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逆襲成功的城市,人口規模僅32萬,卻因8億噸鐵礦發家致富

對於一般城市而言,名字對其擁有非常重要的身份地位。所以歷史上很多城市經歷了時代的變遷,都會願意去修改自己的名字。而有些城市改名成功,有些城市則改名失敗了。但是不管怎樣改名或者是對城市進行命名,它總是會遵循一定的道理。有出於促進經濟發展考慮的,有為了提高城市形象的,也有為了刺激當地旅遊業發展的,當然也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中國一逆襲成功的城市,人口規模僅32萬,卻因8億噸鐵礦發家致富

據小編所知,國內改名的城市就包括張家界,其曾用名是大庸市;還有旅大市改成大連市,中甸縣改成香格里拉,崇安縣改成武夷山以及南坪縣改成九寨溝。這些城市的改名,從現狀來看都是促進了城市的發展。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一個城市,它也是一個命名非常成功的案例。而且更加獨特的是,中國唯一以企業命名的城市,坐擁8億噸鐵礦,從區到市僅用18年。

中國一逆襲成功的城市,人口規模僅32萬,卻因8億噸鐵礦發家致富

這座城市就是位於河南的舞鋼市。其實從它的名字上,也能大概感覺出來這座城市與鋼鐵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但是你應該很難想象,這個名字其實是當地最大的一個企業名。舞鋼市在河南省屬於縣級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歸平頂山市下轄。整個城市面積只有645.67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約為32萬。

雖然從這個規模上看,舞鋼市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但是這裡的礦產資源卻非常豐富,其鐵礦石儲量更是多達8億多噸,屬於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靠著鋼鐵工業的發展,舞鋼市很快就成了國內重要的鋼板生產基地。而這就得益於在上世紀70年代,成立了鋼板廠,後來又改名為平舞工區,並且還將舞陽縣的一部分劃為管轄。

這些都促成了舞鋼市改名的依據,而因為一個企業而對城市進行改名的情況,在中國可以說屈指可數。當然,依託於鋼鐵工業,舞鋼市的城市發展也非常快速,可以說是實現了發家致富的夢想。1972年設區,到了1990年直接撤區設市,這其中僅僅用了18年的時間。

中國一逆襲成功的城市,人口規模僅32萬,卻因8億噸鐵礦發家致富

另外,舞鋼市還有一點值得稱讚的是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並沒有造成二次汙染。反而因為城市綠化搞得好,被評上了全國文明和園林城市。而且在2018年評選的“中國幸福百縣榜”中,也成功上榜,令人對它刮目相看。

中國一逆襲成功的城市,人口規模僅32萬,卻因8億噸鐵礦發家致富

對於中國一逆襲成功的城市,人口規模僅32萬,卻因8億噸鐵礦發家致富,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