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150)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150)


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向日 一作:向月)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初中古詩、戰爭、擬古、邊塞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寫馬、詠物、小學古詩、戰爭、早教古詩100首、邊塞

李憑箜篌引

唐代: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想象、音樂

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勵志、地名、愛國

將進酒

唐代:李賀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樂府、人生、宴飲、諷喻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代: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懷古、感傷、離別

夢天

唐代:李賀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哲理、想象、月宮、夢遊

苦晝短

唐代:李賀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議論

致酒行

唐代: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拿雲 一作:拂雲 / 擎雲)

懷才不遇、抒懷、飲酒

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唐代:李賀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南園十三首

唐代: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其一)
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
長腰健婦偷攀折,將喂吳王八繭蠶。(其二)
竹裡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餘,白日長飢小甲蔬。
橋頭長老相哀念,因遺戎韜一卷書。(其四)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其五)


尋章摘句老鵰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其六)
長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詼諧取自容。
見買若耶溪水劍,明朝歸去事猿公。(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
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其八)
泉沙軟臥鴛鴦暖,曲岸回篙舴艋遲。
瀉酒木欄椒葉蓋,病容扶起種菱絲。(其九)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
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其十)
長巒谷口倚嵇家,白晝千峰老翠華。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牽苔絮長蓴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龍卵,桂洞生硝舊馬牙。
誰遣虞卿裁道帔,輕綃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樹開朝徑,長茸溼夜煙。
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
古剎疏鍾度,遙嵐破月懸。
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其十三)

抒情、生活、田園、組詩

“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150)


馬詩二十三首

唐代: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飢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幹。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懷才不遇、抒懷

蘇小小墓

唐代: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寫鬼、抒情

天上謠

唐代:李賀

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
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採香垂佩纓。
秦妃捲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
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


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

想象、神話

馬詩二十三首·其一

唐代: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寫馬、懷才不遇、抒懷

唐代: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感慨

贈陳商

唐代:李賀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後。
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


悽悽陳述聖,披褐鉏俎豆。
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
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無寸尋,一上戛牛鬥。
公卿縱不憐,寧能鎖吾口?
李生師太華,大坐看白晝。
逢霜作樸樕,得氣為春柳。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
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
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時開,古劍庸一吼。

壯志未酬、憤懣、抒情

馬詩二十三首·其八

唐代:李賀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寫馬、懷才不遇、憤慨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唐代:李賀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寫馬、品格、讚美

秋來

唐代:李賀

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
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弔書客。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開愁歌

唐代:李賀

秋風吹地百草幹,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
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
壺中喚天雲不開,白晝萬里閒悽迷。
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抒懷、秋天、飲酒

美人梳頭歌

唐代:李賀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
轆轤咿啞轉鳴玉,驚起芙蓉睡新足。
雙鸞開鏡秋水光,解鬟臨鏡立象床。
一編香絲雲撒地,玉釵落處無聲膩。
紆手卻盤老鴉色,翠滑寶釵簪不得。
春風爛漫惱嬌慵,十八鬟多無氣力。
妝成婑鬌欹不斜,雲裾數步踏雁沙。
揹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女子

昌谷讀書示巴童

唐代:李賀

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
君憐垂翅客,辛苦尚相從。

傷懷、失意、感激

塞下曲

唐代:李賀

胡角引北風,薊門白於水。天含青海道,城頭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鳴夜刻。蕃甲鎖蛇鱗,馬嘶青冢白。


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羈愁。帳北天應盡,河聲出塞流。

邊塞

七夕

唐代: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節、思念

蜀國弦

唐代:李賀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抒情、離別

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唐代:李賀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寫馬、懷才不遇、憤慨

老夫採玉歌

唐代:李賀

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嫋嫋。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淒涼、貧困

“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150)


春坊正字劍子歌

唐代:李賀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鷳尾。
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簏簌,神光欲截藍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詠劍

高軒過

唐代:李賀

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浩歌

唐代:李賀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緗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不須浪飲丁都護,世上英雄本無主。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
羞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

抒懷、春天

野歌

唐代:李賀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衝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

敘事、懷才不遇、憤懣、抒懷、豪邁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唐代:李賀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借古諷今、寫馬、寓人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

唐代:李賀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寫馬、懷才不遇、抒懷

古悠悠行

唐代:李賀

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
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
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

歷史、自然、諷刺

崇義裡滯雨

唐代:李賀

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
瘦馬秣敗草,雨沫飄寒溝。
南宮古簾暗,溼景傳籤籌。
家山遠千里,雲腳天東頭。
憂眠枕劍匣,客帳夢封侯。

