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交往


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交往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二、人际交往的条件

(一)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

(二)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

(三)信息接受者要适宜的心理准备。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

(一)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 信息, 信息渠道, 接受者。

四、人际交往的种类。

(一)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

(二)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类: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

(三)根据对他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把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

(四)根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 和行为 等。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态度可以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

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动作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1.低层次、低水平人际关系; 2.中等层次、一般水平的人际关系; 3.高层次、高水平的人际关系。

六、人际交往的意义。

(一)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三)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四)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 人际认知

一、什么是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内在特征。

二、人际认知的主要内容。

人际认知包括自我的认知 和对他人的认知。

(一)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认知(如健康、胖瘦等)、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知、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

(二)对他人人际的认知,主要对象包括对他人仪表的认知、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人格的认知、对他人人格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等。

三、人际印象

(一)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

1.一致性倾向。

2.评价的中心性。即评价维度、力量维度(强—弱)、活动维度(积极—消极)。其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

3.核心特性作用。

(二)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2.近因效应——它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它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面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定势效应,它是指当认识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一定外部联系对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

5.投射效应,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加强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6.正性偏差,它是指人们对让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

7.刻板效应,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先有刻板效应,再有定势效应,先刻板,依据它再定势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