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捞尸人

职业捞尸人



众多高危行业比比皆是,而今天所说的恐怖高危职业捞尸人却很少有人提及,对此高危行业职业捞尸人到底如何?



职业捞尸人



职业捞尸人
他们是一群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人,又被称为是阴阳跨界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职业捞尸人。与此同时,“挟尸要价”、“坐地起价”等负面词语也常在媒体出现。
打捞尸体上岸。在中国,“捞尸”这个行业一直游走于法规和道德的边缘。2013年初夏,它再次拨弄了人们的心弦。当浙江台州、温岭等地相继出现“捞尸者坐地起价”事件,争议、谩骂再次向这个群体袭来。
事实上,他们是在赌命。每一次沉入水中,他们都不确定下一秒是否还在呼吸。他们从事着高风险的职业,在现实中却不被社会所尊重。他们活在质疑、谩骂中,用生命去换回并不稳定的收入。
他们在畸形坚守,除了经济原因,换个角度看更是因为今日的社会需要这么一群人。“捞尸”行业乱象的背后,则是民间捞尸行业亟待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的现实。
最恐怖的黄河职业捞尸人
黄河捞尸人又叫水鬼,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和天葬师、湘西背尸人差不多,都是和死人打交道。黄河职业捞尸人是一项至今仍然存在的真实职业。只不过,天葬师和背尸人是守着死人,水鬼则和黄河下神秘的“死倒”打交道。


人体密度和水差不多,尸体沉入水底后,随着尸体腐败,体内渐渐胀气,这些尸气将人变成面目狰狞、口唇外翻的大头鬼。
这时候随着尸气越来越多,尸体就会渐渐浮上水面,先是上肢浮上来,然后才是下肢,因为女性和男性的盆骨不同,所以浮尸还有个特点,叫做“男俯女仰”,说的就是这些漂在水上的死倒,俯身的是男人,仰身的就是女人。
所以根据这个原理,死在黄河中的人,过不了三五日就会自己漂上来了。这时候,死者家属只要央求船夫将尸体打捞上来就可以了。打捞死者尸体,船夫是绝不肯收钱的,收这种晦气钱也会倒霉三年。
但是死者家必须要请船夫在家中吃顿素饭,临走前还要在船夫中指处绑上一根三寸宽一尺长的红布条。这些都是为了辟邪,也是黄河上约定俗成的古老规矩。
捞尸人也有捞尸人的规矩,他们只捞尸体,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起漂在黄河上的杂草树枝,发现尸体后用白布蒙在尸体上,然后取一根掺了黑狗毛的麻绳绑在尸体腰上,将尸体吊在背阴的悬崖上,等家属来辨认,认清楚了,才将尸体背上岸去。
当然了,捞尸人也不是什么都捞,要是遇到尸体直立在水中,水上只漂了一抹头发,他们会掉头就走,绝不去试图打捞。对此,他们的解释是:他们只是代人捞尸,不代鬼申冤,这种直立于水中的死倒并不是尸体,这是一种煞。

说来也怪,好多人死在水中后,尸体并不会浮上来,待尸体捞出后,竟还像刚死一样,尸体还是原来的样子。不仅如此,这些水下的尸体竟会一直在水中直立着,保持着行走的姿势,尸体随着水浪缓缓向前,就像是在缓缓漫步。
好多时候在干涸的河床中,你能看到水下清晰的脚印,一步步走向最深处,走到头后会转一个方向继续走,就像是在水下散步一般。据说,这些黄河上的横死人,怨气太深,迟迟不肯离去,非要等害死其他人才肯倒下。
这个传说很可怕,你想想,要是你乘船过黄河,船行至河心,你往下一看,结果看到一个人在水下行走,行走中还会冲你阴森一笑。
我们按照老水鬼的要求置办好装备,跟着水鬼来到黄河岸边。黑狗一跃上了船头,老水鬼站着没动,却给我们讲起了解放前黄河下游闹得沸沸扬扬的黄河尸王事件。
发大水的那年,黄河上漂来了一大片尸体。当年蒋介石为了阻挡日本人侵犯郑州,于是在花园口炸开大坝,一时间黄河倒流,淹死了几十万老百姓。
事后黄河中浮尸数万,尸体顺着水流往下漂,一摞摞都堵在河湾处,一群群的大鱼鳖在那水下啃食人尸,在晚上听听,咔嚓咔嚓响,就像一群人压低嗓子 在那唱戏,偶尔还有一声哭腔传过来,不知道是不是人还没死透,就让鱼给活吃了,让人听得毛骨悚然,黑灯瞎火的,也没人敢出去看。