寫雨、懷才不遇、憤懣、抒懷、秋天

南山田中行

唐代:李賀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
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秋天

秦王飲酒

唐代:李賀

秦王騎虎遊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洞庭雨腳來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銀雲櫛櫛瑤殿明, 宮門掌事報一更。
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
黃鵝跌舞千年觥。
仙人燭樹蠟煙輕,清琴醉眼淚泓泓。

寫人、諷喻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

唐代:李賀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寫馬、懷才不遇、憤慨

南園

唐代:李賀

方領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南山削秀藍玉合,
小雨歸去飛涼雲。熟杏暖香梨葉老,草梢竹柵鎖池痕。
鄭公鄉老開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殘絲曲

唐代:李賀

垂楊葉老鶯哺兒,殘絲欲斷黃蜂歸。


綠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壺中沉琥珀。
花臺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迴風舞。
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

傷春、宴會、抒懷

猛虎行

唐代:李賀

長戈莫舂,長弩莫抨。乳孫哺子,教得生獰。
舉頭為城,掉尾為旌。東海黃公,愁見夜行。
道逢騶虞,牛哀不平。何用尺刀?壁上雷鳴。
泰山之下,婦人哭聲。官家有程,吏不敢聽。

寫虎、憂國、憂憤

傷心行

唐代:李賀

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
秋姿白髮生,木葉啼風雨。
燈青蘭膏歇,落照飛蛾舞。
古壁生凝塵,羈魂夢中語。

憂國憂民、憂民

帝子歌

唐代:李賀

洞庭明月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
九節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
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魚白石郎,閒取真珠擲龍堂。

懷才不遇、抒懷、諷刺

綠水詞

唐代:李賀

今宵好風月,阿侯在何處。
為有傾人色,翻成足愁苦。
東湖採蓮葉,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回憶、女子、愛情、相思

後園鑿井歌

唐代:李賀

井上轆轤床上轉。水聲繁,絃聲淺。情若何,荀奉倩。
城頭日,長向城頭住。一日作千年,不須流下去。

夫妻、愛情、生活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唐代:李賀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傭刓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
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幹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
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雲!

詠物、硯石、讚美

崑崙使者

唐代:李賀

崑崙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
金盤玉露自淋漓,元氣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虯龍鱗下紅枝折。
何處偏傷萬國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寫人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

唐代:李賀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寫馬、懷才不遇、憤慨

牡丹種曲

唐代: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長歌續短歌

唐代:李賀

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髮。
秦王不可見,旦夕成內熱。
渴飲壺中酒,飢拔隴頭粟。
淒涼四月闌,千里一時綠。
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尋,照出高峰外。
不得與之遊,歌成鬢先改。

仕途、憤懣、抒情

送沈亞之歌·並序

唐代:李賀

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於吳江。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以送之。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
紫絲竹斷驄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
白藤交穿織書笈,短策齊裁如梵夾。
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
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
攜笈歸江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
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
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寬慰、送別

唐兒歌(杜豳公之子)

唐代:李賀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
一雙瞳人剪秋水。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
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畫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
莫忘作歌人姓李。

大堤曲

唐代:李賀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
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女子、愛情

白虎行

唐代:李賀

火烏日暗崩騰雲,秦皇虎視蒼生群。燒書滅國無暇日,
鑄劍佩玦惟將軍。玉壇設醮思沖天,一世二世當萬年。
燒丹未得不死藥,拏舟海上尋神仙。鯨魚張鬣海波沸,
耕人半作徵人鬼。雄豪氣猛如焰煙,無人為決天河水。
誰最苦兮誰最苦,報人義士深相許。漸離擊築荊卿歌,
荊卿把酒燕丹語。劍如霜兮膽如鐵,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移,袞龍衣點荊卿血。朱旗卓地白虎死,


漢皇知是真天子。

過華清宮

唐代:李賀

春月夜啼鴉,宮簾隔御花。
雲生朱絡暗,石斷紫錢斜。
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蜀王無近信,泉上有芹芽。

月夜、諷喻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唐代:李賀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脈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雲,茂陵歸臥嘆清貧。
風吹千畝迎雨嘯,鳥重一枝入酒尊。

寫竹、詠物、抒懷、言志

休洗紅

唐代:李賀

休洗紅,洗多紅色淺。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
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詠懷二首

唐代:李賀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
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
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
頭上無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見清溪魚,飲水得自宜。

愁苦、憤懣、抒懷

巫山高

唐代: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颸然,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溼雲間。

銅駝悲

唐代:李賀

落魄三月罷,尋花去東家。
誰作送春曲,洛岸悲銅駝。
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
客飲杯中酒,駝悲千萬春。
生世莫徒勞,風吹盤上燭。
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

