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到底是怎麼個“批判”法?

我是一個著迷於產品和運營的技術人,樂於跨界的終身學習者。歡迎關注我喲~

每週五早6點 按時送達~


大家好,我是Z哥。

「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估計大部分人都聽說過。

但是真正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的確不多,Z哥我自己也一直在刻意練習。


如今我們身處在一個被大量“投餵”信息的時代,為了吸引眼球、博得流量,越來越多的文章內容充滿誇張的、煽動性的內容。

這樣的內容非常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感,會讓你覺得“真的好有道理”。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從中窺見了一部分的現象和觀點,更深入全面的對錯根本無從判定,可能也沒有能力判定,甚至是也從沒想過要去判定(只要主觀認同,能找到N個對的理由……),照單全收,每每看完飄飄然有學富五車之感。

這背後恰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畢竟保持理性是一個反人性的行為。


可能你會說這是背後的人心懷不軌,有意而為之,大家都講道理擺事實不好麼。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大家都是要活下去、要吃飯的,特別在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挖掘乾淨之後,誰搶佔到每個人的注意力越多,分得的蛋糕也越大。

改變不了環境就只能改變自己了。如何讓自己像有“定海神針”一樣,能夠在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中不受搖擺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你聊的話題——讓自己擁有「批判性思維」。


可能不少人會將「批判性思維」和「槓精」聯想起來。

但是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能說清楚一個觀點他之所以認同或者不認同的理由,並且是可論證的,而不會像後者往往只會拋出一個“瞎扯!”,再扯些有的沒的,但是你問他為什麼,卻說不上來。

比如,某篇文章表達的觀點是:“讀書是我們這個時代提升社會階層最好的方式。”

槓精就會類似這樣評論:“那個誰,讀書成績很差,但現在日子不照樣過的風生水起麼。”

你看,這其實就是用當前“結論”的180度對立面懟當前“結論”,並且論據的特殊化太強,缺乏說服力。


那麼如何鍛鍊運用批判性思維來看待事物的能力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個概念,「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這是在《學會提問》一書中提到的概念。

海綿式思維就是,不管是聽、還是看,來啥接收啥,很少去想是否正確、是否有普適性;淘金式思維則相反,我們會主動思考,與所接觸的信息進行互動,去質疑、辯駁,不管最終認同與否,你都仔細推敲了作者的每一個步驟,確保走完了所有的論證流程。

假如你覺得自己平時看什麼、聽什麼都覺得有道理,就說明自己是一位海綿式思維的人。反之,則是淘金式思維的人,也就是批判性思維。


你再回頭仔細看看上面對這兩種思維的描述,你會發現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海綿式思維只是在問“為什麼會這樣?”。而淘金式思維除此之外還會確定“是不是這樣?”

因此,先在問why之前,先想想is right?

可以用「演繹」和「歸納」兩個論證方法來判斷一個事物是否為真。其實學校裡都學過,可能都還給老師了:D。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就是「演繹法」。

任何三角形只可能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大前提


這個三角形既不是銳角三角形,也不是鈍角三角形。——小前提


所以,它是一個直角三角形。——結論


——維基百科

這就是一個環環相扣的論證過程,可以不止這三層,可以是更多層的演繹推理。

而下面這個就是「歸納法」的例子。

所有觀察到的烏鴉都是黑的。


所以,所有烏鴉都是黑的。


——維基百科

歸納的本質就是從特殊歸納出普遍共識,結論其實不是100%確定的。像這個烏鴉的例子中,除非我們見過所有烏鴉,否則並不能100%保證所有烏鴉都是黑的。

雖說如此,但這也是一個很有效的論證方法,畢竟50%和99%的差距,可比99%與100%大得多。


好了,思路清楚了,具體要怎麼做呢?

Z哥我自己一般會用以下4個問題來給自己解惑。


/01 他在說什麼?(what)/

這裡的what主要包含兩點。他在說的是一個什麼問題?以及他的結論是什麼?

說實話,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兩個人爭得不可開交,實則兩個人講的問題都不是同一個。所以,這點看似簡單,但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特別地常見。

另外,只有先確定他的結論是什麼,讓「結論先行」才能避免自己站在一個以偏概全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觀點


/02 理由是什麼?/

在弄清楚了問題和結論之後,再去看過程,去看看他得到這個結論是理由是什麼。

我一般看這三個點。

  • 有沒有證據?
  • 邏輯是否嚴謹?
  • 是否有含糊其辭,故意隱藏的內容?

這點比較考驗一個人的知識積累,特別是第三點。因為畢竟有些信息作者知道而你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作者隱藏某些信息,你完全不知道。

比如,某某公司說自己是行業top1,但是到底是一個大類行業還是某個非常細分的行業呢?這個就得靠你自己去判斷了,不能單純的腦補自己腦子裡跳出的第一個行業名稱。

一般來說,對你覺得不確定的信息,去搜索引擎搜一下,至少可以讓得到更多的相關的信息來做出判斷,作者是否有刻意隱藏部分信息。


/03 這是建立在怎樣的假設上的?/

有些事物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會因所處的視角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結論。但是呢,一個結論又不可能無中生有,所以一定會有一些假設。越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假設就顯得會越多元。所以你得去挖掘一個結論中有哪些是靠假設在支撐的。

並且,要對作者有所瞭解,如此你才能知道他與你的價值觀、經歷上有哪些不同。重新判斷有哪些假設你是認同的或者不認同的。

所以在此類問題上,我們需要多問一下“這是建立在怎樣的假設上的?”。為的是弄清楚作者提出這些假設你認可嗎?有沒有什麼信息是會被這種價值觀、人生經歷自動過濾掉的?


/04 有沒有其他人有過不同的觀點?是什麼?/

這個問題在你不熟悉的領域裡非常有用。

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建立在追求共識的基礎上的。那些被抽象出的真理、定理、公式是共識的最大化表現,本質上也是在追求共識。

所以,你要儘可能的看到一個事物的全貌,而不能輕信一家之言。如此才能確保你不會被“帶節奏”。

看不同觀點最簡單的方式是看評論,特別是微博上不同大v之間的觀點互掐。思想的碰撞才能更加的接近真理、達成共識。


好了,很簡單,就以上的4個問題。我認為只要你能訓練自己平時多帶著這4個問題去思考,慢慢的你的批判性思維就會養成了,具備更好的獨立思考能力。

掌握了批判性思維,你就掌握了一門新的信息加工技術,雖然不能讓你在其它領域給出自己的思考和論斷。但是你可以更好的審視別人的觀點,而不是人云亦云。

而且,批判性思維也是創新的來源,如果大家對事物的認知都趨同的話,還哪來的什麼創新呢?


好了,我們總結一下。

這篇呢,Z哥先和你強調了在當前這個時代,擁有批判性思維是多麼重要。

其次,和你闡述了批判性思維與槓精是不同的,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是邏輯可循的,而後者大多是以偏概全,甚至是答非所問。

然後,告訴你培養批判性思維最要的是通過「演繹」和「歸納」兩個方法去論證作者的觀點

。具體可以通過4個問題來進行。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怎麼個“批判”法?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就麻煩給個「」或者「分享」一下吧。

鼓勵我的創作 :)


也可以「關注」我,帶你以技術思維看世界~

想更進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歡迎「搜索微信公號:跨界架構師」。

內容包括:架構設計丨分佈式系統丨產品丨運營丨個人深度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