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特別“歐洲債券”難產,一場強大的經濟地震正在形成?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疫情重壓下的歐洲大有分道揚鑣之勢。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歐洲,原本緊密聯通的各地紛紛鎖國封城,社會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重災區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呼籲歐盟採取超常規手段救急於水火,要求立即發行特別“歐洲債券”,法國總統馬克龍全力聲援。但是,荷蘭、德國及北歐國家卻不甘願填補這個窟窿。雙方在如何提供財政支持以及多大規模等等問題上爭執不下,南北兩大陣營分歧嚴重。

由此引發外界種種猜測,歐盟行將解體、歐元區破產的質疑聲甚囂塵上。確實,歐盟一體化進程正面臨嚴峻挑戰,歐洲團結的信心明顯不足。在艱難戰疫的關鍵時刻,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能否力挽狂瀾,還要看各國政治決心和政策決斷。

歐元區是歐洲一體化的核心力量,歐元則是歐洲統一的象徵。自成立來,歐盟及歐元就飽受非議。在經歷歐債危機後,歐盟顯示出團結力量和統一的強大信心。然而,近年來,隨著難民問題屢屢發酵,英國脫歐在即,以及全球保守主義、民粹風行,歐洲一體化前景又蒙上一層陰影。疫情當前,歐盟要想順利闖關,絕非易事。

外界普遍認為,歐盟在應對疫情、推出救助措施時給人感覺總是慢一拍。比如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是在多方催促甚至批評之下才改變態度,承諾將“全力維護歐元區的團結”。3月18日,歐洲央行宣佈總額7500億歐元購買各國政府債券的計劃,此舉暫時穩定了歐洲債券市場。雖然形勢緊急,直到3月26日歐盟才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領導人峰會,最終也未能就應對冠狀病毒的援助政策達成一致。關鍵分歧就是“歐洲債券”。比利時、法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和西班牙9個歐元區國家共同呼籲緊急發行“歐洲債券”,幫助各國度過難關。但是,該提議遭到奧地利、芬蘭、德國和荷蘭的斷然拒絕,他們不願意用本國納稅人的錢去填補南歐國家巨大的債務窟窿。有評論認為,歐元區分裂的幽靈依然存在。

而歐元區面臨的真正問題是確保意大利經濟不會崩潰。意大利的危機就是歐洲的危機。一旦發生意大利債務違約,其影響將波及整個歐洲乃至世界。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近2萬億美元,其經濟規模大約是希臘的10倍,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同樣重要的是,意大利擁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主權債務市場,政府債務餘額超過2.5萬億美元。可以說是到了“大到不能倒,大到無法救”的地步。

同樣,西班牙等國問題的嚴重性也不容忽視。西班牙總理桑切斯承諾撥出2000億歐元用來救助國民,佔該國GDP的20%。當被問及這筆資金出自何處時,桑切斯回答說,他指望從“歐洲”獲得經濟上的幫助。還有其他一些國家也在熱切盼望歐盟儘快撥款救急。

有分析認為,一場強大的經濟地震正在形成之中。這並非危言聳聽。分析數據表明,歐洲企業對未來一年的信心已經跌到有記錄以來最悲觀的水平。根據麥肯錫公司的一項調查預測,今年歐元區GDP將下降10.6%,直到2024年底才會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為此,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峰會上據理力爭,歐洲必須在這場危機中表現出團結,這關係到歐盟的存亡。

歐洲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數十年來,歐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各個方面融合發展,已經建立起較為成熟的制度化合作體系。因此,在遭遇新冠病毒這樣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歐盟各國都在呼籲要展示歐洲團結的力量,共克時艱。

目前,除了歐洲央行的7500億歐元債務購買計劃外,歐盟委員會也放寬了對各成員國政府預算支出的限制,允許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歐元區還有自己的歐洲穩定機制(ESM),可提供4000億歐元支持陷入困境的國家。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歐盟將向意大利撥款1000億歐元,用以補助失業工人。此外,歐洲投資銀行也將提供總額2000億歐元的擔保資金。

4月9日,歐盟各國財長終於達成協議,同意向遭受重創的歐洲國家提供5000億歐元救助資金。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這點錢顯然不足以重啟歐洲經濟。更何況要挽回歐洲團結的信心?根據意大利最近的一次民意調查,88%的意大利人認為歐盟在危機期間毫無幫助,只有21%的人認為歐盟成員國身份總體上是有益的。這種不信任感則是普遍的,尤其是歐洲的南北心理差距還在拉大。

歐洲現在正面臨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現在肯定是歐盟展現領導力和凝聚力的時候了。正如歐盟的締造者蒙內特說的,一個新歐洲“將在危機中鍛造”。但願歐洲能夠奮起,儘早戰勝疫情,還世界一個驚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翁東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