悲傷、愁苦、抒情

神弦

唐代:李賀

女巫澆酒雲滿空,玉爐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來座中,紙錢窸窣鳴旋風。
相思木貼金舞鸞,攢蛾一啑重一彈。
呼星召鬼歆杯盤,山魅食時人森寒。
終南日色低平灣,神兮長在有無間。
神嗔神喜師更顏,送神萬騎還青山。

揭露

官街鼓

唐代:李賀

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呼月出。
漢城黃柳映新簾,柏陵飛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長白,孝武秦皇聽不得。
從君翠發蘆花色,獨共南山守中國。
幾回天上葬神仙,漏聲相將無斷絕。

人生、生死

羅浮山父與葛篇

唐代:李賀

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臺風。
博羅老仙時出洞,千歲石床啼鬼工。
蛇毒濃凝洞堂溼,江魚不食銜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寫物、讚美

示弟

唐代:李賀

別弟三年後,還家一日餘。
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時書。
病骨猶能在,人間底事無?


何須問牛馬,拋擲任梟盧!

仕途、懷才不遇、憤懣、抒懷

神弦曲

唐代:李賀

西山日沒東山昏,旋風吹馬馬踏雲。畫弦素管聲淺繁,
花裙綷gw步秋塵。桂葉刷風桂墜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虯金帖尾,雨工騎入秋潭水。百年老鴞成木魅,
笑聲碧火巢中起。

江樓曲

唐代:李賀

樓前流水江陵道,鯉魚風起芙蓉老。
曉釵催鬢語南風,抽帆歸來一日功。
鼉吟浦口飛梅雨,竿頭酒旗換青苧。
蕭騷浪白雲差池,黃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聲苦無力,南湖一頃菱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開屏見山色。

傷懷、女子、懷人、相思

莫種樹

唐代:李賀

園中莫種樹,種樹四時愁。獨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江南弄

唐代:李賀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巘紅嵯峨。
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
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貼寒玉。

江南

黃家洞

唐代:李賀

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閒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公無出門

唐代:李賀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斷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
帝遣乘軒災自息,玉星點劍黃金軛。
我雖跨馬不得還,歷陽湖波大如山。
毒虯相視振金環,狻猊猰貐吐饞涎。
鮑焦一世披草眠,顏回廿九鬢毛斑。
顏回非血衰,鮑焦不違天;
天畏遭銜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

寫狗古詩18首、抒懷、現實、社會

唐代: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唐代:李賀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雲?

壯志未酬、孤獨、羈旅

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唐代:李賀

草暖雲昏萬里春,宮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病身。

壯志未酬、心情、抒情、無奈、春天

綠章封事

唐代:李賀

青霓扣額呼宮神,鴻龍玉狗開天門。
石榴花發滿溪津,溪女洗花染白雲。
綠章封事諮元父,六街馬蹄浩無主。
虛空風氣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塵土。
金家香弄千輪鳴,揚雄秋室無俗聲。
願攜漢戟招書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同情、百姓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唐代:李賀

鄴城中,暮塵起。將黑丸,斫文吏。棘為鞭,虎為馬。
團團走,鄴城下。切玉劍,射日弓。獻何人,奉相公。
扶轂來,關右兒。香掃塗,相公歸。

還自會稽歌

唐代:李賀

庾肩吾於梁時,嘗作宮體謠引,以應和皇子。及國勢淪敗,肩吾先潛難會稽,後始還家。僕意其必有遺文,今無得焉,故作還自會稽歌以補其悲。
野粉椒壁黃,溼螢滿梁殿。
臺城應教人,秋衾夢銅輦。
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
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同情、感慨、抒情

感春

唐代:李賀

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
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上幕迎神燕,飛絲送百勞。


胡琴今日恨,急語向檀槽。

愁悶、抒情、春天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

唐代:李賀

送客飲別酒,千觴無赭顏。
何物最傷心?馬首鳴金環。
野色浩無主,秋明空曠間。
坐來壯膽破,斷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長攢攢。
韋郎好兄弟,疊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畝蒿磽田。
夜雨叫租吏,春聲暗交關。
誰解念勞勞?蒼突唯南山。

友人、思念、送別

長平箭頭歌

唐代:李賀

漆灰骨末丹水沙,悽悽古血生銅花。
白翎金竿雨中盡,直餘三脊殘狼牙。
我尋平原乘兩馬,驛東石田蒿塢下。
風長日短星蕭蕭,黑旗雲溼懸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盡將羊炙。
蟲棲雁病蘆筍紅,迴風送客吹陰火。
訪古丸瀾收斷鏃,折鋒赤璺曾刲肉。
南陌東城馬上兒,勸我將金換簝竹。

