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小時候,她們叫做女孩,懷抱天真和夢想;步入社會,她們叫職場女性,帶著憧憬和衝勁;進入家庭,她們叫做妻子、母親,滿懷溫柔和堅毅……


多重身份像是多把鑰匙,開啟女性不同人生階段的大門,但一旦進入這些大門,就需要憑藉自身的努力與勇氣去探索出路。


無數女性穿梭於生活、職場與家庭之間,切換著身份,努力釋放著自身無窮的能量,「成為」社會生活裡不可或缺、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誰能定義“中國女孩”|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但女性,一直也是多重壓力的承載者。


有人會說,在這個時代裡,又有誰不是常常需要扮演著這樣或那樣的角色?


有別的是,女性除了不同身份帶來的職責與壓力,還常需面對來自社會的“毒辣眼光”。當女性的所思所想、言語行動,稍與世俗的標準、定義相悖,就會產生無數的批評與攻擊。


女性究竟該「成為」什麼樣子,

才符合所謂的“定義”呢?


對於現代女性來說,以往那些“平權”言論、向外發散性的追求力量的時代,已成為過去。歸根究底,女性的價值與力量,更需要的是積極地從自我內在去尋找和發現:比起「成為」那些生活給予的身份和標籤,更重要的是,你想「成為」什麼樣子。


永不放棄,勇敢「成為」最好的妳


比起強調和追求平等,現在的女性似乎更願意去做一些以“女性”為核心的思考。單純作為女性,思考“女性的價值”“女性可以為改變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而不是依附於社會對女性的定義,去承載一些社會賦予的價值與意義。


從許多成功女性的故事裡,我們常常會發現她們身上有著獨特的魅力:她們會真實的面對和接受自己,直面生活的難題,且不論她所處的身份、地位、階層,她都願意勇敢地去「成為」自己。


即使是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也曾面對許多的艱難時刻。


在自傳《成為》中,米歇爾為我們講述了她的個人出生和成長經歷,首次公開了她的婚姻生活,尤其是她與貝拉克·奧巴馬結婚的早些年,她是如何在丈夫政治生涯的快速上升期尋求職場與家庭間的平衡的。面對那些生活給她的難題,她的選擇是永不放棄,努力進化出最完美的自己。


對於女性個人、在家庭中以及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平衡,米歇爾·奧巴馬的真實和努力,成為了帶給女性朋友們一絲絲光明和溫暖的成功案例,並向我們拋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是誰?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如果你也想「成為」更完美的自己,不妨讀一讀這本書,從她的故事中,找到共鳴與答案。


誰能定義“中國女孩”|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BECOMING

《成為:米歇爾·奧巴馬自傳》

米歇爾·奧巴馬 著


不怕跌跌撞撞,即使逆風也要堅強生長


一個人的自我成長,是一段充滿艱難險阻的旅途,需經歷和遭遇無數,才能收穫終極的奧義。


關於成長、關於生活、關於人與人,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著不同的人生難題,但只要用心感受,不懼險阻,一定能從困難中汲取經驗和靈感,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救贖與出路,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01

她的成長,是突破原生家庭的桎梏


當看到“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你絕對無法想象她的“童年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這是塔拉·韋斯特弗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裡向我們描述的,極具反差的畫面。


當逃離大山,教育向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的生命從此有了無限可能,怯懦、崩潰、自我懷疑都不復存在。


她告訴我們“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麼,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它一直在你心中。”希望每位女性都可以像自由自在的鳥兒,穿越生活的迷霧,抵達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誰能定義“中國女孩”|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塔拉·韋斯特弗 著

BECOMING


02

她的成長,是走出生活悲痛收穫感悟


當生活中一切事物的發展走向都不如人意,或許你可以像謝麗爾·斯特雷德一樣,選擇來一次一個人的“旅行”。


摯愛的親人離世、疏遠,婚姻岌岌可危,謝麗爾·斯特雷德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迷失了自己。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張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圖片打開了她的心門,於是便開啟了長達94天,1100多英里,一個人的徒步旅程。


