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哈爾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金、清兩朝發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爾濱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兒出生在哈爾濱依蘭,金源文化由此遍佈東北,發揚全國,是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金上京會寧府遺址:是1115-1153年間金國的都城,歷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帝,達38年,遺址主要由橫豎相連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組成。城垣夯土版築,有護城河環衛。現所保留的遺址是金世宗大定年間修復的遺蹟,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城南2公里。金上京南北二城現有城門遺址28處,其中北城北垣1門,東垣1門,西垣1門,腰垣2門,南城南垣2門,除腰垣東側門址處,均帶有甕城遺蹟。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亞溝石刻: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亞溝東5公里的石人山崖壁上。這一帶為金人發祥地。崖壁高10米多,畫像為一男一女 並坐狀,是金代女真人石刻畫像。男像武士裝束,頭戴盔帽,肩披披風,手握短劍。女像面相溫和,神態從容,雙手合於胸,盤腿而坐。有關學者推測石刻人像與金代貴族陵墓有關。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哈爾濱頤園街一號歐式建築: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原為一俄國林業資本傢俬邸,1919-1923年建。磚石混凝土結構,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主、副樓分別為四層、二層(含半地下室),上有陽臺、下有甬道連接。法式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為主,博採歐式各國建築藝術之長。客廳、餐廳裝飾典雅而豪華,全揪木雕花天棚、牆圍。主樓右側佈設花園。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聖索菲亞教堂:

坐落於哈爾濱市道里區索菲亞廣場,是一座始建於1907年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為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最初為一座隨軍教堂。同年,俄國茶商伊·費·赤斯嘉科夫出資,以隨軍教堂為基礎,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結構教堂。1911年,木牆外部砌了一層磚牆,形成了磚木結構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聖索菲亞教堂第二次重建,歷時9年,於1932年11月25日落成。建成後的聖索菲亞教堂深受拜占庭式建築風格影響,富麗堂皇。教堂通高53.25米,建築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哈爾濱文廟: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文廟街25號,是為祭祀中國古代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築的。它始建於1926年,建成於1929年。其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但由於其大成殿是11開間的,等級卻是全國之最。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為9開間的,小的還有5開間、3開間的。由於哈爾濱文廟建築雄偉壯觀、金碧輝煌,因此被稱為哈爾濱的"故宮"。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阿城清真寺: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西南的清真小區,佔地面積9000平方米,是全國百座著名清真寺之一。該寺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建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寺高20米,由瑤殿、中殿、捲棚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青磚到頂,磨磚對縫,瓷磚嵌壁,雕樑畫棟,斗拱飛簷,錫頂月牙,造型精美,古色古香,是中國典型的大屋頂式建築。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哈爾濱莫斯科商場舊址: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46號,現為黑龍江省博物館館址,建於1906年,為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的磚混結構。 是沙俄在哈爾濱建造的早期歐式建築之一,米黃色牆面,暗紅色穹隆,為巴洛克式建築,並融有十九世紀末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馬迭爾賓館:始建於1906年,位於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當時賓館富麗堂皇、門庭若市。馬迭爾在俄語裡的意思為現代時髦的意思。1934年遭日偽軍隊的殘酷破壞,開始衰敗。1946年,哈爾濱解放後,馬迭爾被改為中共中央東北局招待處,隨後幾易其名,1987年,恢復馬迭爾原名。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哈爾濱猶太人活動舊址群:位於哈爾濱道里區、南崗區,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大批猶太人從俄國、東歐和其他國家陸續遷居哈爾濱,並形成了完整的社區,這些原居哈爾濱猶太人自由地從事宗教、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也對哈爾濱城市的形成和發展、經濟文化繁榮產生過深遠影響,並留下了一批造型獨特的建築。列入國保的包括:哈爾濱猶太總會堂、猶太新會堂、猶太中學、猶太醫院、猶太國民銀行、"戈洛布斯"猶太電影院、秋林洋行道里分行、梅耶洛維奇大樓、穆稜煤礦公司、斯基德爾斯基故居、遠東銀行、協和銀行、米尼阿久餐廳、猶太商人索斯金故居14處。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東北民主聯軍前線指揮部舊址:又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遼瀋戰役前線指揮部舊址,位於哈爾濱市雙城區昌盛街優幹衚衕6號,舊址建於1917年,1969年按原貌翻修。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舊址: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上,是一座具有歐洲古典主義兼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此處原為"東省特別區圖書館",始建於1928年,由東省特別行政區主持,俄國建築師吉達諾夫設計,1931年竣工。"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於1932年3月1日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政權。1933年3月,哈爾濱特別市警察廳成立,該建築被佔用。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王脖子山遺址群:位於巴彥縣境內,為新石器時代延續到漢代的遺址。遺址西側和南側暴露出的文化層厚約1.5米,遺物複雜豐富,文物價值較高。採集到的大部分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物。主要遺物有石器、骨器、陶器、銅器、鐵器等。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慶華古山寨遺址:位於哈爾濱市賓縣新立鄉慶華村城子屯北200米的北岡南坡上,是戰國至漢代時期的古遺址。遺址呈橢圓形,城周長約650米。1985年8—9月發掘,清理出房子2座,灰坑、窖穴各1個,出土各類器物300多件,以陶器為主,還有銅器、骨器、石器。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始建於1933年,曾以石井部隊、東鄉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等名義活動,犯下了細菌戰、人體實驗等戰爭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隊敗逃之際炸燬了大部分建築,形成了現在遺址的整體格局。

哈爾濱 15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土城子遺址:位於哈爾濱市依蘭縣境內,為金代時期的遺址,是牡丹江下游沿岸地區規模較大的一座古城。遺址呈不規則形狀,周長為3345米。古城內地表及城垣斷層中有各種碎瓦和陶片,間有印紋硬質黑陶,並出土過六扳耳鐵鍋和銅錢等文物。土城子古城修築堅固,防禦設施完備,是金代屯戌重兵的城鎮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