京城

唐代:李賀

驅馬出門意,牢落長安心。兩事誰向道,自作秋風吟。

湘妃

唐代: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蠻娘吟弄滿寒空,
九山靜綠淚花紅。離鸞別鳳煙梧中,巫雲蜀雨遙相通。
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洛姝真珠

唐代:李賀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風飛綽綽。
寒鬢斜釵玉燕光,高樓唱月敲懸璫。
蘭風桂露灑幽翠,紅弦嫋雲咽深思。
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唇醉。


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八驄籠晃臉差移,日絲繁散曛羅洞。
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
玉喉窱窱排空光,牽雲曳雪留陸郎。

惱公

唐代:李賀

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
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
鈿鏡飛孤鵲,江圖畫水葓。陂陀梳碧鳳,腰嫋帶金蟲。
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月分蛾黛破,花合靨朱融。
發重疑盤霧,腰輕乍倚風。密書題豆蔻,隱語笑芙蓉。
莫鎖茱萸匣,休開翡翠籠。弄珠驚漢燕,燒蜜引胡蜂。
醉纈拋紅網,單羅掛綠蒙。數錢教奼女,買藥問巴賨.
勻臉安斜雁,移燈想夢熊。腸攢非束竹,胘急是張弓。
晚樹迷新蝶,殘霓憶斷虹。古時填渤澥,今日鑿崆峒。
繡沓褰長幔,羅裙結短封。心搖如舞鶴,骨出似飛龍。


井檻淋清漆,門鋪綴白銅。隈花開兔徑,向壁印狐蹤。
玳瑁釘簾薄,琉璃疊扇烘。象床緣素柏,瑤席捲香蔥。
細管吟朝幌,芳醪落夜楓。宜男生楚巷,梔子發金墉。
龜甲開屏澀,鵝毛滲墨濃。黃庭留衛瓘,綠樹養韓馮。
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黃娥初出座,寵妹始相從。
蠟淚垂蘭燼,秋蕪掃綺櫳。吹笙翻舊引,沽酒待新豐。
短珮愁填粟,長弦怨削菘。曲池眠乳鴨,小閣睡娃僮。
褥縫篸雙線,鉤絛辮五總。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
拂鏡羞溫嶠,薰衣避賈充。魚生玉藕下,人在石蓮中。
含水彎蛾翠,登樓選馬騣.使君居曲陌,園令住臨邛。
桂火流蘇暖,金爐細炷通。春遲王子態,鶯囀謝娘慵。
玉漏三星曙,銅街五馬逢。犀株防膽怯,銀液鎮心忪。
跳脫看年命,琵琶道吉凶。王時應七夕,夫位在三宮。
無力塗雲母,多方帶藥翁。符因青鳥送,囊用絳紗縫。
漢苑尋官柳,河橋閡禁鍾。月明中婦覺,應笑畫堂空。

仁和裡雜敘皇甫湜

唐代:李賀

大人乞馬癯乃寒,宗人貸宅荒厥垣。
橫庭鼠徑空土澀,出籬大棗垂珠殘。
安定美人截黃綬,脫落纓裾暝朝酒。
還家白筆未上頭,使我清聲落人後。
枉辱稱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強絙斷。
洛風送馬入長關,闔扇未開逢猰犬。
那知堅都相草草,客枕幽單看春老。
歸來骨薄面無膏,疫氣衝頭鬢莖少。
欲雕小說幹天官,宗孫不調為誰憐?
明朝下元復西道,崆峒敘別長如天。

感慨、感激、抒情

“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150)


走馬引

唐代:李賀

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雲。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花淨,暮嫌劍光冷。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公莫舞歌

唐代:李賀

公莫舞歌者,詠項伯翼蔽劉沛公也。會中壯士,灼灼於人,故無復書;且南北樂府率有歌引。賀陋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雲。
方花古礎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罌。
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
橫楣粗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寶玦光,項莊掉鞘欄前起。
材官小塵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龍子。
芒碭雲端抱天回,咸陽王氣清如水。
鐵樞鐵楗重束關,大旗五丈撞雙環。
漢王今日須秦印,絕臏刳腸臣不論。

頌歌

啁少年

唐代:李賀

青驄馬肥金鞍光,龍腦入縷羅衫香。美人狹坐飛瓊觴,
貧人喚雲天上郎。別起高樓臨碧筱,絲曳紅鱗出深沼。
有時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飛鳥。自說生來未為客,
一身美妾過三百。豈知劚地種苗家,官稅頻催勿人織。
長得積玉誇豪毅,每揖閒人多意氣。生來不讀半行書,
只把黃金買身貴。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
榮枯遞傳急如箭,天公不肯於公偏。莫道韶華鎮長在,
發白面皺專相待。

