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知识点帮你解读“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简单的来讲就是,有的人身上携带了病毒,但是没有明显症状。

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第二种是感染者核酸检测呈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种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不是病人,只是核酸检测阳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魏晟教授表示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分不同情况来看,如果是在武汉隔离了这么多天后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低。如果是从国外正在流行的地区返回人群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是很高的。要分不同情况,分别判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对1月29日至4月8日各地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3月10日以后转为确诊病例的比例维持在11.2%以下,部分省份这一比例相对较低,在6%以下。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从医学上判断,无症状感染者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传染力一般较弱,传染性比有症状的低很多。“没有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带病毒的飞沫在呼吸道内排不出来,引起传播的机会就相对少一些。”

魏晟说,武汉居民大多居家隔离了70多天,又无症状,有“绿码”的人传染性很小。“近日武汉出去了很多人,查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极少。”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成为超级传播者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病毒传染给十人以上的病人被称为超级传播者。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超级传播者”从历史来看都是属于重症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携带的病毒数量也比较少,传播的危害是比较小的,不会成为“超级传播者”。 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意味着不会传染,因此要遵守科学的提醒,如果是从武汉或者湖北其他地方来的,在家里也要戴口罩,这样才能避免病毒的传播。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将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纳入防控管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管理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各级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将个案调查表或调查报告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上报。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且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则继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临床表现,应及时转归为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无症状感染者最主要的来源


目前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所以过去的14天没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就无需过度担心。公众需要做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即可。戴口罩、勤洗手、勤擦拭、勤通风;保持1米距离,避免共用物品;要做好隔离,及时就医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