按说那年月闹饥荒,死人多,尤其是黄河边上,连连水灾,谁还没见过个把死人,但是尸体毕竟是太多了,尸体接连不断漂过来,在水中都发臭了,熏的人都不敢从河边过。后来实在没法子,政府出面让附近的渔民去捞尸,在河滩上集体焚烧了,也避免尸体腐烂传播瘟疫。
结果这些渔民一捞,就发现问题大了,这些上游漂过来的尸体哪也不去,单独就往一个地方去,敢情这些尸体并不是碰巧漂过来的,是水底下有什么东西把他们招过来的。
且说这些渔民好奇,也迫于官府淫威,就招呼了众人一起将那些浮尸打捞上岸。他们发现这里有个怪事,一般来说,人死后尸体会沉到水下,待身体腐烂 后,就会漂上来,所以浮尸越往上的,腐烂的就越厉害。但是这里却是恰恰相反,渔民们发现,这里浮在最上面的尸体最完整,几乎像是新死的人,越往下尸体腐烂 得越厉害,到了最底下,尸体简直就成了一堆白骨,堆成了一座白骨山。
大家虽然害怕,但是都知道水中忌讳,谁也不敢开口说什么,只在那里闷头干活,想着赶紧捞完这些杀千刀的死尸,回家搂着老婆孩子睡觉是正经!
就在这时,那水下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响,就像是地震一般,小船在水面上直跳,黄河水就像是沸腾了一般,从水下咕咚咕咚冒出碗口般大的大水泡。

那大水泡腥臭无比,大家在波涛翻滚中也忍不住捏住了鼻子,这时候就听见水中呼啦一声,水下就翻上来了一个巨大的黑色棺材。那棺材周身墨汁一般漆黑,上面纵横着一道道的鲜红色的墨线,各处还用朱砂画了蝌蚪一般的符文,红是鲜红,黑是墨黑,看起来分外触目惊心
那巨大的棺材晃了几晃,就开始缓缓转动了,那原本堆成一堆的浮尸也都追随在它的后面,簇拥着它直直向着岸边漂过去。这时候岸上有懂行的人尖声叫起来:“快跑呀,黄河尸王上岸了!”
关于黄河尸王的传说在黄河两岸流传许久,民间传说黄河尸王由葬身黄河中的冤魂所化,会生吃人心,迷人心智,让人沦为伥鬼,跟随在它的身后。
对话职业捞尸人的报道:
【看得多了 一辈子没哭过】
人物介绍
陈阳喜
湖北武汉阳逻镇人,62岁,长江捞尸人。
对话动机
武汉阳逻长江段,陈阳喜是这里最有名的捞尸人,也几乎是唯一专职的一位。32年里,他在此捞起了400余具遗体,告慰生者,也让死者安息。
12月18日,陈阳喜从床边的柜子底下掏出他的谋生工具,扁担和排钩碰撞哗哗作响。

62岁的陈阳喜是武汉长江上最有名的捞尸人,也几乎是唯一专职的,他已打捞了32年。“这些年我捞起的尸体,是这个数。”陈阳喜高举起了4根手指头。目睹过400条消逝的生命,陈阳喜有自己的生死哲学:他不信鬼神,但善待死者,因为活着的人会记挂死者。他还打算再干10年。
“我不做,就没人来做了。”陈阳喜说。
梦中被苍蝇围着转
记者:当年你是怎么做这行的?
陈阳喜:30多年前,我还是阳逻染织厂的工人,一天下午去江边闲逛,遇到了我师父。那时我师父是在江里打捞尸体的,有时也帮死者穿衣服,抬棺材,他年纪大了,想让我接班,就问我,想不想去江里打捞尸体?
记者:你不害怕?
陈阳喜:我最初怕。但师父说,这是做好事,做善事,积德,还能赚钱。当时阳逻就两个捞尸人,我师父是其中一个。他说走走走,我就跟去了,干到现在。
记者:长江其他地方没捞尸人吗?
陈阳喜:阳逻这里比较特殊,有个大的急流,加上石头一挡,形成一个漩涡,从上游江面上飘来的浮尸容易被卷进去,在这里的江边浮起来,所以有捞尸人。

记者:还记得自己捞起来的第一个人吗?
陈阳喜:当然记得,第一次是师父带着我,捞的正好是我们阳逻街上的人,我第一次近处看到死人,有气味,腐烂了。我好怕,干完晚上都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想起那个人躺在地上的样子。
记者:会做噩梦吗?
陈阳喜:做梦也梦到死人,特别可怕,都是苍蝇围着转,难闻得很。
记者:当时有没有想不干了?
陈阳喜:从没说过这话,因为第二次捞的是个女孩儿,十四五岁,没那么可怕。
记者:那捞到现在,有没有算过捞了多少?
陈阳喜:1981年到现在,有年数了,大概算了下,肯定有400了。10年之前,一天最多捞了五六个。今年一共捞了五六个。
“尽量钩手腕脚腕”
记者:平时怎么发现江中的尸体?
陈阳喜:一般都是有人见到,叫我去,有时是家属,有时候是江上工作的人。谁叫,不管在干什么,都得放下了,立刻赶过去。
记者:怎么捞?
陈阳喜:撑船在江面上了,看到死人,用绳子扔出去一套,慢慢拖到岸上来。