浩歌

唐代:李賀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
彭祖巫咸幾回死。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不須浪飲丁都護,
世上英雄本無主。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看見秋眉換新綠,
二十男兒那刺促。

月漉漉篇

唐代:李賀

月漉漉,波煙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別江木。
粉態袷羅寒,雁羽鋪煙溼。誰能看石帆,乘船鏡中入。
秋白鮮紅死,水香蓮子齊。挽菱隔歌袖,綠刺罥銀泥。

梁公子

唐代:李賀

風彩出蕭家,本是菖蒲花。南塘蓮子熟,洗馬走江沙。
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種柳營中暗,題書賜館娃。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唐代:李賀

入苑白泱泱,宮人正靨黃。
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
別館驚殘夢,停杯泛小觴。
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

敘事、宮廷

花遊曲

唐代:李賀

春柳南陌態,冷花寒露姿。今朝醉城外,拂鏡濃掃眉。
煙溼愁車重,紅油覆畫衣。舞裙香不暖,酒色上來遲。

胡蝶飛

唐代:李賀

楊花撲帳春雲熱,龜甲屏風醉眼纈。
東家胡蝶西家飛,白騎少年今日歸。

秋涼詩,寄正字十二兄

唐代:李賀

閉門感秋風,幽姿任契闊。大野生素空,天地曠肅殺。
露光泣殘蕙,蟲響連夜發。房寒寸輝薄,迎風絳紗折。
披書古芸馥,恨唱華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變涼節。
弟兄誰念慮,箋翰既通達。青袍度白馬,草簡奏東闕。
夢中相聚笑,覺見半床月。長思劇尋環,亂憂抵覃葛。

秦宮詩

唐代: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樓頭曲宴仙人語,帳底吹笙香霧濃。
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複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
禿衿小袖調鸚鵡,紫繡麻鞋踏哮虎。
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
開門爛用水衡錢,捲起黃河向身瀉。
皇天厄運猶曾裂,秦宮一生花底活。
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

漢唐姬飲酒歌

唐代:李賀

御服沾霜露,天衢長蓁棘。金隱秋塵姿,無人為帶飾。
玉堂歌聲寢,芳林煙樹隔。雲陽臺上歌,鬼哭復何益。
鐵劍常光光,至兇威屢逼。強梟噬母心,奔厲索人魄。
相看兩相泣,淚下如波激。寧用清酒為,欲作黃泉客。
不說玉山頹,且無飲中色。勉從天帝訴,天上寡沈厄。


無處張繐帷,如何望松柏。妾身晝團團,君魂夜寂寂。
蛾眉自覺長,頸粉誰憐白。矜持昭陽意,不肯看南陌。

李夫人歌

唐代:李賀

紫皇宮殿重重開,夫人飛入瓊瑤臺。綠香繡帳何時歇,
青雲無光宮水咽。翩聯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髮。
紅壁闌珊懸珮璫,歌臺小妓遙相望。玉蟾滴水雞人唱,
露華蘭葉參差光。

出城

唐代:李賀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
入鄉試萬里,無印自堪悲。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唐代: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盡,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
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


墮紅殘萼暗參差。


馮小憐

唐代:李賀

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破得春風恨,今朝直幾錢。
裙垂竹葉帶,鬢溼杏花煙。玉冷紅絲重,齊宮妾駕鞭。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唐代: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復宮深殿竹風起,
新翠舞衿淨如水。光風轉蕙百餘裡,暖霧驅雲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漂香去不歸,
梨花落盡成秋苑。

仙人

唐代:李賀

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雲。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

莫愁曲

唐代:李賀

草生龍坡下,鴉噪城堞頭。何人此城裡,城角栽石榴。
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遊。
歸來無人識,暗上沈香樓。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樹秋。莫負平生意,何名何莫愁。

神弦別曲

唐代:李賀

巫山小女隔雲別,春風松花山上發。綠蓋獨穿香徑歸,
白馬花竿前孑孑。蜀江風澹水如羅,墮蘭誰泛相經過。
南山桂樹為君死,雲衫淺汙紅脂花。

客遊

唐代:李賀

悲滿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謁承明廬,老作平原客。
四時別家廟,三年去鄉國。旅歌屢彈鋏,歸問時裂帛。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唐代:李賀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撾鍾高飲千日酒,
卻天凝寒作君壽。御溝泉合如環素,火井溫水在何處。

