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茶喝三泡?其意義和原理是什麼?

隨著茶葉知識的普及和廣大消費者的品鑑水平越來越高,常聽到有人講好茶不怕悶、好茶要耐泡,等等。本文旨在通過分析一篇2010年發表的《

普洱茶沖泡條件與水浸出物浸出規律研究》的報告(下文簡稱報告),談一談喝茶的正確方式方法,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這篇報告是在普洱茶07年炒作崩盤以後,為了重塑普洱茶的形象,對普洱茶科學、系統化研究的浪潮中出現的一篇報告。因為十分貼近生活,也很有參考價值,筆者就專門挑出來了,希望對廣大茶友有所借鑑。

為什麼說茶喝三泡?其意義和原理是什麼?

茶泡三泡後,水浸出物減少明顯,茶味已轉淡


沖泡設計

對生茶和熟茶,取樣3克,茶水比1克:50毫升;分別按照100℃,90℃和80℃的水溫沖泡,沖泡時長分5分鐘,3分鐘和1分鐘,沖泡次數4次;測定每一泡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並形成統計數據。

為什麼說茶喝三泡?其意義和原理是什麼?

摘自《報告》,實驗按照不同沖泡水溫,沖泡時長和次數,統計水浸出物含量

水浸出物與泡茶溫度的關係

為什麼說茶喝三泡?其意義和原理是什麼?

生茶的水浸出物的統計數據,熟茶類似,不單列了

研究結果表明,100℃的沖泡水溫下,茶葉的水浸出入總量最高,水溫越低水浸出物越少;

水浸出物與沖泡時長的關係

相同水溫下,前兩泡的沖泡時間越長,水浸出物含量越高,但是第三四泡,水浸出物的含量減少的很多,兩泡加起來的含量略低於第二泡的含量。也就是說,悶的越久,水浸出物就越多。

水浸出物與沖泡次數的關係

研究結果表明,不管是什麼條件下,第五泡以後水浸出物的含量已經非常少,已經沒有太大的飲用價值了。頭兩泡的水浸出物很高,三四泡以後開始快速的下降,五泡以後微乎其微。

為什麼說茶喝三泡?其意義和原理是什麼?

總的水浸出物是茶葉中可以溶解於水的物質的總和,基本表徵了一款茶葉的所有湯感滋味

報告的相關結論

  1. 生茶的水浸出物水平比熟茶高;
  2. 100℃的沖泡水溫下,水浸出物可以達到最多;
  3. 100℃下,悶5分鐘一泡,4泡之內的水浸出物之和達到了總的可浸出物的99.99%,也就是說從第5泡開始就是水了。另一方面,悶1分鐘一泡,4泡之內的水浸出物之和也達到了86.98%,也就是說第5泡以後還有少量的水浸出物可以出來,但是量已經不多了。

敲黑板,解析一下

  • 生熟茶,用100℃開水沖泡,茶湯的物質浸出最多,一般每泡三分鐘內就可以基本浸出;
  • 茶水比,一克比50毫升,可以讓浸出物溶解較充分,需按照容器大小決定投茶量;
  • 四泡以後,水浸出物減少明顯,所以前三泡最好適當延長泡茶時間,以使水浸出物充分浸出;
  • 不建議用90℃以下的水沖泡普洱茶、並出水太快,因為會導致水浸出物無法充分析出。
  • 紫砂壺的保溫性,可以延緩水溫下降,前幾泡沖泡的中途用開水衝淋紫砂壺,可以保溫以增加浸出量。
為什麼說茶喝三泡?其意義和原理是什麼?

數據比較圖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