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那些火星探測史上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撰文 / 鄭永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2020年,是一個火星年,多顆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升空。火星車是多種高新技術的集成,也是各國深空探測競賽的戰略制高點。在火星探測歷史上,曾經有三代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先鋒官索傑娜號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馬克經過長途跋涉,找到了遺留在火星表面上的火星車,利用火星車上的天線,他重新與地球上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繫並最終獲救。影片中救了馬克一命的那輛火星車,並非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1996年發射升空,1997年7月4日登陸的火星車——索傑娜號


索傑娜號是一輛小型火星車,僅10.6千克重。登陸火星前,它搭載在火星探路者號(Mars Pathfinder)著陸器上。登陸展開後的火星車,長65釐米,寬48釐米,高30釐米。搖臂轉向架可以檢測到20釐米高的岩石,如果火星車有側翻危險,坡度感應器則會發出警報。因為個子太矮,所以從索傑娜拍到的照片中,火星上的石塊看起來都很高大。


索傑娜號的上甲板鋪設了一層太陽能電池,車內安裝了一套電子系統,設計壽命只有一星期。火星車有一根桿狀天線,但由於功率太小,無法將信號直接發送給地球,只能通過著陸器進行轉發,才能與地球通信。當它正式工作時,地面工程師會通過著陸器,傳給它一系列運動指令,引導它前進。除了可以遙控駕駛,索傑娜還有一種自動駕駛模式——可以自主選擇路線,我們只需告訴它提前避開某些障礙物即可。


索傑娜走的很慢,最快的時候也只有1釐米/秒,這也是勇氣號、機遇號和好奇號設計的最快速度 。而且,它也離不開著陸器,只能一直圍繞著陸器工作。


由於重量限制,索傑娜的探測設備也很簡單,只在火星車後部安裝了一個簡易的彩色攝像頭和一臺能譜儀。遇到要分析的岩石時,火星車必須掉頭,讓車尾的能譜儀直接接觸石塊,才能進行分析。


作為第一代火星車,索傑娜為此後更復雜、功能更強大的機器人火星車,擔當起了“探路先鋒”的重任


探路者:那些火星探測史上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三代火星車的大小對比,從小到大依次為索傑娜、機遇號和勇氣號(由於結構完全相同,所以只展示其中一輛)、好奇號(NASA/JPL-Caltech)


跑馬拉松的勇氣號、機遇號

勇氣號和機遇號是一對“雙胞胎”,不僅外形長得一模一樣,連攜帶的探測設備也完全相同。小哥倆分別於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前後腳發射,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先後登陸火星。


勇氣號的目的地,是直徑約150千米的古謝夫撞擊坑。登陸後,勇氣號發現,古謝夫並沒有沉積物,只有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機遇號的目的地,位於火星赤道以南的子午線平原。那裡特別平坦,厚達數百米的灰色赤鐵礦覆蓋在阿拉伯臺地上,看起來就像火山噴發的碎屑物質。


勇氣號和機遇號之所以都選擇在赤道地區登陸,一是因為那裡的太陽能比較充足,可以給火星車提供充足的電能;二是因為那裡地勢低窪,海拔較低,用降落傘進行減速的距離更長,效果更好。


作為第二代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各重170千克,是索傑娜號的16倍。它們的個子也要高得多,桅杆上導航相機的視場更寬,這讓地球上的工作人員看它拍攝的照片,就像身臨其境一般,因而能方便地操控火星車。


作為機器人“地質學家”,勇氣號和機遇號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火星岩石的物理特性、化學和礦物組成。火星上的沙塵暴常常席捲全球,因此,幾乎整個火星表面都覆蓋了一層紅色的沙塵。當年,索傑娜號就被這層沙塵給矇蔽了,它在著陸器周圍走來走去,看到的物質成分都差不多。“吃一塹,長一智”,為了揭開沙塵底下的秘密,科學家給第二代火星車配備了專門清除石塊表面灰塵的不鏽鋼刷頭,同時還配備了一個鑽頭。這個鑽頭可以在石頭上打磨出一個幾釐米深的圓孔,然後用光譜儀就可以分析岩石內部的成分。


更令人稱道的是,作為一款低成本航天器,勇氣號和機遇號當初的設計壽命只有短短的三個月(90個火星日,1個火星日比地球日約長半小時)。但是,它們的表現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勇氣號一直運行至2010年,工作了6年多,跑了7.7千米;機遇號更是一直運行至2018年(是設計壽命的59倍),工作了整整15年(約相當於8個火星年),而且,它還是宇宙“馬拉松”比賽的冠軍,跑了45.16千米,超過一個全程馬拉松的長度。

探路者:那些火星探測史上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核動力“航母”好奇號

好奇號屬於第三代火星車,質量更重、體積更大、功能也更強大。它的外形尺寸與一輛私人轎車差不多,重約900千克,相當於勇氣號或機遇號的5倍。因為太重,所以不能像前三輛火星車那樣,用安全氣囊彈跳的方式登陸。為此,工程師們研發了一種全新的登陸方式——空中吊車。這種登陸方式,不僅可以把更重的設備運到火星表面,而且相比用氣囊著陸,火星車受到的衝擊也要小得多。


探路者:那些火星探測史上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一位藝術家描繪的空中吊車下方懸掛著好奇號火星車,

準備在火星表面著陸時的場景(NASA/JPL-Callech)

作為第一輛沒有“翅膀”的火星車,好奇號採用同位素溫差發電機,通過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的熱量進行發電。由於不再受到太陽能發電的約束,好奇號著陸區的選擇範圍更寬。最終,它選擇了機遇號和勇氣號曾經想去而不敢去的蓋爾撞擊坑。


好奇號還有一個官方的正式名稱——火星科學實驗室。這是因為地球上一個普通巖礦實驗室能做的常規分析任務,好奇號都能獨立完成。它配備了9臺科學儀器和1個環境探測包,光是相機就有3個。它能抓、能鏟、能鑽探,還能篩選、研磨、轉移到測試盒,添加化學試劑,進行加熱,測量光譜,得到顯微圖像,真的就像一位合格的地質學家。


好奇號的設計壽命只有2年,但目前仍然狀態良好,是唯一仍在正常運行的火星車。好奇號發現,蓋爾撞擊坑中曾經有過一個淡水湖,這樣的中性環境顯然更適合生命的繁衍;它發現了一片鵝卵石,根據石頭的大小和圓度,科學家推測,這些鵝卵石是被水流從別處搬運過來的;它還檢測到大氣中含有甲烷,如果是在地球上,根據這些數據,科學家已經可以宣佈火星上有生命活動。樣品分析儀在土壤中檢測到多種有機物,但科學家還無法確定這些有機物的來源。因為除了生命活動會產生有機物,還有大量的有機物會隨著隕石和宇宙塵埃落到火星上。


顯然,科學家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回答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而這,有待下一輛火星車來完成。目前,好奇號這艘核動力火星車的使命仍未終結。未來,它還會帶給我們哪些激動人心的發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