龍夜吟

唐代:李賀

捲髮胡兒眼睛綠,高樓夜靜吹橫竹。一聲似向天上來,
月下美人望鄉哭。直排七點星藏指,暗合清風調宮徵。
蜀道秋深雲滿林,湘江半夜龍驚起。玉堂美人邊塞情,
碧窗皓月愁中聽。寒砧能搗百尺練,粉淚凝珠滴紅線。
胡兒莫作隴頭吟,隔窗暗結愁人心。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唐代:李賀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
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
長船倚雲泊,石鏡秋涼夜。
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
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
欲將千里別,持我易鬥粟。
南雲北雲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


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飢兒夢中見。
維爾之昆二十餘,年來持鏡頗有須。
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
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蠐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

不捨、愁緒、離別

畫角東城

唐代:李賀

河轉曙蕭蕭,鴉飛睥睨高。帆長摽越甸,壁冷掛吳刀。
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水花沾抹額,旗鼓夜迎潮。

箜篌引(又曰公無渡河)

唐代:李賀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屈平沉湘不足慕,
徐衍入海誠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
北里有賢兄,東鄰有小姑。隴畝油油黍與葫,
瓦甒濁醪蟻浮浮。黍可食,醪可飲,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髮奔流竟何如,賢兄小姑哭嗚嗚。

榮華樂(一作東洛梁家謠)

唐代:李賀

鳶肩公子二十餘,齒編貝,唇激朱。氣如虹霓,飲如建瓴,
走馬夜歸叫嚴更。徑穿複道遊椒房,龍裘金玦雜花光。
玉堂調笑金樓子,臺下戲學邯鄲倡。口吟舌話稱女郎,
錦袪繡面漢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雙,
新詔垂金曳紫光煌煌。馬如飛,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將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畫地。峨峨虎冠上切雲,
竦劍晨趨凌紫氛。繡段千尋貽皂隸,黃金百鎰貺家臣。
十二門前張大宅,晴春煙起連天碧。金鋪綴日雜紅光,
銅龍齧環似爭力。瑤姬凝醉臥芳席,海素籠窗空下隔。
丹穴取鳳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蘭燭香,
軍裝武妓聲琅璫。誰知花雨夜來過,但見池臺春草長。
嘈嘈弦吹匝天開,洪崖簫聲繞天來。天長一矢貫雙虎,
雲弝絕騁聒旱雷。亂袖交竿管兒舞,吳音綠鳥學言語。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貴人,
五十校尉二將軍。當時飛去逐彩雲,化作今日京華春。

五粒小松歌

唐代:李賀

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
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
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

詠物、抒情、擬人

感諷五首

唐代:李賀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給使君須。
越婦未織作,吳蠶始蠕蠕。縣官騎馬來,獰色虯紫須。
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不因使君怒,焉得詣爾廬。
越婦拜縣官,桑牙今尚小。會待春日晏,絲車方擲掉。


越婦通言語,小姑具黃粱。縣官踏餐去,簿吏復登堂。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躃躃.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
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
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低迷黃昏徑,嫋嫋青櫟道。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
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
星盡四方高,萬物知天曙。己生須己養,荷擔出門去。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國路。曉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語。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蟄蟄垂葉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桂露對仙娥,星星下雲逗。
淒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三月過行宮

唐代:李賀

渠水紅繁擁御牆,風嬌小葉學娥妝。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寫人、抒懷、遭遇

奉和二兄罷使遣馬歸延州

唐代:李賀

空留三尺劍,不用一丸泥。馬向沙場去,人歸故國來。
笛愁翻隴水,酒喜瀝春灰。錦帶休驚雁,羅衣尚鬥雞。
還吳已渺渺,入郢莫悽悽。自是桃李樹,何畏不成蹊。

浩歌

唐代:李賀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
彭祖巫咸幾回死。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不須浪飲丁都護,
世上英雄本無主。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看見秋眉換新綠,
二十男兒那刺促。

靜女春曙曲

唐代:李賀

嫩葉憐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淚。粉窗香咽頹曉雲,
錦堆花密藏春睡。戀屏孔雀搖金尾,鶯舌分明呼婢子。
冰洞寒龍半匣水,一隻商鸞逐煙起。

相和歌辭。蜀國弦

唐代:李賀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鱗鱗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感諷六首