艱苦的旅途跋涉,荒漠、高山、河流,途徑每一處醉人景色,結識每一位有故事的旅人,她的痛苦都隨著時光流逝一些。最終,她終於從

“生命的荒野”走出,從內心探出一條路來。


相信她的經歷,一定能帶給女性朋友們些許生活的力量,突破人生極限,感受到生活的無限美好。


誰能定義“中國女孩”|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BECOMING

《走出荒野》

謝麗爾·斯特雷德 著


03

她的成長,是因相遇重拾生命的意義


出生富裕家庭的少女帕洛瑪,看似擁有完美的生活,內心卻早已厭倦了一切,甚至計劃在十三歲時結束自己的生命,漠視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但當她遇到外表冷漠、粗俗,內心卻有著“優雅世界”的門房勒妮,奇妙的事情便發生了。


在妙莉葉·芭貝里的筆下,我們看到了這一老一少的奇異邂逅。勒妮雖然給人“滿身是刺”的感覺,卻在精神世界裡是一位非常優雅的女性。帕洛瑪從她的生命歷程中,也逐漸發現了生命的意義並決定重拾生活、直麵人生。


如果你也曾對生活感到迷茫,失去希望,也許你可以從這本書中,讀懂“刺蝟的優雅”,重拾對生命價值、人生意義的信念。


誰能定義“中國女孩”|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刺蝟的優雅》

妙莉葉·芭貝里 著

BECOMING


家的平衡,從來不需放棄你的自由與獨立


當女性步入婚姻,有了孩子,除了新增的身份標籤外,還將承受家庭、社會帶來的沉重壓力。但家的平衡與維繫,從來不是以妥協和放棄為代價。即使在婚姻、家庭中,女性也應該保有對自我價值的思考與追求,「成為」最真實的自己,不被扭曲和改變,才能收穫幸福。


01

面對困惑,請勇敢說出心中所想


金智英從小就有很多困惑,那些關於父母、老師、男同學、工作以及社會對女性帶來的種種不平等的困惑。31歲時她步入婚姻,有了孩子,又“順理成章”辭掉工作,成為全職母親,她的人生又再一次陷入困惑。


育兒的壓力,來自婆婆和他人的苛責言語,漸漸地,金智英偶爾會突然變成她周遭的其他女人。她完美且唯妙唯肖地模仿那些人的語氣,說出一些作為金智英時完全說不出的話,但是道出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真相……


類似於金智英這樣的家庭女性,總是承受著許多本不該揹負的壓力。希望當女性朋友們,在家庭中受到不公與苛責時,在面對各種不堪承受的壓力時,都能夠正視自我的價值,勇敢真誠地說出心中的困惑。


誰能定義“中國女孩”|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BECOMING

《82年生的金智英》

趙南柱 著


02

不必自責,只需聽從自己的聲音


為了育兒放棄職業生涯的新手媽媽裡沙子,被選為一名陪審員,審判一名殺害幼女的“惡母”,但裡沙子卻發現自己和被告有著驚人相似的經歷。


原來在育兒的過程中,裡沙子和被告一樣,曾不斷接收到來自丈夫、公婆、鄰居以及周圍其他人施加的苛責與壓力,內心不斷地產生挫敗感,並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母親,最終漸漸在育兒中喪失信心,也逐步喪失了自我……


現代社會總是鼓勵、讚揚母親,卻很少有人理解她們的疲憊與辛酸。她們在承受著育兒以及日常生活的瑣碎繁雜外,還揹負著許多無形的社會壓力。


希望女性朋友們,能夠專注傾聽自己內心的真實聲音,認可自我價值,讓走回“坡道上的家”迴歸一件快樂的事情。


誰能定義“中國女孩”| 女性,本身就是多重身份的擁有者。

《坡道上的家》

角田光代 著

BECOMING


「成為」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個永不妥協的過程。只有當我們認清自己,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與方向,並堅持不放棄,才能最終進化成我們想「成為」的樣子。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成為」我,一起「成為」我們,再一起「成為」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