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我们总是歌颂母爱的伟大,不仅仅是历经十月怀胎的艰辛,更因为妈妈是孩子每天接触最多的人,无论是刚出生时寸步不离的细心照顾,还是到适龄上学时的悉心教育,妈妈总是付出最多的那个,也是对孩子产生影响最大的人。


如果妈妈务实进取,那么她的孩子必定乐观开朗,对待生活积极向上;


如果妈妈内敛稳重,那么她的孩子才愿意脚踏实地,不空想不盲目;


如果妈妈通晓事理,那么她的孩子也一定是个善解人意的小天使。


作为母亲,你对世界的认知、你的个人素养、你的一言一行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也会在悄无声息中陪伴孩子的成长。


一个家庭的物质财富总有用尽的时候,只有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永恒,决定着一个人的宽度、广度和维度。


所以,再富足的财富都不如有个“巨人妈妈”,她不是整天围着你转的超人妈妈,而是愿意一步步教会孩子在实践中看清真理、在成长中学会思考、在迷茫中找准方向的妈妈。


而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有格局的妈妈,妈妈的格局越大,孩子的未来也就越明朗,自然也就离幸福越来越近。


01 所谓格局,就是思想有见识,行动有毅力


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言与行的综合布局,是内在要素与外在要素的结合,简单来说,就是思想有见识,行动有毅力。一个有格局的女人,不会被平庸的思想所束缚,而是会用一言一行诠释最好的教育。


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就是这样一个有格局的母亲。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在丈夫因病去世后,她勇敢地挑起了养家和教养幼子的重担。


她带着年仅4岁的欧阳修投奔远在随州的叔父,白天帮人干活,晚上照顾儿子。虽然经济上捉襟见肘,但是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从未有过半点马虎。


她总是通过不同的故事给年幼的欧阳修灌输做人的道理,教导最多的就是做人要有自己的基本准则,切不可随波逐流。


等到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龄,她就想方设法教儿子读诗书,但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她便突发奇想,用屋前的荻草,铺沙当纸,开始教儿子识字。这就是后人传为教育佳话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在母亲用心地栽培下,读书也越来越认真。渐渐地,他的才华开始崭露头角,名气也越来越大,20岁便已在文学界有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看到儿子年纪轻轻便取得如此佳绩,她的内心十分欣喜,但也不忘常常告诫儿子,无论如何,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尤其是欧阳修当了官之后,她还再三叮咛儿子:你父亲做官时两袖清风,从未有过半点差错,你也要以父亲为榜样,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后来,欧阳修因为嫉恶如仇的个性被贬去遥远的滁州做太守,母亲知道后也没有责怪儿子,反而宽慰儿子:我们家不怕过苦日子,只要你没有做错事,日子苦一点,娘也不怕。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见识豁达的母亲,欧阳修才会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被贬之后写出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最终成为了一名名震文坛的大作家。


一个有格局的母亲,生活中会排除一切万难为孩子提供好的条件,教育上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在遇到窘境时,又会时刻让孩子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希望,就算跌入生活的低谷,也会笑着面对一切。


02 所谓格局,就是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中国近代有这样一位传奇母亲,她跨越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舞台,得到前后两任美国总统的赞誉,还活到了106岁;她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生了13个孩子,还把每一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博士。


她就是王淑珍,一个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19岁那年嫁给了家境同为殷实的李浩民,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安稳生活。


然而,幸福的生活没有一直延续,1948年,丈夫在乘坐渡轮的途中,不幸遇难,留下了一个破碎的家和1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的身上,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但也没有让这位母亲有半点退缩。


她不仅要把13个孩子养大,还要让她们都接受最好的教育。


为了维持生活,供养孩子念书,这位昔日的“大家闺秀”放下身段,到富人家里帮佣,带孩子洗衣做饭、干各种杂活。日以继夜的工作真的很辛苦,但她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她对每一个孩子的要求都可以说是近乎苛刻,哪怕儿子李昌钰从警官学校毕业,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她仍是不厌其烦地说:你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得把博士读出来。


作为一名母亲,她总是马不停蹄地鞭策孩子汲取新知识,因为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而且,她自己也坚持学习,从不落后于孩子。


为了适应在美国的生活,从没有学习过英语的她,每天就是抱着英语书,遇到不懂的词还会专门翻阅字典。一番钻研之后,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太太居然通过了移民局的英语考试,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与坚持。


母亲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很多教育都只是泛泛之谈,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一个有格局的母亲,不仅仅会重视孩子的教育,更是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让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自我成长。


03 所谓格局,就是一种智慧


最近,中国女排姑娘们一路披荆斩棘,连续收获了十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成功卫冕世界杯,让“中国女排”再度成为焦点。


人们说,女排今日的成绩,郎平教练功不可没。从“铁榔头”到“国民女神”,在赛场上,她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让人望尘莫及,而在生活中,她和千千万万的女性一样,母亲是她最神圣的称呼。


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在女儿3岁的时候,郎平与丈夫在美国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一直在外执教,女儿也一直跟着父亲生活在美国。


虽然女儿不在身边,但每次母女两通电话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女儿每次在电话那头兴奋的又说又唱,一会儿念学校新教的儿歌,一会讲学校发生的趣事,但却不知道国际电话的昂贵,甚至可能是妈妈大半个月的工资,但爱女心切的郎平从不打断她。


女儿长大后,为了融入女儿的生活,她也开始调整和改变自己,从严厉到温柔,从事无巨细到“尊重差异、个性发展”的观念转变,郎平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与女儿的相处方式。


闲暇时间,她会和女儿一起打游戏,甚至还会陪女儿一起cosplay。


女儿喜欢篮球,她就带女儿去看比赛,还努力帮女儿争取与偶像合影的机会;女儿还对排球感兴趣,她就跟女儿一起到大学参观排球俱乐部,和其他选手一起聊天、探讨球技。


在女儿面前,她不再是驰骋赛场带着光环的教练,而是只想陪在女儿身边,享受亲子乐趣的妈妈。


在努力做一个好妈妈的同时,郎平也没有想过放弃工作。即便也曾遇到艰难,尤其是初到美国执教,中西文化差异,执教理念的不同让她一度陷入迷茫。


但是这也没有成为她降低要求的借口,而是主动拉近与队员们的距离,不仅邀请姑娘们到家里吃饺子,平时训练的时候,也一改往日的严厉,取而代之的是温和的笑容和积极的鼓励。渐渐的,队里的姑娘有什么事都愿意找她倾诉,彼此的互动也越来越多。


工作时全身心投入,她是那个带领球队屡创佳绩的传奇教练,面对女儿时又是满眼温柔,她是那个浑身散发着母性光辉的母亲。


一个有格局的母亲,必定是充满智慧的母亲,才能在工作与孩子之间来回切换,找到事业与家庭的最佳平衡点。


这三者决定了母亲的格局,而母亲的格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每个母亲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最美好的愿望,但同时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场修行。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把温良正直的秉性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提供有爱温暖的氛围,才是给孩子弥足珍贵的礼物,也是拓宽孩子未来之路的有利法宝。


妈妈就像是一面镜子,你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会折射到孩子的眼里,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言谈举止反映的正是镜中你自身的形象。


你有什么样的格局,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