唐代:李賀

人間春蕩蕩,帳暖香揚揚。飛光染幽紅,誇嬌來洞房。
舞席泥金蛇,桐竹羅花床。眼逐春瞑醉,粉隨淚色黃。
王子下馬來,曲沼鳴鴛鴦。焉知腸車轉,一夕巡九方。
苦風吹朔寒,沙驚秦木折。舞影逐空天,畫鼓餘清節。
蜀書秋信斷,黑水朝波咽。嬌魂從迴風,死處懸鄉月。
雜雜胡馬塵,森森邊士戟。天教胡馬戰,曉雲皆血色。
婦人攜漢卒,箭箙囊巾幗。不慚金印重,踉蹌腰鞬力。


恂恂鄉門老,昨夜試鋒鏑。走馬遣書勳,誰能分粉墨。
青門放彈去,馬色連空郊。何年帝家物,玉裝鞍上搖。
去去走犬歸,來來坐烹羔。千金不了饌,狢肉稱盤臊。
試問誰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蓋下,賢俊寒蕭蕭。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秋涼經漢殿,班子泣衰紅。
本無辭輦意,豈見入空宮。腰衱珮珠斷,灰蝶生陰松。
蝶飛紅粉臺,柳掃吹笙道。十日懸戶庭,九秋無衰草。
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zv蒙梨花滿,春昏弄長嘯。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撫舊唯銷魂,南山坐悲峭。

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唐代:李賀

紫皇宮殿重重開,夫人飛入瓊瑤臺。綠香繡帳何時歇,
青雲無光宮水咽。翩聯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髮。
紅璧闌珊懸佩當,歌臺小妓遙相望。玉蟾滴水雞人唱,
露華蘭葉參差光。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月

唐代:李賀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羅幕,
燭籠兩行照飛閣。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
長眉對月鬥彎環。

王濬墓下作

唐代:李賀

人間無阿童,猶唱水中龍。白草侵煙死,秋梨繞地紅。
古書平黑石,袖劍斷青銅。耕勢魚鱗起,墳科馬鬣封。
菊花垂溼露,棘徑臥幹蓬。松柏愁香澀,南原幾夜風。

平城下

唐代:李賀

飢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別劍無玉花,海風斷鬢髮。
塞長連白空,遙見漢旗紅。青帳吹短笛,煙霧溼晝龍。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風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馬。
借問築城吏,去關幾千裡。惟愁裹屍歸,不惜倒戈死。

河陽歌

唐代:李賀

染羅衣,秋藍難著色。不是無心人,為作臺邛客。
花燒中潬城,顏郎身已老。惜許兩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見銀牌,今夜鳴玉晏。牛頭高一尺,隔坐應相見。
月從東方來,酒從東方轉。觥船飫口紅,蜜炬千枝爛。

雜曲歌辭。神仙曲

唐代:李賀

碧峰海面藏靈書,上帝揀作神仙居。晴時笑語聞空虛,
鬥乘巨浪騎鯨魚。春羅翦字邀王母,共宴紅樓最深處。
鶴羽衝風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猶疑王母不相許,
垂露娃鬟更傳語。

神仙曲

唐代:李賀

碧峰海面藏靈書,上帝揀作神仙居。清明笑語聞空虛,
鬥乘巨浪騎鯨魚。春羅書字邀王母,共宴紅樓最深處。


鶴羽衝風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猶疑王母不相許,
垂露娃鬟更傳語。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

唐代:李賀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
寒綠幽風生短絲。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北中寒

唐代:李賀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三尺木皮斷文理,
百石強車上河水。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天。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李夫人歌

唐代:李賀

紫皇宮殿重重開,夫人飛入瓊瑤臺。綠香繡帳何時歇,
青雲無光宮水咽。翩聯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髮。
紅壁闌珊懸珮璫,歌臺小妓遙相望。玉蟾滴水雞人唱,


露華蘭葉參差光。

聽穎師琴歌

唐代:李賀

別浦雲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芙蓉葉落秋鸞離,
越王夜起遊天姥。暗珮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竺僧前立當吾門,
梵宮真相眉稜尊。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
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鬚席。請歌直請卿相歌,
奉禮官卑復何益。

琴曲歌辭。走馬引

唐代:李賀

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雲。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光靜,暮嫌劍花冷。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相和歌辭。上雲樂

唐代:李賀

飛香走紅滿天春,花龍盤盤上紫雲。三千宮女列金屋,
五十弦瑟海上聞。大江碎碎銀沙路,嬴女機中斷煙素。


斷煙素,縫舞衣,八月一日君前舞。

屏風曲

唐代:李賀

蝶棲石竹銀交關,水凝綠鴨琉璃錢。團回六曲抱膏蘭,
將鬟鏡上擲金蟬。沉香火暖茱萸煙,酒觥綰帶新承歡。
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相勸酒

