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互聯網大佬也有狠狠打臉的時候

互聯網時代,是個情懷氾濫的時代。上至互聯網大佬,下至一線銷售,都總愛拿情懷說事。沒點情懷,這年代都不好意思出來創業了。

有人說上半場是消費互聯網,下半場是產業互聯網;也有人說上半場是社交+圖文,下半場是智能+視頻……所有的說辭都是為了解釋看起來有些“詭異”的現象,就好像在C端風生水起的巨頭,突然要鼓足勇氣去B端市場裡刨食。

原來這些互聯網大佬也有狠狠打臉的時候

近二十年裡,還沒有這樣一個年份讓互聯網從業者如此糾結。從年初到年尾,一個又一個風暴掠過,巨頭們儘可能地保持克制,資本收緊了口袋,創業者也不再性感。幾乎所有人都開始討論互聯網的下半場,試圖用一個美好的未來粉飾糟糕的現實。

和傳統行業不同,互聯網行業日新月異,從業者趨於年輕。馬雲唱起了搖滾,馬化騰跳起了嘻哈,李彥宏搬出了架子鼓,這讓他們在大眾眼中的形象更加真實親切。與此同時,大佬們樂於登臺演講,表明決心,輸出觀點。

但俗話說,言多必失。大佬們在開始表演的同時,免不了出現局面反轉以至被打臉的尷尬處境。

比如,雷軍曾公開表示小米只做高端機,話音未落就推出了低端機型;馬雲曾拍著胸脯說不會涉足遊戲,但阿里最後還是成立了遊戲事業群;賈躍亭出走美國後,“下週回國”已經成為行業笑梗。

原來這些互聯網大佬也有狠狠打臉的時候

2012年4月,有千萬粉絲的大V雷軍,在微博闢謠小米要推出899元的低配版手機,稱“小米專注在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發燒級手機,認認真真把高端手機做好就夠了,不考慮中低端的配置”,同時還@了小米官方,以表明決心。

然而一年後,小米就發行了Redmi紅米,主打中低端市場,堅持極致性價比路線。這款產品甚至在2019年1月被小米宣佈獨立,金立集團前總裁盧偉冰加盟小米,被任命為小米集團副總裁兼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

張口就來是個性,但能否堅持就是另一回事了。互聯網行業流行“硬扛”,一條道走到黑,我自不管不顧。

如果說,雷軍式打臉,還夾雜著產品人的淳樸和個性,那麼周鴻禕式資本運作,則帶有一絲暗中操作的意味。

2015年6月,360宣佈從紐交所私有化。私有化歷時一年多,周鴻禕抵押了360大樓和“360”商標進行貸款,並從招商銀行拿到了7年期30億美元貸款。

私有化完成後,A股市場冒出一批“360私有化概念股”,市場流傳著一批360的借殼名單。在借殼方案公佈之前,周鴻禕在多個場合告誡大家不要聽信傳言。總之,就是不承認360將會在A股借殼上市。周鴻禕當時是這樣回應的:“謠言太多,我們沒有任何資本方面的考慮,沒跟任何人談(借殼上市)。”

對於精明的商人而言,不必在意外界的傳聞和謠言。就像周鴻禕,即便外界傳言滿天飛,他仍能心平氣和闢謠。在闢謠時,一定要態度堅決,“太多”、“任何”等字眼,是周鴻禕闢謠時出現的高頻詞彙。在一口咬定的同時,行動速度也很重要。

原來這些互聯網大佬也有狠狠打臉的時候

2017年11月,A股上市公司江南嘉捷發佈360借殼公告,360借殼回A股的消息坐實。隨後,360在短短一個半月時間內,迅速完成了從重組方案發布到停牌上會、等待過會的全部準備工作。而在360之前,私有化回A股的巨人網絡用了近4個月,分眾傳媒用了兩個半月。周鴻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一出資本大戲操作得滴水不漏。

雖然前後被打臉,周鴻禕卻一點不虧。從美股退市時,360的市值約為93.38億美元,折算為人民幣約626億元,如今市值為1664億元。

在互聯網的遊戲規則裡,立場在很多時候成了幌子。一方面,商業競爭的博弈複雜多變,另一方面,局面總是波譎雲詭,放幾個煙霧彈,踏踏實實應戰,或許才是王道。

互聯網大佬的個性不一,他們所偏好的表達方式也各有差異。不論是張口就來顯個性,死不承認槓到底,還是兜售情懷假正經,亦或是狂放煙霧收漁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觀點、輸出情緒、回應質疑、擺平危機。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身處流量中心還能不被打臉,是罕見而奢侈的。打臉不可怕,可怕的是偏離商業本質,違背遊戲規則。

對於互聯網大佬而言,變化才是商業世界亙古不變的真理。誰都可能被打臉,大佬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