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三應窯(3)


[地名故事]•三應窯(3)

三應窯的先人們從晉地(山西省)老家三陰縣或應縣口裡出口外謀求生計,受盡艱難困苦,近似浪跡、遊蕩的生活。早期的走西口是春去冬歸,俗稱“雁行人”。來往於晉蒙兩地之間,開春途步經“殺虎口”進入蒙地(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租賃、“半種”蒙古族農民的土地,”吃的粗茶淡飯,住的破房爛窯,三季勞作,秋後帶上所得糧食或變賣的錢物回到老家,與父母妻兒共渡日子,過起那貧困的“窮光慬"……

[地名故事]•三應窯(3)

後來才定居於古老的豐州灘(明末清初這一地域的稱謂),雖說“日子”並不富裕,但總算過上了相對穩定的生活。再也看不到像地方小戲“二人臺”《走西口》那種悲悲切切,難捨難分,肝腸痛斷的情景。這一切不得不感謝塞外土默川這片廣貿的土地!也感謝蒙古民族的接納、寬容和大肚。

[地名故事]•三應窯(3)

經過十幾代人的艱苦奮鬥,三應窯人用勤勞的雙手,開創了這片小天地,建起了三應窯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先後經歷了窯房(土窯洞)、土房(土木結構)和磚房(磚混結構)的居住變遷,終於告別窯房和土房,住進了紅磚瓦房,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這更得感謝為民造福的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如今所剩無幾的土窯遺址從始至終見證了這段不尋常的歷史進程。

[地名故事]•三應窯(3)


[地名故事]•三應窯(3)

新中國成立後,三應窯人經過土地改革,從“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直至成立人民公社。村民們積極參加,共產黨員帶頭入“社”。逐步走上了合作化和集體化道路。在那個火熱的年代,“社員”們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辦夜校掃盲學文化,建果園修築防洪壩,學大寨修梯田,植樹造林綠化村莊,大高農田基本建設,打井修路,為發展農業生產和壯大集體經濟均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三應窯的父輩們自今說起還念念不忘那時的熱潮場景。

[地名故事]•三應窯(3)

勤勞淳樸苦幹的三應窯人,不僅熱愛勞動、摯愛土地,且對文化教育的追求也是毫不放鬆。一直以來,大人們從小就灌輸孩子要讀書、學文化、學知識。捨得花錢,重視教育。有著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願望。據說三應窯村的兒童入學率在全鎮來說是比較高的村子,就是在舊社會也是儘量讓兒女上私塾,勒緊褲帶,省吃儉用,供養娃娃們唸書,以望成才有出息。

[地名故事]•三應窯(3)

到了新社會就更不用說了。村裡學子升學率很高,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同樣為數不少。一家子女雙雙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家庭也不在少數。他(她)們畢業後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每到星期天,在外工作的兒女們開上私家車,領上妻兒女,回村探望父母,車打門前,人坐家中,炕頭上與父母叨滋叨啦,家長裡短、問寒問暖,好不溫馨、幸福歡樂!

三應窯村人不僅對後代娃娃們唸書教育重視,且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和民間文娛活動,也非常摯愛,熱衷於傳統文化。一些民間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表現,在三村五里也是小有名氣。比如正月十五辦“紅火”的秧歌隊就很有特色,參與人多,扭的認真。母女齊打扮,父子同上陣。基本是家家出人,戶戶參與。

[地名故事]•三應窯(3)

一到正月初八後,村裡就響起了鑼鼓聲,秧歌隊的男女開始演練舞步動作。兩隻大鼓架在大街上,老一點的藝人舞棰開打,大小鐃鈸和大小銅鑼相伴敲擊,一銅《連三跨五》打的歡快激烈,紅火熱鬧!尤其是民間藝人銀忠志打得鼓更有聽頭有看頭。

[地名故事]•三應窯(3)

什麼《高蹺調》、《秧歌調》、《船燈調》……樣樣都會,雙箭互擊,鼓點分明,聲音響亮,節奏有序。他給寫回的鼓匠(嗩吶〉打鼓也挺合套,看紅火的人誇獎不說,吹奏嗩吶的班主也讚口不絕。

[地名故事]•三應窯(3)

老藝人銀潤志不僅胡胡拉的好,拍鑔(鐃鈸)也是一把好手。每當紅火開來,他拍大鑔,拍得清脆,打得花哨,抽插自如,與鼓手配合默契。這幫舞弄打擊樂的人,大都是民間老藝人,會拉會唱又會打,車燈船燈都會坐,會扭秧歌能上蹺(踩高蹺)。一幫人打得歡天喜地,紅火熱鬧!

[地名故事]•三應窯(3)

到了正月十三至十六這四天(十三踩街),後三天便是紅火的正日子,要沿街串巷,入戶進院,家家不漏地為其紅火而以示拜年。秧歌隊的小媳婦彩裝著身,花紅柳綠,手舞綢扇,上下襬動,伴隨著響亮的鼓樂,扭得花哨,扭得認真,扭得好看,扭得出彩。還有扮妝《西遊記》、《白蛇傳》等古裝人物表演的活龍活現。秧歌隊還不時撂個“份子”,老藝人便跟上鼓樂開口唱起來,什麼《大姑娘抽大煙》、《百鳥九九圖》等老段子張口就會,這又給紅火增添了色彩。已故老藝人王月志(王玉柱之父)唱得就很好,他是村裡有名的民間藝人。

總之,三應窯村民間文化氣息濃厚,雖說是個小村小“社”,但每年的紅火比大村大“社”還要有看頭。遇到正月去鎮裡拜年匯演,總能獲得獎勵和好評。

[地名故事]•三應窯(3)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