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說起古城“西安”最著名的要數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還有西安城牆、鐘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曆史博物館、碑林等等景點。如果來西安遊玩,那麼這些地方一定不容錯過。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西安“大唐不夜城”廣場的不倒翁表演,吸引了很多來西安旅遊觀光的人,好多網友都是慕名而來。一方面是為了目睹網絡上不倒翁表演者的真容,另一方面應該是為了領略欣賞西安的歷史文化風情。那麼筆者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什麼常常被人們稱為“大雁塔”?“大雁塔”這個名字有什麼來歷?這座千年古塔“大雁塔”為何能屹立千年至今保存而沒有坍塌?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大慈恩寺”的來歷?為什麼要建“慈恩寺塔”?

說起“大雁塔”就不得不說“大慈恩寺”,因為“大雁塔”就是在“大慈恩寺”內修建的。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太子李治為追念亡母文德皇后,選此林泉形勝之所,立為大慈恩寺。

寺院南臨黃渠,水竹森邃,風景秀麗,為京都之最。寺內重樓復殿,瓊宇精舍,共十三院,總一千八百九十七間,度僧三百人。寺成,高宗親倖至寺,佛像幡華並從宮中出,以太常九部樂送額至寺。

不久之後,從長安的宏福寺請來了從印度取經回國的玄奘法師為寺廟的上座,來到本寺東院翻譯佛經,同時協助他譯經的還有當時國內著名的學者和名僧數百人,大慈恩寺也成為了當時長安佛經三大譯場之一。玄奘還在此寺創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慈恩宗。“玄奘”也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唐詩紀事》:長安三月十五日,兩街看牡丹甚盛。慈恩寺元果院花最先開,太平院開最後,又有凌霄花。寺西院建有佛塔,稱大雁塔。此寺雖經武宗會昌滅佛,亦保留不廢。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的玄奘法師,為了安置從印度帶回的經像,在高宗的資助下,仿照印度的佛塔建築制度,由玄奘親自設計,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五層佛塔。(這就是大雁塔最開始的建造高度)

由於此塔磚表土心,後草木鑽生。加之風蝕雨淋,逐漸頹壞。

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由王公大臣施錢積資重建。新塔七層,外為方形,立於高4.2米、邊長25米的四方基座之上,塔高64米。塔身為立椎狀,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下面兩層為九間,三、四層為七間,最上三層為五間。塔內有螺旋木梯可攀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此塔氣勢雄偉,建築堅固,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體現了我們古代人民在建築領域的高超技術。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詩句有:“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塔底層的四面門楣下,有精美的唐石刻建築圖式和佛像,傳為唐閻立本的手筆。

“大雁塔”這個名字的來歷說法?

  • 第一種說法:古印度迦南僧曾“穿山石做塔五層,最下面一層作雁形,謂之雁塔。”玄奘最初設計建造的塔就是採用了這種形制。
  • 第二種說法:古人孫儉《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中有:“一忻陪雁塔,還似得天身。”楊廉在同名詩中說:“慈雲浮雁塔,定水映龍宮。”它的得名,可能和佛祖釋迦牟尼曾化身為鴿救生的佛教故事有關。而唐人習尚雁,凡言鳥常以雁代之,故稱慈恩寺塔為雁塔。由於它較薦福寺的小雁塔更加雄偉高聳,故稱大雁塔。
  • 第三種說法:當年玄奘取經途中曾因困於沙漠,後來得到大雁引領,才找到水源,得以生還。建造這座佛塔是為了報答普賽化身指點迷津的大雁之恩。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唐代以後歷經戰火,明代重修加固,為今天的“大雁塔”原型

唐代以後,寺院歷遭兵火,除塔之外所有殿宇全被燒燬。今寺內大殿、東西廂房、鐘鼓樓、山門等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

大雁塔在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修葺時,在塔身唐磚之外,又緊砌了一層明磚,使其更加堅固。

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進行修葺時,縮小寺院規模,僅保留了以大雁塔所在的西院範圍。建國後,對大慈恩寺和大雁塔修葺一新,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大雁塔傾斜之謎

大雁塔初修建於唐永三年(公元652年),現通高64.5米,共七層,是西安標誌性古建築之一。

遊客到大雁塔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大雁塔竟然是斜的。到如今實際測量後,會得出塔身向西的偏離程度竟達到1006.4毫米。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大雁塔成為比薩斜塔了?

據史料記,早在1719年就發現大雁塔有傾斜的現象了,1985年已達到998毫米,現在更達到1米多一點。雖然說:“古塔十有九斜”,但這種傾料畢竟讓老百姓疑惑,擔心大雁塔會因此倒塌。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經過當地文物部門和地質部門長達十幾年的研究,大雁塔傾斜之謎的基本情況已經搞清楚了,原來,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安地區一共有四個漏斗型的下沉結構,而大雁塔所處的位置好在其中一個下沉結構的邊緣,加上週邊群眾打井、土,和60年代以來西安地區過量抽取地下水,使承壓水位大幅下降,從而造成了大雁塔地基的不均勻下沉,加速了古塔的傾斜下沉。

近年來,隨著西安地下水位的改善,和文物保護工作的加強,大雁塔不均勾下沉的現象已經明顯減緩,而且出現了回彈和恢復的現象,有關部門一直密切關注著這座千年古塔,相信大雁塔在科學的保護下,必然得到改善,延年益壽!

“大唐不夜城”廣場旁邊的千年古佛塔為何被叫“大雁塔”?

小結:夜晚的“大唐不夜城”星光璀璨,廣場上依舊人山人海,而“大雁塔”依然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它見證這座古城千百年以來的變遷與發展,它是這座古城的標誌,向每一位遊客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