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信仰的,美丽在别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美,人们不觉其美

人是要有信仰的,美丽在别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美,人们不觉其美

春天来了,正是出外踏青的时节。我不愿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发愣辜负了曼妙的春天,于是就和朋友一起出发了。我们的目的地距离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大概有三四百里。坐在车上,向外望去,大地回春,景致宜人。田地里已经有了忙碌的身影,可能在那些田里劳作的人看来,春天与其他时间也无两样,不同的是应该做什么。

人是要有信仰的,美丽在别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美,人们不觉其美

我一个人看着窗外发愣,有几个朋友便觉得无聊,因为等待本身是比较磨人的事情。我们倒是没有落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习惯里,而是有了点创意,改作打纸牌了,多少算是无聊等待中的消遣吧。这打牌带来了的快感,其实和劳作之余杯中的啤酒花的作用一样。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之间除了玩笑和工作,好像没有什么话题了,那种心灵上的交流更是奢望,我们的距离远了,有点像熟悉的陌生人,可能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正经话和有意义的事情,那种一生精神饱满充满激情的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人是要有信仰的,美丽在别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美,人们不觉其美

这个有时就像命运,那个砍树的吴刚,那个追赶太阳的夸父,似乎并不以为他们的所为是无意义的,同时也不觉有意义,是一种既定的工作,说不上热爱,也谈不上厌烦。有个事情做着,时间便不再成为我们注意的对象。纸牌的魅力并不大,我们到了计划中的目的地,一个驰名中外的地方——嵩山天地之中。幸好没有我们赶上法定节假日,要不那就不是游玩了,像走在快过年时的热闹的集市。照相成了一时之选,留下图像以做纪念,孙大圣还要写下“到此一游”的标记呢,所以这些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人是要有信仰的,美丽在别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美,人们不觉其美

佛教禅宗,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革命,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和实际成了中国的佛教。少林寺成了禅宗祖庭和武林胜地,我们除了看见的寺院建筑的精美和雄壮,我更感叹于推动佛教发展的人物。像佛教这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的大地上传播并发扬光大,这实在是一番大事业,而在其中作出贡献的人更是伟大人物。西行的玄奘,东渡的鉴真,面壁的达摩,既要战胜自然的险阻,又要克服文化的差异,,还要整合自身内部的纷争,其中那一项都是费劲心力的,自然的险阻是最容易解决的,因为山峰沟壑就在那里,难的是文化的差异,自身内部的纷争,百家争鸣,文化活跃,思想解放,待董仲舒改造了儒学,使之成为我们的正统思想,封建社会的思想中的主流,佛教中传之后,儒家文化便是需要面对的主要的的文化差异,几经发展,儒佛道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兼收并蓄,外来佛教实现了中国化,像天王殿前面的四大天王,也是道教神仙体系里的神仙。

人是要有信仰的,美丽在别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美,人们不觉其美

天下禅宗祖庭在少林,而禅宗兴盛分为临济、曹洞、法眼等派。塔林中埋葬的高僧大德,以其虔诚的信仰,不畏不怨的踏实努力,逐渐光大。宗教的作用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多有褒扬和扶持,当然也少不得时代需要造成的对宗教带来的打压,如佛教而言,也曾有法难,如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等都曾因形势需要而灭佛排佛。怀着对高僧的敬仰,走向达摩洞,路上颇感艰难,有几次都要半途而废,每当想退,往上一看就可以看见达摩祖师的塑像,希望在前,还是继续走,拜访了达摩洞,瞻仰了达摩像,这是对心智的磨砺,更增加了我对高僧大德的敬仰。习武的孩子,也在爬山,问他们说经常爬。怡人的景色都是别人眼中的美,当你生在景色中会习以为常,不觉其美了。人当胜己,尤当从心。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回家,一定回家,路上没有来时那么热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