。”

疫情期間,湖北採取“線上訂購、線下配送”和美團、餓了麼等線上企業推行“無接觸配送”等精準服務。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王琦說,全省系統共對598家供餐單位開展現場巡查或駐點監管,保障392支援鄂醫療隊39060人餐飲食品安全(不含軍隊),累計供餐29984餐次,保障325.43萬人次就餐,實現了零感染、零投訴、零事故。

但是,仍存在著食品質量不夠高、落實追溯制度不夠好等問題。下一步將健全追溯體系,提高“互聯網+”智慧監管水平。科學劃定食品安全網格,合理配備監管協管力量,做到“定格、定崗、定員、定責”。強化餐飲場所衛生消毒防控措施,推進分餐制、公筷制的廣泛實施。

醫療器械安全醫用防護物資由緊缺變為富餘

“70多天來,全省藥監繫統累計監督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25萬餘家次,發現並督促整改問題隱患1000餘個。”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劉文斌介紹,藥監部門對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相關藥品,特別是針對抗病毒類藥品、血液製品、注射劑等重點品種質量監管,對醫用防護服等疫情防控急需的藥械生產企業實行派員駐廠監督,督促企業依法依規生產。

當前,全省醫用防護服產量已從疫情前每天生產7000套增至13萬套,N95口罩從疫情前每天生產4.6萬隻增至32萬隻以上,醫用防護物資由緊缺轉換為富餘,並走出國門為國際抗疫提供優質產品。

信息安全今年全省止付被騙資金8.46億元

疫情期間接觸式犯罪銳減、非接觸式犯罪攀升,公安部門及時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個人信息保護和打擊網絡詐騙等重點工作。

湖北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餘平輝介紹,公安部門對涉疫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高壓嚴打,偵破相關詐騙案件4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8人。

為減少群眾損失,確保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到達、勸阻措施第一時間落實。我省公安對接公安部,與騰訊、阿里、無糖等平臺建立警企合作機制,完善省、市、縣、所四級聯動勸阻攔截機制,今年以來,共勸阻群眾4491人次、避免損失1000餘萬元。

對止付平臺24小時不間斷值守,確保第一時間挽回群眾損失。今年以來,全省共止付被騙資金8.46億元,凍結資金3.16億元。

生態安全全省環境未受疫情影響

生態環境,關乎每一個人。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郭新明介紹,2019年,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穩定,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強化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主要在醫療廢物、廢水收集處置,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及援鄂醫療隊住宿酒店的消殺管理方面,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由179噸/天增加到667.4噸/天,做到日產日清,醫療廢水全部消毒處理並達標排放,飲用水源地保護及援鄂醫療隊住宿酒店消殺規範有序,疫情期間全省環境質量未受影響。

金融安全發行“疫情防控債”拓融資渠道

“疫情打斷企業生產經營,公司類貸款質量下降,貸款逾期、申請展期、降息、延期付息客戶增多。”人行武漢分行副行長林建華在會上介紹了金融安全方面相關情況。

對此,人行督促商業銀行加大對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截至3月末,全省法人機構利用再貸款專用額度發放優惠貸款120億元,辦理再貼現10.1億元。並督促法人機構將定向降準釋放的150億元資金全部投放到普惠金融領域,進一步加大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支持力度。

我省為了拓寬融資渠道,還成功推動發行了企業全國首單和國有銀行全國首單“疫情防控債”,疫情期間累計發行債務融資工具50只,金額342.7億元,同比增長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