唐代:李賀

羲和騁六轡,晝夕不曾閒。彈烏崦嵫竹,抶馬蟠桃鞭。
蓐收既斷翠柳,青帝又造紅蘭。堯舜至今萬萬歲,
數子將為傾蓋間。青錢白璧買無端,丈夫快意方為歡。
臛蠵臑熊何足雲。會須鍾飲北海,箕踞南山。
歌淫淫,管愔愔,橫波好送雕題金。人生得意且如此,
何用強知元化心。相勸酒,終無輟。
伏願陛下鴻名終不歇,子孫綿如石上葛。
來長安,車駢駢。中有梁冀舊宅,石崇故園。

走馬引

唐代:李賀

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雲。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花淨,暮嫌劍光冷。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送秦光祿北征

唐代:李賀

北虜膠堪折,秋沙亂曉鼙。髯鬍頻犯塞,驕氣似橫霓。
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將軍馳白馬,豪彥騁雄材。
箭射欃槍落,旗懸日月低。榆稀山易見,甲重馬頻嘶。
天遠星光沒,沙平草葉齊。風吹雲路火,雪汙玉關泥。
屢斷呼韓頸,曾然董卓臍。太常猶舊寵,光祿是新隮.
寶玦麒麟起,銀壺狒狖啼。桃花連馬發,彩絮撲鞍來。
呵臂懸金斗,當唇注玉罍。清蘇和碎蟻,紫膩卷浮杯。
虎鞟先蒙馬,魚腸且斷犀。zazb西旅狗,蹙額北方奚。
守帳然香暮,看鷹永夜棲。黃龍就別鏡,青冢念陽臺。
周處長橋役,侯調短弄哀。錢塘階鳳羽,正室擘鸞釵。


內子攀琪樹,羌兒奏落梅。今朝擎劍去,何日刺蛟回。

題歸夢

唐代:李賀

長安風雨夜,書客夢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澗菉。
家門厚重意,望我飽飢腹。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九月

唐代:李賀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月綴金鋪光脈脈,
涼苑虛庭空澹白。露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
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呂將軍歌

唐代:李賀

呂將軍,騎赤兔。獨攜大膽出秦門,金粟堆邊哭陵樹。
北方逆氣汙青天,劍龍夜叫將軍閒。將軍振袖揮劍鍔,
玉闕朱城有門閣。榼榼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火旗下。
恆山鐵騎請金槍,遙聞箙中花箭香。西郊寒蓬葉如刺,


皇天新栽養神驥。廄中高桁排蹇蹄,飽食青芻飲白水。
圓蒼低迷蓋張地,九州人事皆如此。赤山秀鋌御時英,
綠眼將軍會天意。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艾如張

唐代:李賀

錦襜褕,繡襠襦,強強飲啄哺爾雛。隴東臥穟滿風雨,
莫信龍媒隴西去。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春平碧中。
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艾葉綠花誰翦刻,
中藏禍機不可測。

相和歌辭。神弦曲

唐代:李賀

西山日沒東山昏,旋風吹馬馬踏雲。畫弦素管聲淺繁,
花裙綷縩步秋塵。桂葉刷風桂墜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虯金帖尾,雨工騎入秋潭水。百年老鴞成木魅,
笑聲碧火巢中起。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

唐代: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拂舞歌辭

唐代:李賀

吳娥聲絕天,空雲閒裴回。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綠苔。
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全勝漢武錦樓上,
曉望晴寒飲花露。東方日不破,天光無老時。
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化玉井土。從蛇作土一千載,
吳堤綠草年年在。背有八卦稱神仙,邪鱗頑甲滑腥涎。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五月

唐代:李賀

雕玉押簾額,輕縠籠虛門。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紋。
迴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宮娃歌

唐代:李賀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綵鸞簾額著霜痕。
啼蛄吊月鉤闌下,屈膝銅鋪鎖阿甄。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願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寫人、同情、孤寂、遭遇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

唐代:李賀

二月飲酒採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
勞勞胡燕怨酣春。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雲,
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申鬍子觱篥歌

唐代:李賀

顏熱感君酒,含嚼蘆中聲。花娘篸綏妥,休睡芙蓉屏。
誰截太平管,列點排空星。直貫開花風,天上驅雲行。
今夕歲華落,令人惜平生。心事如波濤,中坐時時驚。
朔客騎白馬,劍弝懸蘭纓。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螢。

蜀國弦

唐代:李賀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鱗鱗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摩多樓子

唐代:李賀

玉塞去金人,二萬四千裡。風吹沙作雲,一時渡遼水。
天白水如練,甲絲雙串斷。行行莫苦辛,城月猶殘半。
曉氣朔煙上,趢趗胡馬蹄。行人臨水別,隔隴長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