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關隘文化雄風蕩

“楚塞三關隘,雲峰入望重。何年戎馬地,空有昔人蹤。積水沉秋堞,長煙帶古烽。乾坤當失據,饕餮任群兇。”這首題為《三關》的詩作,是明代文壇領袖、河南信陽人何景明的著名詩作,描畫了中原戰略要地“楚北三關”的歷史烽煙。

廣水市古稱楚之北門,桐柏、大別山脈交匯於市北部。由於群山環繞,自古為南北要衝,關隘山寨眾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聞名於世的“楚北三關”(武勝關、平靖關、九里關)廣水有二,加上黃土關,合稱“應山三關”。歷史上,“楚北三關”為南北朝國界,南梁與北魏曾在此多次鏖戰;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清末捻軍、太平軍均在此長期轉戰,反覆爭奪。

廣水:關隘文化雄風蕩

武勝關老照片

三關古今概貌

楚北三關,古代分別稱之謂:大隧(九里關)、直轅(武勝關)、冥阨(平靖關),隨著歷史變遷,如今有武勝、平靖二關在廣水市境內,加上黃土關,合稱“應山三關”,另有隘口黃蓬坳。

武勝關:古又稱武陽關,為中國九大名關之一,位於鄂、豫兩省交界,大別山、桐柏山兩山銜接處,南北朝國界,號稱“中南第一關”。今位於武勝關鎮孝子店汪家崗村,關北為河南信陽雞公山鎮武勝關村,成為南北交通咽喉,京廣鐵路和107國道穿關而過。關口西側為擂鼓臺,東側為養馬石(又名斬龍腰),兩山脈交匯處山溝為炮臺溝,關南有將軍寨。原建有關城,有南北城門和城樓,城內有街市和居民,還有關帝廟、自修庵。清代關北有營房煙墩一所,民國關北有炮臺,關南有吊橋。日軍侵佔後,在隧道南北兩頭,各修碉堡一處。

廣水:關隘文化雄風蕩

武勝關自春秋始就戰爭頻繁,南北朝時期發生了多次爭奪戰。關南有將軍寨,相傳北宋將軍狄青曾屯兵於此。南宋岳飛抗金兩過武勝關,並監造關城,派大將牛皋守防。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兵過此地,進軍湖北。清咸豐、同治年間,清軍派駐將軍、提督,建有碉卡,與太平軍、捻軍反覆爭奪。

平靖關:古稱冥阨,位於縣北鄂、豫兩省交界處,屬桐柏山脈,地勢險要,兩側群山對峙,歷代是中原戰略要地,被《呂氏春秋》稱之為“天下九塞之一”。位於蔡河鎮小河平靖關村,關北為河南信陽譚家河鎮。歷代設有驛站,建有甕城。關口東側為蜈蚣嶺,西側為鳳凰山。有大關口、小關口,小關口距大關口約1公里。大關口為湖北與河南兩省界口。原有關城,建在大關口,有城牆、城門和城樓,城樓上嵌有“平靖關”三字石匾額。關口有兩座界址廟,南廟屬湖北,北廟屬河南。城牆、城樓、界址廟均毀,無址可尋。關口僅有碑座置於關頂公路旁,據當地人講,為平靖關界碑碑座,碑已失落。關口兩側有部分土築殘牆,北牆較陡,南牆較矮,兩牆均向山頂延伸。關口東坡似有兩條土牆與西坡土牆對應,北牆尚有殘跡。土城垣東西寬約70米,南北長約40米,牆殘高0.4至0.6米,寬約3米。兩則山坡上築土牆圍成一圈甕城,牆周長約300米,寬4至6米,高1至2米,甕城南北各開一石門。甕城內採集有泥質灰陶繩紋罐、盆及板瓦、筒瓦等殘片。關口東側山坡上有關寨和烽火臺各1座。

公元前506年,吳楚柏舉之戰,孫武曾率兵經過此地,進逼漢水。明嘉靖年間,為盜賊出沒之所,移巡檢司至此,建有城樓、營房墩臺和巡檢司衙署。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清末捻軍,都在這裡和官兵發生過戰鬥。

黃土關:在應山城區正北,今位於蔡河鎮黃土關村,是進出應山的重要通道,向為兵家必爭之地。關口東南為黃土寨(古名營盤山),西北為龍臥寨(狗貉嶺,古名高山)。據當地人講,關口南北走向,原有城牆、城門、城樓,城樓上嵌有“黃土關”三字石匾額。城牆高3米,長1500米;城門高3米,寬2米;城樓高7米。西南半里處有座關帝廟。均毀於20世紀60年代,遺址難尋。關隘兩側山坡上各有一條東西向石牆殘跡,西段長約60米,寬0.7米至1米,高1米;東段長約50米,寬0.8米,殘高0.5米至0.7米。隘口處原有一門,即關口,口寬約10米,石牆已毀。關口兩側平坦坡地上均有明清陶瓷殘片和磚瓦殘片,曾有房屋建築。

明崇禎九年(1636年)李自成起義軍轉戰黃土關。清末太平軍、捻軍出入應山時,這裡為重要通道。(高教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