记者:会很重,不容易拖吗?
陈阳喜:泡了水,都膨胀了,少说也有200斤,多时还有300斤的,是劳力活儿,需要干劲。
记者:听说你尽量不用钩子?
陈阳喜:得看情况,在水下边的,绳子套不着,得用钩子。冬天尽量钩衣服,夏天穿得少,都是汗衫,短裤,没衣裳钩的,尽量钩手腕和脚腕,别钩着肉。
记者:是为了保持死者遗体完整?
陈阳喜:得讲道德,把遗体保护好。有的遗体家属领走;无名尸,就得自己处理。早些年,还不实行火化,捞到的无名尸,用草席一卷,放进棺材,埋到附近的浪尸山上。
记者:很多是无名尸?
陈阳喜:是啊,无名尸要登记,记住他穿怎样的衣服、鞋子,等家属找来时,凭这些辨认出,我们再把尸体挖出来,用汽油一烧,骨灰让家属带走。这是原来的土办法,现在是要拉到殡仪馆火化。
记者:不管尸体腐烂多厉害都得捞?
陈阳喜:一定会捞,不管有没有人来认领,也得捞,这是师傅教的,怕人家属来找,得给他们一个交代。现在更严格,还得派出所同意,捞出来法医鉴定后,再送殡仪馆。

记者:有没有捞不上来的死者?
陈阳喜:我这辈子遇到过两次,都是难度太大,是大铁驳船,装货的,上千吨,甚至上万吨,尸体就夹在轮子和船身之间。没办法,捞不出来,心里难受,但没办法。
“找到遗体,给家属一个交代”
记者:有没有你打捞的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人?
陈阳喜:大概是10年前,我们镇上读初中的两个女孩子,约好一起投江了,是我去捞的。两人在江边不同的地方,隔了几米远,一个浮上来了,一个还在水里面,就记得后来发现她们用小石子在江边石头岩上写了一起跳江,两双小鞋子还摆在旁边。
记者:心里难受?
陈阳喜:觉得可怜,太造业了,两个伢儿才读初中啊。
记者:你怎么看这些跳江自杀的事?
陈阳喜:开始觉得可惜,多了,就不稀奇了,都是造业的人,富的有,穷的有,死了都一样。
记者:那你相信鬼神吗?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吗?
陈阳喜:不信,那是迷信,哪有什么鬼神,人死后就不会有知觉了。但中国人的传统,死要见尸。所以要把遗体找到,给家属一个交代,让家属放心。

记者:听说过长江上有其他的捞尸人吗?
陈阳喜:没见过,以前听说长江别的地方,有人看到尸体,不愿意捞,长篙子一推,就推跑了。但尸体漂到了我们阳逻,有人管。不管就不讲道德啊。人死了,也该好好对待。
记者:你一直说“道德”,对你来说,“道德”意味着什么?
陈阳喜:就是让家属把骨灰带回家,安好、埋葬好。
记者:家人、朋友会觉得你的工作晦气吗?
陈阳喜:老婆开始不反对,也不赞成。后来有人专门上家里来感谢我,觉得我帮了忙,她慢慢理解了。
我们全阳逻镇,甚至新洲区都知道我是干这个的。一样是工作,养家糊口,还积德,没什么不好。
记者:干这行时间长了,会变得铁石心肠吗?
陈阳喜:那倒不会。但我从不哭。哭不出来,流泪流不出来。这辈子没哭过。母亲死的时候也没哭。看的太多了,习惯了。
记者:那看了那么多人去世,还会害怕死亡吗?
陈阳喜:怕能怎么解决?怕也没办法,一个人年纪大了,总是要死的。
“还得再干10年”

记者:工作辛苦吗?
陈阳喜:电话一来就得走,大风大雨不能去江上,这是长江,得注意安全。但小风小雨,还得去,是体力活儿,得有劲,还得有胆子。
记者:这些年工作有变化吗?
陈阳喜:以前是别人来叫,我去捞就行。现在不行了,差不多90年代归公安管尸体,得派出所叫我去,他们同意了我才能捞,怕跟凶案有关,还得法医鉴定,比以前规范了。
记者:收入呢?
陈阳喜:80年代是60块,我,师父,还有一个乘船的,三个人平分。后来派出所叫我去捞,会给一两百块,有时候家属感谢我,会另外再给1000-2000块。
记者:有给不出钱的家属吗?
陈阳喜:遇到家里太惨,穷得没办法的,看着收,不能收高了。实在不给的,也没办法,就过去了,不提了。
记者:你说这些年你捞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陈阳喜:是,但我不希望死人多,那不道德,得凭良心。不出事就是好事。
记者:听说你担心没有人继承这一行?
陈阳喜:还好,我找到一个徒弟了,现在就跟他一起做,边做边教他。

记者:他做的怎么样?
陈阳喜:他干得好,做这行,一要有力,是劳力活儿,要抬重的,一般都是200、300斤,二是胆子得大,不怕,三还得心好,凭良心。
记者:那你自己打算做多久?
陈阳喜:我打算还做10年,我身体没有病,好得很,做10年没有问题。我不做,也没人做了。徒弟10年后他就可以独立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