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話說漢宣帝時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士大夫叫做楊惲。他的父親是曾出任漢昭帝相國的楊敞。“史聖”太史公司馬遷是他的外祖父。也正是他的努力,才使漢宣帝把《史記》公開刊行,“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為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那麼,這樣一位身世顯赫的人是怎樣因為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的呢?


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說起楊惲,此人出身名門世家,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文才也頗為了得。而且為人輕財重義,奉公守法,廉潔無私,曾力主革除官場貪汙受賄的弊端,整頓吏治,這正與勵精圖治的英主漢宣帝的治國方略不謀而合,頗得好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徹徹底底的高富帥,而且還TMD 特別有才,你說氣人不!

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偏偏就這樣一位有才的富二代,卻始終保持著一份視富貴如浮雲的心,頗有其外祖父司馬遷那種“糞土當年萬戶侯”的鐵骨錚錚,處處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一身正氣地與大小貪官過招,大膽地進行揭發,敢於向皇帝死諫。但是往往激揚文字之間,就無形中得罪了很多朝中顯貴。

話說有一次,作為著名士大夫的楊惲在朝中開會,共商國是。“炮筒子” 楊惲聽說匈奴單于被人殘害,於是有感而發:“這個殘暴匈奴單于也是罪有應得,該死的傢伙!我聽說他專門聽信讒言,殘害忠良,不虛心納諫,是一個是非不分的君王,結果是死於非命,國家也處於四分五裂之中,從來都是昏君誤國。秦朝就是一個榜樣,要不是秦始皇、秦二世專橫跋扈,就不會那麼快就亡國,也許現在我們還是秦朝的人,漢國甚至於沒有立國的可能也。正因為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君王就像從同一座山丘裡出來的貉一樣,大都喜歡聽信讒言,最終也全都逃不脫亡國的宿命。”於是著名的成語“一丘之貉”就此落地生根。

《漢書·楊惲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

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不愧是歷史世家薰陶出來的猛人,那是真敢說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楊惲的政敵早就想找碴收拾他,尤其是“草根皇帝”劉詢流落民間時結識的鐵哥們太僕戴長樂,一直懷疑楊惲在背後說其壞話要暗算他,也早就想找個機會參楊惲一本,以洩私憤。

所以一聽到這種“腹謗”意味甚濃的議政話題,簡直是如獲至寶,立馬就上書告發楊惲沒大沒小,借商量國是之機誹謗朝廷,無人臣之禮。史曰“以主上為戲,語近悖逆”。這一下,楊惲想不倒血黴都不可能了。禍從口出也,和他外祖父司馬遷是如出一轍。

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坦率的講,漢宣帝確實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了。早年的他曾不幸流落民間,上位之後能體察民間疾苦,勵精圖治、虛心納諫,有容人的肚量。也就是說,他根本不是那種昏君的同類(不是一丘之貉也)。而這樣一位大有為的皇帝,對楊惲此種沒有特定含義的議政言論,也應該是有免疫力的才對,那怎麼就在此種子虛烏有的“議論入罪”上犯迷糊並中招了呢? 

因為再有修養的人、再謙虛的人也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的。再淡定的皇帝,也是不能容忍別人把自己戲說為專門聽信讒言的昏君,雖然楊惲本意也許並不如此。你不讚揚我就算了,還壞話講盡,居然還把我和古代昏君視為“一丘之貉”,這他孃的也太不給面子了吧?

所以,經過與皇帝“好得像一個人一樣”的戴長樂喋喋不休的極力添油加醋、煽風點火,把楊惲平日裡對漢宣帝不滿的許多壞話一古腦兒全抖了出來,這一下原本脾氣很好的漢宣帝也火大了,所以怒不可遏也有點失去理智的漢宣帝,甚至於不顧給自己的“歷史分數”減分的危險,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馬就把“歷史冤大頭” 楊惲革職查辦,很是吃了幾天極不好吃的牢飯,後來予以釋放,貶為庶民。


你以為事情到這就完了?吃一塹卻沒長一智的楊惲,後來又因為一封書信丟了卿卿性命。而楊惲寫的這篇書信也非同小可,就是據說能與他外祖父的《報任安書》相媲美的《報孫會宗書》

話說楊惲被貶為庶民後依然我行我素不知收斂,高調“治產業,起室宅,以財自娛”。有錢人的日子就是爽啊。其好友安定太守西河孫會宗於是寫信勸說,讓他低調以避禍。

接到好友來信後,從來都是心高氣傲的太史公外孫,就像一個滿肚子委屈的孩子一樣,立馬就有點兒狂性發作,在回信中把以前自己所受的一切不公,以及對朝廷“政治黑暗”的極大不滿像竹筒爆豆一樣,一古腦兒地全發洩了出來,可謂是慷慨激昂、嬉笑怒罵,語多譏諷,頗有其祖司馬遷的風采,比之當代憤青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這樣一封發牢騷的書信,雖然是快意恩仇,我手寫我心,但行文也十分優美,甚至於清人餘誠大讚道:

“行文之法,字字翻騰,段段收束,平直處皆曲折,疏散處皆緊煉,則酷肖其外祖。”(《重訂古文釋義新編》卷六)

點背躺著也能中槍,終至腰斬冤死

司馬遷是他外公,他卻因一句成語而被罷黜,以致後來被腰斬冤死

這封信本不過是朋友間發發牢騷,現在來看再正常不過了。若是事情就此結束,倒也沒啥。但是,這個楊惲的運氣真是特別的差,居然能和當時一次百年不遇的“日食”扯上關係,用現代人的話來講,那真是“躺著也中槍”。

據說是漢宣帝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夏四月朔日食,而日食這種令古人恐慌的天象,在古人眼裡那就是上天在示警。要麼是天子失德,要麼就是朝中有小人,總之不是啥好事。一般碰到這種情況,皇帝都要減減稅,拜祭天地,或者下個罪己詔啥的(實在找不到背鍋俠的話)。

偏偏這個時候,他的仇人趁機上書皇帝,說是楊惲“驕奢不悔過,日食之咎,此人所致”(《漢書•楊敞傳》)。這下好了,皇上正愁沒人背鍋呢,這就主動送上門了。果然楊惲也因此獲罪,再度被捕入獄。

漢宣帝本來就因為之前的事對他就有成見,既然如此,那麼就叫廷尉徹底查一查這個給帝國帶來災難的“災星”吧。而這一查不要緊,居然就查出了楊惲寫給孫會宗的這封“大不敬”之信。宣帝見了此種充滿挖苦和怨恨的信,更加怒不可遏,最終很會察顏觀色的最高法官判了楊惲一個大逆不道罪,腰斬處死,妻兒均被流放酒泉,一代憤青楊惲也為自己的多嘴多舌付出了慘重代價。而他的朋友孫會宗也是“躺著中槍”,被貶官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